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1 . 唐中后期,朝廷鼓励士人到地方任职,藩镇有辟召幕僚之风。一度出现“游宦之士,至以朝廷为闲地,谓幕府为要津”的现象,这(       
A.强化了外重内轻的局面B.缓和了朋党之争
C.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D.加剧了阶级矛盾
2023-07-17更新 | 4876次组卷 | 35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秦统一后把全国人口编入国家户籍,户民迁居都应向官府报告,重新登记户口;设内史总管全国佃租收入,设少府主管口赋和盐铁之利、山泽之税。这些举措能够在全国范围实施,主要得益于(       
A.郡县制全面推行B.户籍实行分类登记制度
C.三公九卿的设立D.货币与度量衡实现统一
2023-06-26更新 | 706次组卷 | 8卷引用: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模拟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某次国际会议上,通过中国一系列艰苦而充满智慧的工作,一些对新中国存疑虑甚至视中国为和平威胁的国家改变了认知,逐步认同和接受新中国和平发展的主张。巴基斯坦首相阿里说:“中国无侵略意图,共产党与非共产党国家能够合作。”上述外交活动(     
A.表明中国外交开始超越意识形态B.积累了塑造国家形象的经验
C.极大改善了中国的周边安全环境D.为国民经济的恢复创造条件
2023-05-30更新 | 1042次组卷 | 13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B卷)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记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秦武公把邽、冀直接纳入国家行政体制之内,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去主持政务。至商鞅变法时,秦国普行县制于秦国全境,共设了31个县。秦并天下后,作为统一的封建国家,其领土空前广阔,将郡县制推行至全国。秦朝以法治国,大量任用并重用法家人士,作为法家重要人物的李斯希望强化君主专制,强调严刑峻法,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李斯个人及其代表的政治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秦朝实行郡县制。秦朝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中国郡县制的产生与演变过程》等

材料二   1869年7月,日本政府发布“版籍奉还”令,版籍奉还,就是要诸侯向政府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主所有权。版籍虽然归还了,但藩主仍是藩的行政长官,而且藩主仍旧控制着征税和军令的权利。1871年8月,岩仓具视等人调集一万御亲兵于东京,进行武力威慑,召集56藩的原藩主到东京,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并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领取国家俸禄。在明治维新运动中,明治政府先后废除620多个藩地,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日本中央政府任命。虽废藩置县,但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这四大藩帮的藩主依旧有着极高的政治话语权。

——摘编自《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废藩置县》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废藩置县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日两国历史上设置县制共同的积极意义。
5 . 战国时期,儒墨并称“世之显学”。孟子主张“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墨子强调“兼相爱,交相利”。这反映二者思想的共同点是(   
A.天人合一的观念B.主张义利并重
C.对人与物的关爱D.民本思想倾向
6 . 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按照周礼:臣民如丧考妣,皆穿缟素,停止宴乐婚嫁。诸侯、亲戚奔丧与否,都应按照制度行事。但是据《左传》记载,当时周王室派人到鲁国“求赙(以财物助丧事)”。该事件本质上反映了东周时期(     
A.礼崩乐坏的现象B.宗法分封制逐渐崩溃
C.周天子势力衰微D.鲁国率先打破旧制度
2023-01-26更新 | 240次组卷 | 3卷引用:广东省东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7 . 大河流域孕育了灿烂的古代人类文明,以下是最初文明出现于东亚黄河流域、西亚的两河流域及北非的尼罗河流域标志性图片,它们的共同的特征是(     

商代甲骨文             《汉谟拉比法典》            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A.神权与政权相结合B.农业与商业相结合
C.专制与法制相结合D.君主与民主相结合
2023-01-08更新 | 1850次组卷 | 15卷引用:甘肃省张掖市高台县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3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938年,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指出,在抗日战争中,中日双方存在着互相矛盾的四个基本特点:敌强我弱,敌退步我进步,敌小我大,敌失道寡助我得道多助。毛泽东的这一观点(     
A.错误分析了中日双方的战争态势B.过分乐观估计了中国的战争形势
C.鼓舞了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D.表达了中国速战速决的抗日方针
9 . 胡适评价五四运动时说:“学生运动必须注意到培养能自由独立而又能奉公守法的个人人格。一群被人糊里糊涂牵着鼻子走的少年人,在学校时决不会有真力量,出了校门……也只配做顺民,做奴隶,而已。”胡适旨在(     
A.讽刺学生的麻木顺从B.赞扬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C.否定学生的主体地位D.主张培养学生的独立人格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1911年,清朝颁行内阁官制,内阁设总理大臣、协理大臣及外务、民政、度支、学务、陆军、海军、司法、农工商、邮传、理藩10个部。中华民国成立后,政府的官制设置基本也是这样的架构。这说明(     
A.清政府为近代行政体制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B.中华民国建立徒有形式而无实质性的变化
C.清末新政已经从根本上触动封建专制体制
D.中华民国政府缺乏创新意识没有新的建树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