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统计,全面抗战第五周年,八路军和新四军共作战14648次,平均每天作战40次,毙伤俘日伪军13.2万人。第六周年共作战27557次,平均每天作战75次,毙伤俘日伪军19.93万人。上述战况
A.粉碎了日军速战速决的战略计划
B.得到国民党正面战场方面的有力配合
C.加速了抗日战争相持阶段的到来
D.奠定了抗日根据地恢复与发展的基础
2021-08-24更新 | 95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南省许昌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1906年12月,孙中山在《民报》创刊周年纪念大会上的演说中指出:“社会党所以倡导民生主义,就是因贫富不均,想要设法挽救。”民国十三年他又指出“社会主义的范围,是研究社会经济和人类生活的问题,就是研究人民生计问题,所以我用民生主义替代社会主义”。这说明孙中
A.对民生主义的认识出现质的飞跃B.认为民生主义的目标就是均贫富
C.把民生主义与社会主义混为一谈D.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解较为透彻
3 . 2016年11月11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纪念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时代造就伟大人物,伟大人物又影响时代。150年前,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中国正遭受……中国人民处于水深火热的悲惨境地。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中华民族从未屈服,无数仁人志士前仆后继,探求救国救民的道路,进行可歌可泣的抗争。孙中山先生就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先生出生之时”所处时代的政治背景。

材料二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一生以革命为己任,立志救国救民,为中华民族作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角度怎样去理解“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

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坚定的支持者、最忠诚的合作者、最忠实的继承者。在他生前,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支持孙中山先生的事业。在他身后,中国共产党人忠实继承孙中山先生的遗志,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英勇奋斗、继续前进,付出巨大牺牲,完成了孙中山先生的未竟事业,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在这个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继续奋斗,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用史实阐述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先生革命事业“最忠实的继承者”。

材料四   孙中山先生始终坚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旗帜鲜明反对一切分裂国家、分裂民族的言论和行为。孙中山先生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国家,这一点已牢牢地印在我国的历史意识之中,正是这种意识才使我们能作为一个国家而被保存下来。”他强调:“‘统一’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

——以上材料引自习近平《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4)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请用20世纪90年代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践行“孙中山先生坚定维护国家统一”这一思想的?
2024-02-23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唐山市路北区四校联考2017-2018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意大利耶稣会士艾儒略( 1582- 1649年)在《职方外纪》中提到某一建筑时说:“此外又有高大混全石柱, 外周画镂古今王者形象故事, 灿然可观。其内则空虚, 可容几人登基而上, 如一塔然。”对这一建筑物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是将罗马拱门与希腊式石柱融为一体B.层次分明,功能丰富
C.古罗马最宏伟的神庙建筑D.皇帝为纪念自己远征战功而建
2022-03-19更新 | 28次组卷 | 1卷引用:2020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高考科目考试适应性考试(6月)历史试题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劳动界》是五四时期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主办的工人通俗刊物。该月刊19208月创刊于上海,用通俗的语言宣传马克思主义,启发工人组织起来进行斗争。19211月停刊。它是中国最早的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工人刊物。……为了广泛传播马克思主义,19209月,上海共产党早期组织把《新青年》杂志改为公开理论刊物;同年11月,又创办了《共产党》月刊,在全国主要城市秘密发行。

——摘编自《纪念建党90周年党史资料》等

材料二   启蒙运动时期,思想的传播本身带有浓重的社交性。巴尔扎克曾说:“咖啡馆的柜台就是人民的议会。”它为18世纪最大胆的思想提供了最畅通的传播渠道。伏尔泰在此满怀激情地呼吁自由平等、打破宗教迷信。孟德斯鸠则在此力倡法制精神和分权制衡。狄德罗在此成立了“百科全书派”,提倡科学和理性。卢梭最为激进,这点在他对人民与国家关系的发言中体现无遗。

——摘编自张克毅、邢娜《论文化传播在法国启蒙运动中的作用》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方式。
(2)根据材料二,归纳通过咖啡馆传播的启蒙思想。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克思主义与启蒙思想的传播对历史发展的相同作用。
6 . “3月8日,在首都的一些企业召开了纪念三八妇女节的小型集会,开始了罢工和游行。工人对打出了‘面包!’、‘打倒战争!’、‘打倒专制制度!’的口号。这一天,首都有12.8万名工人参加了罢工。”这次“罢工”发生在
A.沙皇俄国B.德意志帝国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2021-09-02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开学学业水平测试模拟历史(必修)试题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袁政府接受“二十一条”被国人视为奇耻大辱。(1915年)59日,北京总商会通电全国各省商会,痛陈“我国民苟欲自列于人类,五月七日之耻,此生此世、我子我孙,誓不一刻相忘!今请自本年五月七日始,我四万万人立此大誓:共奋全力,以助国家。”数日之间,北京总商会的通电在全国各地散发,各主要报章无不一再疾呼“勿忘国耻”!不仅报纸、墙上、商标上、信笺上到处可见“勿忘国耻”四字。一时间,国耻茶壶、国耻花瓶、国耻扇、国耻摄影等,无所不有。另一方面,在此全国群情激愤之时,纪念国耻的活动有时也流于形式:杯箸上刻国耻纪念而花酒照样吃;舞台广告皆书国耻字样而戏照样看;特别是麻将牌刻上国耻纪念后照样打。无怪乎有人叹息道:如此乐不可支,则对国耻其实又“愤于何有”。

     ——摘编自罗志田《乱世潜流:民族主义与民国政治》

材料二   2 国民政府国耻纪念大事表

时间活动
1928公布《五九国耻纪念宣传大纲》:提出了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扑灭中国共产党,完成北伐统一中国等口号
1929公布《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将五九、济南、五卅、沙基惨案发生日列入国耻纪念日,规定全国下半旗致哀
1930修正《革命纪念日简明表》:将四个国耻纪念日合并,特意将五九定为“国定纪念日”,规定停止娱乐宴会,号召各界一齐纪念
1935公布《修正革命纪念日简明表》:明确了五九纪念日“全国一律下半旗,停止娱乐宴会致哀“等规定
1938颁布渝字三五四号令:规定7月7日为抗战建国纪念日,并列入历书纪念
1940国民党第五届中央委员会决议:将五九纪念并入7月7日抗战建国纪念日

对比材料二与材料一,概括指出民国时期国耻纪念的特点,并对国民政府时期国耻纪念活动的变化予以评析。
2021-08-24更新 | 125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德阳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考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建国以来《人民日报》对辛亥革命纪念报道的数量统计表

年份篇数《人民日报》社论主要内容
19510
196132《一次伟大的民主革命—纪念辛亥革命50周年》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经验,阐述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建设社会主义。
19710
1981103《统一祖国振兴中华一—纪念辛亥革命70周年》炎黄子孙团结起来,为实现台湾回归祖国、完成统一大业,实现振兴中华的宏图,为列主列宗乎充,为子孙后代造福,努力奋斗。
199129《继往开来振共中华—一纪念辛亥革命80周年》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一代一代中华儿女矢志不渝的追求,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任务不獬奋斗.
200129《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实现中华民旗复兴》我们纪念伟大的辛亥革命,就是要激励全体中华儿女,继承和发扬辛亥革命精神,努力营造爱国、统一、团结、奋进的良好气氛,为推进中华民族的佛大复头,促进祖国统一势力奋斗。

——摘自刘建庄《辛亥革命纪念报道研究》


从上述材料中提取不同历史时期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2021-12-15更新 | 303次组卷 | 3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艺术班)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乔治三世(17601801英国国王),在位期间力图恢复某些已推动的君主权力,建立其个人统治。结果遭到内阁的抵制。腓特烈·诺斯(17701782英国首相)在写给乔治三世的信中说:“在这个国家,王座上的君主不能反对下院深思熟虑的决定。陛下的前任君主们……曾不止一次地被迫违背自己的意志而屈从议会的决定……他们的让步从未被视作不体面,而是被认为是他们明智的标志。” 乔治三世晚年曾哀叹:他被迫放弃一切据以行动的原则,成为“奴隶”。他个人统治及其倒行逆施政策的结束,为工业革命和英国近代政治制度的进一步发展扫除了重大政治障碍。议会君主立宪制从此巩固,英国经济从80年代起开始“起飞”。

――编摘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1)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英国君主立宪政治的基本特点。并指出这一政治制度确立与巩固对英国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二:1788年,为了纪念“光荣革命”100周年成立了一个“革命协会”,协会成员宣称:1688年“光荣革命”的原则并不是妥协,而是人民主权的思想。1789年,该协会的普莱斯又在一次演说中指出,“光荣革命”已经宣布了自由的人具有下列一些最重要的权利:良知即信仰自由的权利;反抗暴政的权利,特别是挑选他们自己的统治者的权利;拒绝执行统治者的错误言行和组织他们自己的政府的权利。

――编摘自王觉非《近代英国史》


(2)阅读材料二,你觉得哪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主张与材料最贴切?说出他阐述这一思想的著作。并概述他的主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2021-11-0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