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82 道试题
19-20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新航路开辟使“文明舞台限于亚欧大陆的格局归于终结,东西方开始进入了一个互相认识的全新时期”。材料中的“全新时期”的含义是(     
A.世界市场雏形出现B.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掠夺
C.东方完全落后于西方D.东西方文明间的冲突加剧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2 . 有史家认为:“11和12世纪,在欧洲封建王朝的统治下,欧洲达到了它的第一青春期,达到了它的第一个富有活力的阶段。”其“活力”表现为(     
A.教权的削弱和宗教改革的开始B.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产生
C.经济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开辟D.王权的削弱和民族国家的出现
2024-05-21更新 | 252次组卷 | 48卷引用: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单元检测卷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世界
2018·河南郑州·一模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据统计,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者中,哈格里夫斯是纺织工,怀特是木匠,克隆普顿是纺织工,瓦特是徒工;而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中,诺贝尔是化学家,西门子是物理学家,爱迪生获得过诺贝尔物理学奖和化学奖的提名。这一变化说明了(  )
A.研究成果取决于研究者出身B.科技创新已不需要生产经验
C.科学与技术的结合程度加深D.科学理论比生产经验更重要
2024-05-18更新 | 473次组卷 | 123卷引用:2018年高考历史备考百日冲刺系列(艺体生)(必修三) 专题五 近现代世界的科技与文化
19-20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阿兹特克人是后来才进入墨西哥的,他们在特斯科科湖的一些岛屿上定居下来。通过建造“浮动园地”来扩大耕地面积。使其人口和财富剧增。由此推断建造“浮动园地”的主要原因是(     
A.岛的众多,不利于农业生产B.人口增长,耕地面积不足
C.肥沃的淤泥利于耕种D.岛屿拥挤导致人口大量减少
2024-05-13更新 | 88次组卷 | 78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专题02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核心素养)
19-20高一下·全国·单元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中世纪的西方文化,比起同时代的阿拉伯、印度和中国都要落后,古代希腊罗马的文化遗产在那里几乎灭尽,赖有阿拉伯文版本将其保存,并在中世纪的后期译成拉丁语等西方语言,重新回到欧洲。阿拉伯文化的西传,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到来。这表明阿拉伯文化(     
A.推动了西方思想解放运动的发展B.促成了欧洲近代封建社会的转型
C.在保存和传播西方文化上影响大D.在沟通东西方文化方面作用重要
2024-05-11更新 | 129次组卷 | 211卷引用: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新教材知识讲学(中外历史纲要下册)-专题02中古世界的多元面貌(核心素养)
6 . 《汉谟拉比法典》中写道:“要让正义之光照耀整个大地,消灭一切罪人和恶人,使强者不能压迫弱者。”这表明了该法典(     
A.公开确认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B.延续并综合了原各城邦的立法
C.彰显了现代法律的人道主义和平等精神D.形式上标榜公正公平和人人平等
2024-05-01更新 | 199次组卷 | 52卷引用: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一单元 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 同步测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17次组卷 | 117卷引用:北京市西城区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西周的金文记载中已经有“戎”“夷”之称。春秋时期,中原各国因社会发展较四周戎狄蛮夷先进而自称为“华夏”。“华夏”各国间存在纷争,但无论各国关系多么敌对,它们并不称呼对方为“戎”“夷”。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     
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民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
C.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
2024-04-27更新 | 221次组卷 | 109卷引用:重庆市第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171次组卷 | 201卷引用:山东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阿拉伯人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向外扩张,到8世纪中期,阿拉伯国家成为横跨亚、非、欧的洲际大帝国。我们的宗教和我们的帝国是一对阿拉伯孪生兄弟。”由此可知(     
A.阿拉伯帝国信奉宗教B.阿拉伯人依靠基督教扩张
C.阿拉伯帝国政教合一D.苏丹是国家和军队的主宰
2024-04-21更新 | 184次组卷 | 55卷引用:辽宁省沈阳铁路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