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你耕田来我织布,我挑水来你浇园。寒窖虽破能避风雨,夫妻恩爱苦也甜。

材料二     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蒋以化《西台漫记》

材料三     迨至嘉靖末,隆庆间……末富居多,本富益少。

——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

材料四   (明)除征收市镇店肆门摊税、市栈门摊税外,在交通要地遍设关卡征税,几乎每隔十里就有一道关卡。……商税又极苛重,例如,一船灯草、笤帚,只值一两多银子,而货物税和船税却要三四两银子,小商人只得弃船而逃,或焚货而去。

——《华夏货殖五千年》

材料五     顺治末年(1660年左右),清政府下令将北起山东,南至广东的沿海居民内迁三四十里,并且将所有船只悉行烧毁,寸板不许下水。凡溪河庄(装)栅,货物不许越界。时刻了望,违者死无赦。

——《台湾外记》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生产的一种什么基本模式?请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种基本模式的特点。
(2)概括材料二中反映的经济现象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出现于什么时期?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材料三中“本”“末”各指什么?
(4)根据材料四,指出明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什么?材料中哪些内容体现了这一政策?
(5)根据材料五,请指出清朝政府采取的政策是什么?分析其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
2024-04-04更新 | 18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2 . 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农业生产统计表(金额单位:亿元)

年份1952年1953年1954年1955年1956年
农业总产值461510535575610

——《中国统计年鉴(1983年)》

材料二 我国小麦产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二位了。我国小麦增产速度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所没有的,更是资本主义国家所望尘莫及的。……美帝国主义者说我们人口多是“不堪重负的压力”,我们要用更多的事实告诉他们,人口多,生产粮食更多。只要我们需要,要生产多少就可以生产多少粮食出来。

——《人民日报》社论(1958年7月23日)

材料三 农村政策放宽以后,一些适宜搞包产到户的地方搞了包产到户,效果很好,变化很快……有的同志担心,这样搞会不会影响集体经济,我看这种担心是不必要。

——邓小平《关于农村政策问题》(1980年5月31日)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1952~1956年新中国农业发展状况。这一状况的出现与当时在农村开展的什么运动有关?这一运动的实质是什么?
(2)对材料二所反映的我国农业生产情况你是如何判断的?这种情况的出现与哪两次运动有关?这两次运动导致的后果如何?
(3)材料三中反映我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怎样的变化?为什么说“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
(4)综合上述材料信息,你得到了什么重要启示?
2024-04-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恩格斯说:“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下图显示了社会生产力发展与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

请回答:
(1)指出A、B两点对应的历史时期科技革命的最突出标志和工业结构的变化。
(2)概括说明图A、B两点所对应的两次科技革命分别对世界市场的发展产生怎样的影响?
(3)图A、B两点对应的两次科技革命分别给中国带来了怎样的重大影响?
2024-03-1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下列是20世纪50年代中期洛阳农民的部分人生经历,其中发生在1957年的是 (     
A.分到土地,兴奋不已B.土地归公,集体劳动
C.土地入股,集体劳动D.集体劳动,集体吃饭
2024-03-17更新 | 11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5 . 郭沫若在《奴隶制时代·中国古代史的分期问题》一文中认为:《春秋》在鲁宣公十五年(前594年)有“初税亩”的记载,虽然仅仅三个字,却含有极其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这里所说的“重大的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主要是指(     
A.巩固了井田制B.促进了荒地的开垦
C.是一次赋税制度的变革D.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2024-03-17更新 | 3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6 . 在几座古墓中分别发现如下的随葬品,你认为距今最晚的可能是(     
A.精美的青铜礼器B.珐琅彩瓷
C.波斯图案的丝织品D.定窑的白瓷
2024-03-17更新 | 1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7 . 在某次青铜器文物展览会上,三星堆文化的青铜器赢得了参观者的一片赞美之辞。如果外国参观者向你咨询中国古代的青铜铸造技术在何时进入繁荣时期,你应该回答(     
A.新石器时代晚期B.商周时期
C.秦汉时期D.魏晋南北朝时期
2024-03-17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某古代水利工程“旱时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后来三国蜀相诸葛亮“征丁十二百人护之”。据此判断,这项水利工程是(     
A.都江堰B.郑国渠C.灵渠D.白渠
2024-03-17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9 . 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以求相补,而非求以相病”; 明清之际的黄宗羲说“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因圣王之所欲来,商又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二人都主张重农抑商B.陈亮重农,黄宗羲重商
C.二人主张农商并重D.二人观点对立
2024-03-17更新 | 1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景德镇市2012-201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10 . 济南瑞蚨祥是全国知名的百年老字号,……从1911年到1918年,瑞蚨祥在北京又开办了2处新店,几乎占了北京大栅栏半条街;同时在天津、青岛、烟台、上海等地的分号也相继设立。其迅速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中华民国的建立B.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D.清政府大力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