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20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祈风是宋代市舶司主持的一种典礼。南宋泉州知府真德秀曾作《祈风文》,“惟泉为州,所恃以足公私之用者,蕃舶也。舶之至时与不时者,风也;而能使风之从律而不愆(过失)者,神也。是以国有典祀,俾守土之臣一岁而再祷焉”。泉州九日山保留的十段宋代祈风摩崖石刻是全国唯一的祈风石刻群。

——摘编整理自《泉州祈风石刻考释》

材料二   元代泉州被非洲大旅行家白图泰称之为“世界大港之一”。马可·波罗就是从泉州返回意大利的。在海外贸易的带动下, 泉州周围的柑橘、甘蔗和棉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并大量出口。据考古发现,泉州一地属于元代的瓷器窑址,就多达几十处。随着海外贸易的蓬勃发展,大批来自不同国家或民族的商人来到泉州长期定居,被当地居民称为“南海蕃客”。阿拉伯商人和威尼斯、热那亚商人建立“商站”,在官方的监护下聚族而居,并享有一定程度上的自治。伊斯兰教、基督教等几乎所有世界性的宗教都传到泉州,使泉州发展成不同宗教和谐共存的一个“圣地”。

——摘编自周中坚《梯航万国,誉播遐方——元代泉州港的极盛》


(1)概括指出材料一文物、文献有哪些史料价值?。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泉州海外贸易发展的历史意义。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8991月,康有为在回忆“公车上书”时说:“再命大学士李鸿章求和,议定割辽台,并偿款二万万两。三月二十一日电到北京,吾先知消息,即令卓如(梁启超)鼓动各省,并先鼓动粤中公车,上折拒和议,湖南人和之……时以士气可用,乃合十八省举人于松筠庵会议,与名者千二百人,以一昼二夜草万言书,请拒和、迁都、变法三者……并日缮写,遍传都下,士气愤涌,联轨察院(都察院)前里许,至四月八日投递,则察院以既以用宝(光绪帝批准和约),无法挽回,却不收。''许多论著据此认为康有为发起和组织了“公车上书”,并将之视为资产阶级改良派走上政治舞台的标志。

——摘编自《康南海(康有为)自编年谱》等

材料二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史学界对康有为的说法提出了诸多质疑。茅海建详细查阅清朝军机处《随手档》《早事档》《上谕档》《电报档》《洋务档》《收电》《交发档》《宫中电报电旨》等档案,提出,“从二月二十七日至四月二十一日,在不到两个月的日子里,上奏、代奏或电奏的次数达154次,加入的人数超过2464人次。……在各省,封疆大吏电奏反对者(反对签订和约)己过其半数;在京城,翰林院、总理衙门、国子监、内阁、吏部官员皆有大规模的联名上书;举人们的单独上书也达到了31次,加入的人数达到了1555人次;举人们参加官员领衔的上书为7次,加入人数为135人次。"'四月初八日(52日),即康有为所称‘不收'其上书的当日,都察院代奏了官员举人的上书共计十五件。”“由此可以证明,康有为组织的十八行省公车联名上书,并非都察院不收,而是康有为根本没有去送。”

——摘编自茅海建《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


(1)指出材料一合材料二的观点有何不同?
(2)比较材料一、材料二两则材料,哪则材料更具史料价值?请说明理由。
2021-01-10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岳阳市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一位美国记者的新闻采访第三篇苏维埃社会代议制政府结构是从最小的单位村苏维埃开始建立的,上面是乡苏维埃、县苏维埃、省苏维埃,最后是中央苏维埃。每村各选代表若干人参加上级苏维埃,以此类推,一直到苏维埃代表大会的代表。凡年满十六岁的,普遍有选举权,但选举权不是平等的……第七篇去前线的路上在这个中世纪的世界里,突然看到了苏区的工厂,看到了机器在运转,看到了一批工人在忙碌地生产红色中国的商品和农具,确实使人感到意想不到。……南方的红军到西北时激起一阵“工业繁荣”。他们带来了许多车床、旋床、冲床、铸模等。……第八篇同红军在一起就我所能看到或知道的,红军都以尊重的态度对待农村妇女和姑娘,农民对红军的道德似乎都有很好的评价。我没有听到过强奸或污辱农村妇女的事件,虽然我从一些南方士兵那里了解到丢在家乡的“爱人”的事情。红军很少有人吸烟喝酒;烟酒不沾是红军“八项注意”之一,……每一个连和每一个团都有列宁室,这里是一切社会和“文化”生活的中心。……室中有专为研究军事战术而设的一角,有土制模型。微型城镇、山岳、要塞、河流、湖泊和桥梁,都建在这些角落里,学员在研究一些战术问题时,玩具军队就在这些模型上来回作战。……室的另一角是用来学识字的,这里可以看到每个战士的笔记薄都挂在墙壁上指定的木钉上……

——摘编自(美)埃德加斯诺《西行漫记》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20世纪30年代中国共产党在陕甘宁边区的建设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1-01-01更新 | 85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A佳大联考2021届高三12月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有学者认为《夏小正》记载每月的物候、气象、星象和有关重大政事,是夏代的天文历法记录。又有学者认为,《夏小正》是成书于战国的农业著作,篇中涉及蚕桑、畜牧、渔猎、采集活动。对《夏小正》的认识说明
A.无考古资料佐证的认识不可信B.年代久远导致历史认识模糊
C.学者争论过大的史料没有价值D.研究角度影响历史认识差异
2021-01-06更新 | 1847次组卷 | 65卷引用:湖南省长郡中学、雅礼中学、长沙一中、师大附中2019届高三8月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睡虎地秦简在1975年出土于湖北省云梦县。墓主人是一个叫“喜”的人,据考证他青年时从军,参加过统一六国战争,最高职务是一位县令下属的官吏(令史),睡虎地秦简多为他抄录。在对它们的研究中,学界掀起了一阵为秦代法律“正名”的浪潮,部分学者认为,秦代法律有被儒生歪曲的可能,它更多的是严格而非残暴。有学者从中窥见秦代社会风貌,比如书法艺术发展等。这主要说明
A.睡虎地远离秦朝统治核心区,它的史料价值有限
B.睡虎地秦简多为“喜”抄录,主观删选色彩浓厚
C.这些字体不是秦统一的小篆,定其为秦简需慎重
D.睡虎地秦简是一种实物资料,可多角度研究秦朝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王国维是研究甲骨文的早期重要学者,主要贡献在于运用甲骨文重新考释(考证、解释)商代历史,解决了商代历史研究中的一些疑难问题。传世文献中关于商代世系的记载主要在《史记·殷本纪》中,王国维将甲骨文与《史记·殷本纪》及《三代世表》等互证,说明《史记》是一部信史,就是《山海经》之类不雅驯之作,其内容也不是毫无依据的。王国维运用甲骨文中出现的商代先公先王与《史记·殷本纪》作比较,以甲骨文为标准,纠正了《史记·殷本纪》中的一些错误。

——摘编自徐子黎《王国维甲骨文研究得失论》


依据材料,指出王国维的史学研究方法。简要分析他所依据的两类史料的价值。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和下西洋资料汇编

永乐五年(1407年)九月,郑和第二次下西洋返回时,遣使随行来朝贡的就有苏门答剌、古里、满剌加、小葛兰、阿鲁等国;永乐二十年(1422年)六月,郑和第六次下西洋返回时,亦有暹罗、苏门答剌、哈丹等国遣使随行来贡方物。翌年九月,又有西洋、锡兰山、阿丹、祖法儿、剌撒、不刺哇、柯枝(今印度柯林)、加异勒等16国遣使1200人至京朝贡方物。

郑和下西洋所需的物品,如丝伫缎匹、瓷器、船舶等,大多出自官营手工业。在洪武、永乐时期,明政府所控制的官营手工业有五个系统,即工部、内务府、户部、都司卫所及地方官府领导的官营手工业,其工匠人数在80万人左右。

郑和作为明朝的使者,每到一地,都代表明朝皇帝拜会当地国王或酋长,同他们互赠礼品,向他们表示通商友好的诚意。郑和还同各国商民交换货物,平等贸易,购回当地的特产象牙、宝石、珍珠、珊瑚、香料等。

郑和随行人员马欢、费信、巩珍撰写的《瀛涯胜览》《星槎胜览》《西洋番国志》和《郑和航海图》采用了中国传统的绘图法,把沿途经过的山川河流、岛屿浅滩、码头港口、城镇庙宇等一一形象地标明在纸上。

——摘编自李金明、廖大珂《中国古代海外贸易史》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哪些史料价值。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初期大事年记

1970年1月,中共中央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和《农村人民公工作条例(试行草案)》印发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

1979年7月,国务院下发《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埋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企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等5个文件,要求在少数国营企业组织试点。

1970年11月,乌鲁木齐毛纺织厂与香港、日本的合资公司正式签订合资经营新疆天山毛纺织品有限公司的合同。

1980年10月,中国首次参加在华盛顿举行的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联合年会。

1983年4月,国务院颁布《国营工业会业暂行条例》,规定;企业实行党委领导下的厂长(经理)负责制和党委领导下的工代表大会制。

198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

1986年7月,中国政府向世界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总干事提交关于恢复中国在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申请,并准备就此问题同关贸总协定的各方进行谈判。

1988年5月,国务院发布《关于鼓励投资开发海南岛的规定》的通知。

——据张岂之主编《中国历史新编一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改革开放有哪些史料价值。
2020-11-27更新 | 105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三湘名校教育联盟五市十校共同体2021届高三11月大联考历史试题
9 . 《开罗宣言》,美国东部战争时间1943年12月1日晚7时50分于华盛顿发表(中译本于重庆时间12月2日公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开罗宣言》全文

罗斯福总统、蒋介石委员长、丘吉尔首相、偕同各该国军事与外交顾问人员,在北非举行会议,业已完毕,兹发表概括之声明如下:

三国军事方面人员关于今后对日作战计划,已获得一致意见。

我三大盟国决心以不松弛之压力从海陆空各方面加诸残暴之敌人,此项压力已经在增长之中。我三大盟国此次进行战争之目的,在于制止及惩罚日本之侵略,三国决不为自己图利,亦无拓展领土之意思。

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从一九一四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后在太平洋上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

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指黑龙江、吉林、辽宁和热河,即伪满洲国)、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其他日本以武力或贪欲所攫取之土地,亦务将日本驱逐出境.

我三大盟国稔知朝鲜人民所受之奴隶待遇,决定在相当时期,使朝鲜自由与独立.

根据以上所认定之各项目标,并与其他对日作战之联合国(即“联合国家”,是当时国内对反法西斯同盟国的习惯称呼)目标相-致,我三大盟国将坚忍进行其重大而长期之战争,以获得日本之无条件投降.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中国抗日战争的史料价值。
2020-11-01更新 | 366次组卷 | 6卷引用:湖南省衡阳市田家炳实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文物是人类社会历史文化遗存的证物,它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事物的本来面貌,是人类文明传承发展的一一种印记。以物证史、以图证史,以文物来见证和讲述共和国这70年不平凡的历程,能够还原历史,唤起、恢复和构建我们的记忆,再现那些值得人们回忆的历史片段。

任选其中一幅图片,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其对共和国历史的史料价值。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