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下列为中美关系1971—1992年的演变表

时间事件
19714月,中国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7月,美国国务卿基辛格秘密访华。
1972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双方在上海发表《中美上海公报》,中美两国在历经多年的对抗与冲突后,终于重新走到了合作的起点。
1973年后基辛格希望美国能在与中国关系正常化的同时与台湾保持官方关系,中国则谴责美国退回到与台湾保持密切关系的老路上去。
1979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使中美双方再次接近。中美同意在关键的地区争议问题上,采取平行的或互补的行动。中国不再强调建立新的国际经济秩序,而是提出第三世界应更关心反对苏联的扩张主义。在70年代末,中美关系取得了质的突破。
80年代初中美两国又进入一个争吵阶段。主要原因是美国继续向台湾出售武器,美国军事力量的加强、对第三世界经济的漠不关心、对别国内政的干涉、两国思想认识的差别等。
1983中美两国有了和解的迹象。这一年,中国在湖广铁路问题上胜诉,8月中美两国经过12个月的艰苦谈判终于签订了新的纺织品协议。美国放松了对中国出口先进技术的限制,中国则恢复了与美国的军事交流。
1985随着戈尔巴乔夫上台并推行“新思维”,中美关系又有变化。中美在各地区和全球问题上的分歧日益显现出来。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逐渐出现严重的入超现象。中美文化交流尤其是在派遣留学生及访问学者和中国留学生回国服务问题上争端不断。
1989年底中美两国都面临着使两国关系“重新正常化”的问题。最终,两国政府都作出了必要的让步。中国在人权和经济问题上的让步是释放政治犯、解除戒严令,增加进口美国商品,而美国则宣布用胡萝卜加大棒的新的战略来影响中国。

——(美)哈里·哈丁著《中国和美国1972年以来的脆弱关系》1992年版


(1)根据材料概括1972年至1992年中美关系变化态势所呈现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70年代初中美关系改善的美国因素以及70年代末中美关系发生质的突破的中国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美关系变化所产生的影响,从中能够得出哪些认识?
2 . 20世纪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日俄战争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不义之战,是交战双方站在对立的立场同时侵略中国、重新划分势力范围、争夺利权的战争。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居然要求清政府在东北三省以外地区严守中立,让出东北地区作战场,坐视日俄两国在中国境内为争夺在中国的势力范围而厮杀。腐败至极的清政府无力约束交战双方,屈辱地宣布“局外中立”。必须强调指出:在中国和朝鲜国土上进行的这场帝国主义掠夺战争,给中朝两国人民造成了极为深重的灾难。

——摘自《日俄战争与东北亚局势重组》

材料二   2003年六方会谈召开以来,朝核问题历经波折,甚至还出现了朝鲜核试验、朝鲜半岛局势骤然紧张的局面,但局势终究没有失控,这里面中国的作用尤为关键。这也再次证明,在朝核问题上,中国的作用不可替代。……能维持六方会谈这个框架,使朝核危机得以在框架内化解,这本身就是中国对东北亚和平的重要贡献。

——中国社科院朝鲜半岛问题专家朴键一答记者问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国从日俄战争时期的“局外中立”到朝核六方会谈“作用不可替代”的主要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导致东北亚地区局势不稳定的主要因素。
2021-10-05更新 | 240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第一高级中学2015届高三第17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秦兵马俑造型精美,比例匀称,神态逼真,威武雄壮的军阵生动再现了秦统一中国的磅礴气势。秦兵马俑大型艺术群塑体现了
A.和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谐地融为一体
B.实用性与装饰性精确巧妙地结合
C.鲜明的民本意识和高超的表现技巧
D.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2021-06-15更新 | 2164次组卷 | 3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银川一中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