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1953年,新中国举行了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纪念会,会场并列悬挂着屈原、哥白尼、拉伯雷、何塞·马蒂画像。原本偏重于中国传统绘画风格的屈原画像与其他三幅外国名人画像并置,并且其绘画风格具有较明显的西方写实风格。这(     

左:陈洪绶《屈子行吟图》中的屈原形象;中:蒋兆和绘制、郭沫若题词的《屈原像图轴》,此为文联纪念会场悬挂的《屈原像》;右:世界四大文化名人纪念大会会场悬挂的《屈原像》
A.体现出新中国融入世界的需求B.有助于强化两极格局之下的冷战宣传
C.推动了新中国外交战略的改变D.反映了新中国独立于两大阵营的立场
2024-06-10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 重庆市涪陵第五中学校第二次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都铎王朝时期(1485—1603年)是英国由封建国家向现代化民族国家转型的重要阶段。在与罗马教廷的博弈中,英国确立了王权的至尊地位,建立起了以君主为核心的统治秩序。在经历英法百年战争和红白玫瑰战争之后,英国基本结束了跨海而治的局面,国家的政治边界日渐清晰。英语成为民族语言,官方批准的英文《圣经》也得以颁布。通过礼拜仪式的规范和统一,营造各种宗教活动氛围,构筑起民众共同的宗教文化基础。国王们对内妥善解决了宗教问题,避免了各阶层、利益团体间的冲突,维护了社会稳定;对外避免战争,为国家的长期稳定发展以及现代化国家的形成提供了保障。

——摘编自张墨雨《论都铎王朝时期王权主导下的英国民族国家建构》

材料二   新中国建立初期,中共中央精心筹划和组织国庆日纪念活动。1950年国庆日中央人民政府在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盛大阅兵。示威游行是国庆纪念中一项重要活动,声势浩大的群众队伍和军队通过高举政治领袖肖像、高举和呼喊政治口号等形式表达内心情感。国庆日遍布城市和农村的各类纪念会,是政府表达诉求和进行政治动员的重要场域。国庆节前外交部门会邀请友邦代表来华观礼,友邦也会派代表团进行国事访问和经贸交流。此外中国在各国驻华使馆召开纪念会,届时所在国家的政要也会应邀参会,在共庆中国国庆的同时展现两国邦谊。

——摘编自周游《节庆、认同与动员—新中国建立初期的国庆纪念研究(1949—1956)》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都铎王朝时期英国向近代民族国家转型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庆日的各类纪念活动,并说明其对于构建政治认同的重要意义。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认同的认识。
2024-06-06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四川省绵阳市江油市高三下学期高考适应性考试文综试题-高中历史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古埃及文物帕勒摩石碑中详细记载了第五王朝的重要活动,包括纪念“统一上、下埃及”“上、下埃及国王加冕”等仪式、尼罗河每年涨水的情况、国王兴修水利等。这反映出(     
A.埃及迈入阶级社会门槛B.石刻文献记载最为可信
C.农业发展成为统一前提D.国家统一推动经济发展
2024-05-30更新 | 67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三下学期模拟(二)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政府当初以“以工代兵”为计划,以此来达到参战的目的,十几万华工奔赴欧洲战场,最终一战以协约国胜利告终。中国作为协约国一员,能够以战胜国的身份跻身于巴黎和会和十几万华工的英勇表现是离不开的。也因此在巴黎和会召开前夕,日本四处散播谣言,指责中国在宣战后一心内讧,宣而不战,没有资格参加会议时,中国代表陆征祥闻言立马驳斥日本,说道:“于外长任内,准法使康悌照会,批准惠民公司华工出洋,欧战时在战线中之华工二十万人,掘战壕,搬炮弹,制枪子,无论后方前线,华工均奋勇当先,中国何负于协约?”

——摘编自吴琼《一战华工:中国走向世界的先驱》

材料二:英国人视华工为低人一等的苦力,甚至认为华工是不成熟的儿童。英国国会档案记载,华工“比其他有色种族的劳工担当更大的风险”。虽然他们为英法两国作出了巨大贡献和牺牲,却连几块小小的军功章也未得到。1917年5月,来自法国哈维尔港的一份治安报告指出,当地部分法国人对华工不友好,他们甚至聚众反对当地的华工。

1988年法国总统代表保罗·基莱斯在华工纪念仪式上,不仅为华工纪念铜牌揭幕,且向两位健在的华工颁发了法国级别最高勋章——“荣誉军团骑士勋章”,成为一战华工纪念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2017年英国政府正式承认并纪念一战中的中国劳工……

——摘编自张岩《一战华工历史论述的语境变迁与意义重建》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京政府“以工代兵”的重要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法两国对华工态度的变化。
5 . 1946年5月由冯友兰撰文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纪念碑落成。其中碑文“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旷代之伟业,八年之抗战已开其规模、立其基础。今日之胜利,于我国家有旋乾转坤之功,而联合大学之使命,与抗战相终如,此其可纪念一也”碑文体现了(     

A.振作青年精神,倡导个性解放B.颂扬民族胜利,寄望民族复兴
C.进行社会变革,挽救民族危亡D.继承传统文化,弘扬民主科学
2024-05-27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毛泽东同志的一生是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一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近代以来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中国成立后,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消灭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使中国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积累起在中国这样一个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国家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

——引自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毛泽东著述外文单行本发行排名前5的文章

编号篇名(撰写时间)外文种类首版年份版次数量
1949年-1976年)

《实践论》(1937年)501952104
2《论人民民主专政》(1949年)46194993
3《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的问题》(1957年)
34195780
4《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42年)
34195679
5《矛盾论》(1937年)35195278

——摘编自张放、严丹《毛泽东著述多语种版本的海外传播及利用》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发展的贡献并进行评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毛泽东思想的世界影响。
2024-05-23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届辽宁省葫芦岛市高三下学期二模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列宁主义形成过程中的重要文献及观点统计

发表时间著作&文章名称主要观点
1901-1902年《怎么办?》把党建设成为一个以“职业革命家”为先锋和核心、有严密组织纪律的组织,强调了民主和集中相结合的原则。
1905年《无产阶级和农民》要“把农村无产阶级组织起来,就像组织城市无产阶级一样,并把它同后者一起组织成为独立的阶级政党”,使之成为稳固的工农联盟。
1916年《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帝国主义自身具有无法解决的矛盾,提出“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的策略口号。
1917年《四月提纲》提出“一切权力归苏维埃”口号,落后国家必须“过渡”到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1918年《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规划,将发展工业同发展小农经济对立起来。
1918年在俄共(布)第七次代表大会上的讲话首先支持先进国家的社会主义无产阶级的革命运动,同时要支持一切国家特别是殖民地和附属国的民主革命运动。

——整理自饶旭鹏《列宁主义的历史演进及其时代——纪念十月革命胜利100周年》

(1)根据材料,概括列宁主义的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主义的影响。
2024-05-20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二)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经过康熙、雍正和乾隆三朝的不懈努力,清廷完成了天山南北的统一大业,社会步入了和平建设阶段。与此同时,深受沙俄压迫的厄鲁特蒙古土尔扈特部众渴望重归故土。首领渥巴锡组成领导集体,精心策划,于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正月出发东行,近17万人的队伍走过冬春夏三季,以牺牲过半人口的代价,在当年到达祖国西北边陲的伊犁河畔。获知消息后,乾隆皇帝当即决定让渥巴锡等人前往避暑山庄朝觐。经过妥善安排,渥巴锡等58人启程朝觐,途经乌鲁木齐、哈密、大同、张家口等地,所到之处均受到当地的热情款待。到达承德避暑山庄后,乾隆皇帝立即召见,他直接用蒙古语同渥巴锡等人交谈,并带着渥巴锡一行到新落成的佛教寺庙拈香。此次朝觐最重要的活动是封赏渥巴锡等人,册封汗、亲王、郡王、贝勒、贝子、辅国公等爵位。封爵的成功,使以后清廷管理土尔扈特部众得到了有力支撑,也免除了土尔扈特人的内部消耗,为其社会的安定提供了保障。为纪念此事,乾隆帝谕令竖起两块巨大的石碑,用满、汉、蒙、藏四种文字铭刻他亲自撰写的《土尔扈特全部归顺记》和《优恤土尔扈特部众记》。

——摘编自郭美兰《东归土尔扈特首领赴避暑山庄朝觐凸显非凡意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土尔扈特部得以回归的历史条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土尔扈特首领赴避暑山庄朝觐的历史意义。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三八”妇女节的部分纪念活动的主题。

时间

主题

1927年3月8日

我们女子要取得政治的平等,不但要使平民阶级的妇女能参政,而且要使妇女群众参加一切政治斗争。因为现在的政权还在买办军阀的把持之下!

1933年3月8日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苏维埃革命是中国劳动妇女和一切劳苦群众解放的唯一出路。

1938年3月8日

我们要加紧把全国妇女组织起来,要扩大和巩固已有的组织来负担起现阶段的艰苦工作,配合起全国的抗战力量为未来的新中国而奋斗!

1947年3月8日

打破数千年来在观念上及社会制度度和习惯上的封建束缚,使妇女能更好发挥她们的力量,支援爱国战争,彻底解决土地问题……参加解放区的各种建设。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统一规划和组织下举行了形式多样的“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三八”妇女节纪念大会主要以发表公开演讲、表彰先进妇女模范以及组织行业妇女集会等形式展开。各地还举办联欢会、游园大会和有关妇女科学知识的展览会。影院播放《赵一曼》《刘胡兰》等有关先进模范妇女英勇事迹的影片。《人民日报》刊发相关文章,对各行各业有突出表现的模范妇女事迹进行报道。通过这些纪念活动,广大妇女怀揣着“谁说女子不如男”、争做“半边天”的豪情壮志,充分发挥自身特长,投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业建设中。

——摘编自李宏韬、陈秋兰《纪念与动员: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三八”妇女节纪念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共“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的主题是如何呼应时代要求的。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初期“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的意义。
2024-05-21更新 | 2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押题(一)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辛亥革命后,根据《清室优待条例》,退位的溥仪依然居住在保和殿以北的“后庭”。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旋即驱逐溥仪出宫。11月20日,清室善后委员会成立,负责点查清宫物品等工作。委员长李石曾早年赴法留学时,见到法皇的狼宫在大革命后改称罗浮博物院。1925年9月29日,善后委员会决定以溥仪居住的清宫内廷为院址,尽快成立故宫博物院,杜绝清室的复辟妄想,保护国宝的安全。

故宫博物院建院时就制定了“临时组织大纲”及“董事会章程”,“理事会章程”直接借鉴西方博物馆的管理经验。1925年10月10日,故宫博物院举行开幕典礼,并向民众开放,博物院理事王正廷发言道:“敝人发生两种感想:一即真正收回民权,二即双十节之特殊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故宫博物院作为世界五大博物馆之一,其收藏在世界名列前茅。故宫博物院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确立了其在国际博物馆领域中的突出地位。

——摘编自章宏伟《从皇宫到博物院——故宫博物院的前世今生》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故宫博物院成立的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故宫博物院成立的意义。
2024-05-20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 2024届辽宁省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历史试卷(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