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在淞沪战役中,德国旅沪侨商总会主席普尔兴代表上海全体德商向上海市市长捐助17510元法币,救助战争中的中国难民。在抗战相持阶段,包括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在内的中外人士发起和组织了工业合作运动,这为发展大后方和敌后根据地经济提供了资金、技术与人才。这些做法
A.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信念B.强化了国共合作的社会基础
C.保证了国民政府的领导地位D.抨击了欧美大国的绥靖政策
2 . 《宋会要稿》载,宋高宗建炎四年(公元1130年),规定“禁米谷铺户停米邀勒高价。如违,杖百”。地方法令《约束粜米及劫榜》中规定:对于粮食“闭籴不粜”的商户,要彻底查办,从重处罚。这反映出宋代
A.实施重农抑商政策B.贯彻礼法并用的策略
C.重视对市场的管理D.拓宽农业发展的途径
2021-12-03更新 | 275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承德市名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如表所示为先秦时期有关刑罚及法令实施的记载。这些记载
记载出处
“明刑(慎罚)"怀刑”“敏谏罚讼"《大盂鼎》
“流宥五刑(用流放的惩罚来宽宥应处“五刑’的人),鞭作官刑,扑作教刑,金作赎刑。”“钦哉,钦哉,惟刑之恤哉!”《尚书.舜典》
“飞鸟遗之音,不宜上,宜下,大吉。”(比喻统治者宣布法令,不宜仅布之官府,而宣布之民间)《周易.小过》
A.表明先秦时期法制较为健全B.体现了德治的思想与精神
C.折射出法治思想得到了弘扬D.强调了统治者的道德修养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汉书·师丹传》记载,西汉末年,师丹出任大司空(御史大夫)后曾跟随丞相孔光等人上书“限田”,得到皇帝同意。然而“限田令”刚刚颁布,皇帝赐给一位宠臣的土地就将近法定限额的七十倍。这一事例反映出
A.皇权的非理性特征凸显B.群臣集议具有法律效力
C.私田逐渐得到官方承认D.丞相权力已被中朝分割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东汉才女班昭将送其子去地方赴任的见闻和感悟写成《东征赋》,其中感叹道:“且从众而就列兮,听天命之所归。遵通衢之大道兮,求捷径欲从谁?”由此可见,该赋
A.重视辞藻的华丽和优美B.以语言朴实平易为特征
C.寄托了作者的政治劝诫D.揭露了当时民间的疾苦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近代某报某栏目一标题为《江南陆师学堂学生退学始末记》,内容大抵是学生不满学堂主事者之老迈保守,有30多名学生愤而退学之事,文后配有对此发表评论的来函。这体现出的报刊的功能是
A.报道新闻,传递信息B.通达民情,推进民主
C.传播知识,开启民智D.引导舆论,挟持民意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宗教在欧洲近代早期的社会发展中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许多变革都离不开宗教因素的推动,海外殖民扩张尤其体现了这一点。英格兰是一个宗教思想根深蒂固的民族,在其殖民扩张中,宗教因素是主要精神动力之一,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大多数学者并没有重视这一点。他们过多地强调经济和政治上的因素,把英国的殖民扩张完全看成是利

——《近代早期英国殖民扩张的宗教动因研究)

材料二   有些传教士到各地传教或深入没人去过的地方探险实际上是为殖民化当先行官。他们对各地自然环境、资源、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的了解,或有意或无意地为大英帝国的扩张提供了丰富而宝贵的情报,在这种意义上说传教士是“特务”也无不妥之处。同时传教士让当地的百姓接受基督教或天主教也可以让殖民地人民接受西方的文化理念,从而易于统治。从这种意义上说,传教士又是“精神麻醉师”。

——《大英帝国功过:血腥殖民、扩张资本主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说明殖民扩张的“宗教因素”。
(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全面分析说明“传教士”的影响。
2021-09-30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联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8 . 罗斯福是美国历史上一位杰出的总统,被喻为“狮子”和“狐狸”。用“狮子”和“狐狸”来形容罗斯福,是因为他
A.面对危机勇气与智慧并存B.破坏民主传统连任四届
C.身残志坚,独具人格魅力D.炉边谈话振奋国民信心
2021-09-30更新 | 44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联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9 . 斯大林把农业看成是国家工业化的手段和工具,农民则把集体农庄制称为“第二次农奴制”。他们的这种认识反映了
A.国家限制农民人身自由B.农民利益受到了损害
C.集体农庄生产水平不高D.封建农奴制依然存在
10 . 20世纪50年代末,我国某领导人宣布!前人的‘乌托邦’想法,将被实现,并将超过。”这种“乌托邦”的想法,并非梦呓,而是有一个所谓物质基础。这里的“所谓物质基础”应是指
A.国民经济恢复B.三大改造完成C.“一五”计划完成D.“粮食卫星”
2021-09-28更新 | 8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承德联校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