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7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希腊语中,中国人叫“Seres(赛里斯)”,并由此派生出了拉丁词“Seric”",意为丝绸。作家普林尼(Pliny)反对那些与他同时代的时髦的人的奢华嗜好,他曾抱怨大量的中国丝绸进入了罗马。中国的纺织品沿所谓的丝绸之路传入西方至少是在公元前1200年。因为直到大约公元200年,仍然只有中国人知道怎样加工蚕丝。晚至7世纪,旅行家们包括僧侣还带着丝绸卷轴,在医疗紧急的情况下作为货币使用。

——摘自【英】彼得.活森著,姜倩、南宫梅芳、韩同春等译:《人类思想史:浪漫灵魂(从以赛亚到朱熹)》

材料二1993年,(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在接受美国《时代周刊》采访时,曾直言:“我为何那么关注中国?首先,中国必须不会像前苏联那样分裂,因为这将为亚洲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亚国家已做好准备,以进入一个快速增长的年代,并且在未来20年发展成发达国家。如果中国瓦解,将搅乱这种发展步伐。如果中国和我们一起增长,它将使我们每年的增长率加快0.5%至1%。”

——《短史记》2015-03-23319期《李光耀外交棋盘上的“中国”》

材料三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


(1)据材料一概括西方对丝绸的态度。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世纪时期世界上智力最发达科学最先进的国家。
(2)根据材料三指出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关注中国的理由。归纳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联合国和地区性国际组织中积极发挥作用的目的。
(3)结合如图和所学知识回答,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中心是什么?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相比较,从文明演进的角度归纳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在建立方式、区域范围、内部机制三方面的特点。
2021-08-11更新 | 97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5届高三第五次模试考试历史试题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自夏朝以来,就有了庠、序、校和学等教育机关。“学在官府”,只有奴隶主子弟能入学校学习,而劳动人民子弟只能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跟长辈学习一些为人之道和生产劳动的知识与技能。但到了孔子的时代,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育都在下移,这就为私人办学提供了机会。孔子在创办私学的职业生涯中,其弟子来自鲁、齐、晋、宋、陈、蔡、秦、楚等不同国度,吸收了被中原人视为“蛮夷之邦”的楚国人公孙龙和秦商入学,孔子弟子中有来自贵族阶层的南官敬叔、司马牛、孟懿子,但更多的是来自平民家庭的颜回、曾参、闵子骞、仲弓、子路、子张、子夏、公冶长、子贡等。

——据《中国古代教育史》

材料二:古代儿童启蒙读本有这样的内容:“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据《中国古代教育研究》

材料三:“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这是我国古代教育的真实写照。这一情况在19世纪60年代因新式学堂的出现有所改观,当时的学校开设有外语翻译、轮船驾驶、天文、测算、行军布阵等课程,特别是1904年清政府颁行的《奏定学堂章程》更是规定了学校教育中几何代数、植物动物、理化、法制理财、体操等课程的课时,在中学堂180个课时中,读经讲经以45课时居于榜首。

——据《中国近代教育史》

材料四:恢复高考以来高校招生统计图表


(1)据材料一述评孔子的办学思想。
(2)根据材料二归纳有关信息。你对此有何看法?
(3)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我国近代教育与古代教育相比有着怎样的不同?反映了教育发展的什么趋势?
(4)根据所学知识分析形成材料四状况的原因。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教育的看法。
3 . 历史发展需要从不同角度对比认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改编自秦永洲《中国社会风俗史》

材料二



(1)材料一简要反映了我国20世纪服装的流行趋势,分别指出各阶段服饰的特点并归纳影响服饰变化的主要因素。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如图所示三个时代美国在经济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后两个时代,美国政府解决问题的思路有哪些共同之处?
2021-08-2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资阳市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材料



(1)根据材料归纳1804~1875年法国政局的突出特点,并指出其反映的本质。
(2)法国1875年宪法是“保皇派与共和派妥协的艺术品”,试以宪法的主要内容予以说明。
2021-08-24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2016届高三高考适应性测试文综历史试题(B卷)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唐高祖李渊入据长安后,币制管理执况相守混乱,始于汉代的五铢线已流通了700余年,历经王朝盛衰,钱币形制大小、质地、参差不齐,造成流通上的极大不一……唐朝局势稳定后,高祖于武德四年颁证皮五辣伐,由唐高祖亲自主导,给事中欧阳询监制,改铸统一的开元通宝。开元通宝仍以之前的圆形方孔为形制,钱上的“开元通宝"四个字是由欧阳询制词并亲笔书写。开了中国钱币史上名家题写钱文的先河,四个字隶楷结合,以隶为主,其字端座凝重、方圆兼备,体现了大唐初立国时那种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博大胸襟。开元通宝流通以后,中国钱制中的一两十钱便由此产生,二十四进位的铢两制随即结束。钱币的实际重量也不再以铢、两计量,而以两、钱、分、厘十进位法计量。它的文字、重量、形制均成为后世铸钱的楷模,而通宝的称谓一直延用至近代。日本、越南、朝鲜钱制也受到开元通宝的影响,日本曾仿效铸造“和同开球”钱币,欧阳询的字体因此在日本受到疯狂的追捧,至今日本著名的大报《朝日新闻》仍然采用欧阳询的字作报头。

——据彭信威《中国货币史)等整理


(1)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归纳唐铸开元通宝的背景,并指出开元通宝钱的特点。
(2)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唐开元通宝钱流通的影响。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道光帝以前)国家收支嘉道以前(嘉庆道光以前),历朝每岁收支总数,变动不大.收入数大致如下:

(1)地丁约3000万两

(2)耗羡约460万两(正赋外额外征收)

(3)漕粮约400万石(分正粮杂粮两种,正粮征米,杂粮征豆麦荞麻等)

(4)漕项约200万两(漕粮外加征)

(5)租课约26万两

(6)盐课约750万两

(7)关税约400万两

(8)茶课约7万两上总数(除漕粮)共约4800余万两.

支出数大致如下:

中央经费

(1)王公百官俸约93万两

(2)兵饷约600万两

(3)盛京热河官兵俸饷约140万两

(4)其他政费约110余万两上总数共约954万余两.

地方经费

(1)官俸约420万两

(2)公费约20万两

(3)红白事例约40万两(庆典、丧祭)

(4)兵饷约1500万两

(5)修缮约400万两

(6)其余杂项约100万两上总数共约2500万两.

中央地方合计约3500万两.

——摘编自范文澜著《中国通史简编》下

材料二   19491957年时期,中共领导内部在采用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上是普遍一致的.这个模式提供了国家组织的形式、面向城市的发展战略、现代的军事技术和各种各样特定领域的政策和方法.中共领导人从来没有采取照搬苏联经验的立场.1949年以前毛泽东的革命纲领的精髓是面向中国实际的需要,在建设社会主义阶段,他也不准备放弃这个原则.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共领导人有了信心,他们开始修改有关经济和其它关键领域的苏联经验.但是,只是在1958年的“大跃进”时,才出现了与苏联模式根本决裂的情况.

——摘编自《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上卷革命的中国的兴起19491965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道光以前清朝的经济特点及其体现的经济政策.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新中国接受苏联模式的原因并指出接受的原则与方法.
2021-08-23更新 | 86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内江市2016届高三第五次模拟历史试题
7 . 数字也可以述说鲜活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读图1、图2及相关注解。

199771日,位于南京下关的静海寺内悬挂起一尊大铜钟。钟的主体高1.842米……每年829日,社会各界人士都要组织一次盛大的撞钟仪式,重温历史,警钟长鸣。(如下图1

——《光明日报》

2014111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设立每年124日为国家宪法日。

——新华网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说明,南京静海寺的大铜钟为什么高1.842米?根据图5相关信息说明为什么要把宪法日定为12月4日?

材料二   3是联合国大会2758号决议。



(2)根据图片信息及所学知识写出该决议的内容及其通过的重大意义。

材料三   有人把祖国的统一简洁地概括为一二三(即:一国两制;花开两朵;三缺一。如图4



(3)观察图4中的三张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洁地写出三张图片之间的关系。
(4)关于抗日战争,有“14年抗战”说,也有“8年抗战”说。其实这两种说法都有其合理之处。试结合相关史实分别对这两种说法作出合理的解释。
2024-03-16更新 | 22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遂宁市2014-201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月7日,“十月革命”爆发当天,刘镜人(中国驻俄公使)在致北京政府外交部的电报中说“近俄内争益烈,广义派势力益张,要求操政权,主和议,并以暴动相挟制。政府力弱,镇压为难,恐变在旦夕。”……电报中说的“广义派”,即布尔什维克。次日,刘镜人又发了一个电报,报告了起义的消息:“广义派联合兵、工反抗政府,经新组之革命军事会下令,凡政府命令非经该会核准,不得施行。昨已起事,夺国库,占车站……现城内各机关尽归革党掌握。

——摘编自史诚《十月革命的消息是怎样传到中国的》

材料二:1927年11月9日至10日,瞿秋白在上海召集了中央临时政治局扩大会议,强调了“暴动”的重要性。城市工人暴动的发动非常之重要,轻视城市工人,仅仅当作一种响应农民的力量,是很错误的……当然,最激烈地主张暴动的,是共产国际新任全权代表罗明纳兹。湘赣边界的秋收暴动是在共产党的旗帜下进行武装斗争的伟大尝试,它在开始时也是以攻占大城市为目标的,在暴动遭到严重挫折时,毛泽东能够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在实践中开始闯出一条与农民相结合,在农村建立革命根据地以保存和发展革命力量的道路。这条道路代表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摘编自黄允升等《红色档案:毛泽东与中共早期领导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特点及意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秋收暴动遭受挫折的原因,并指出毛泽东在实践中开辟出的新道路。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史记》记载,秦武公十年(前688年),“伐邽、冀戎,初县之”。秦武公把邽、冀直接纳入国家行政体制之内,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员去主持政务。至商鞅变法时,秦国普行县制于秦国全境,共设了31个县。秦并天下后,作为统一的封建国家,其领土空前广阔,将郡县制推行至全国。秦朝以法治国,大量任用并重用法家人士,作为法家重要人物的李斯希望强化君主专制,强调严刑峻法,在这种政治背景下,李斯个人及其代表的政治力量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秦朝实行郡县制。秦朝郡县制奠定了中国地方政治行政体系的基础,构建了两千多年中央集权封建王朝的基本框架。

——摘编自《中国郡县制的产生与演变过程》等

材料二   1869年7月,日本政府发布“版籍奉还”令,版籍奉还,就是要诸侯向政府交出对土地和人民的封建领主所有权。版籍虽然归还了,但藩主仍是藩的行政长官,而且藩主仍旧控制着征税和军令的权利。1871年8月,岩仓具视等人调集一万御亲兵于东京,进行武力威慑,召集56藩的原藩主到东京,当面宣布了废藩置县诏书,并表示他们必须强制在东京居住,领取国家俸禄。在明治维新运动中,明治政府先后废除620多个藩地,共设三府七十二县,县知事由日本中央政府任命。虽废藩置县,但长州藩、萨摩藩、肥前藩、土佐藩,这四大藩帮的藩主依旧有着极高的政治话语权。

——摘编自《日本明治维新中的废藩置县》等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秦朝实行郡县制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日本废藩置县的特点。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日两国历史上设置县制共同的积极意义。
10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1   200811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正式生效,墨西哥玉米、大豆、蔗糖和奶粉市场对美国、加拿大完全开放。自1994年以来,墨西哥对美国的玉米关税逐渐取消,从美国进口的作为牲畜饲料的玉米激增,目前已占墨西哥市场35%的份额。2008131日,墨西哥农民举行大规模示威(下图),要求政府就协定中的农牧业条款展开重新谈判。


材料2   英国能源行业数百名合同工人在20095月举行了为期两日的罢工,其中包括林赛炼油厂的工人,抗议位于威尔士米尔福德港的South Hook液化天然气终端使用海外劳动力。

材料3   为期5天的2010年世界社会论坛于当地时间2010129日在巴西阿雷格里港市闭幕。本次论坛的主题为“10年之后:建设一个别样世界的挑战和建议”。世界社会论坛是由反对经济全球化的各国非政府组织发起,并由全世界非政府组织、知识分子和社会团体代表参加的大型会议。

材料4   古巴领导人卡斯特罗认为“由于不公正的国际经济秩序,经济全球化并没有使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反而造成……富国愈富,穷国愈穷”。


(1)概括上述材料中反全球化的形式。
(2)从反全球化角度看,材料1、2反映的情况的出现原因有何不同?
(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评价“反全球化运动”。
2022-08-16更新 | 25次组卷 | 1卷引用:历史高考术语及应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