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2 道试题
1 . 下表是关于17世纪英国一个庄园经营的统计情况
时间1633年1649年
项目户数使用土地缴纳租金户数使用土地缴纳租金
公簿持有农57户60%—70%50%46户58%29%
租地农场主7户不足30%50%10户42%67%

该统计表格作为史料可以用来研究
A.英国的圈地运动B.西欧的殖民扩张
C.英国的工业革命D.西欧的价格革命
2 . 仔细阅读下表内容。表格反映,20世纪60至80年代
1968尼克松在大选中承诺将打压日本对美纤维出口
1969美日纺织品谈判
1971.8尼克松宣布对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
1972.1美日正式签订《美日纺织品贸易协定》
1976.6美日约定特殊钢进口配额限制
1977.5日美就钢铁制定《进口最低限价制度》签订《维持市场秩序协定》
1981.2美国参议院提出对汽车实行进口限额的方案
1981.5日本政府同意对汽车实行自主出口限制
1985.6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提交301条款申请
1985.9美日等国签订《广场协议》美元对主要货币实行贬值。
1985.11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裁定日本公司对美国半导体产业构成威胁
1987.3里根宣布对3亿美元半导体征收100%关税

A.日本政府开始奉行相对独立的外交政策B.美国与日本之间的贸易摩擦比较频繁
C.日本在美国的保护下经济获得高速发展D.日本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强国后美日分歧加大
2021-11-06更新 | 3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3 . 阅读下列表格   

古代中国手工业基础知识

发达的古代手工业

发展过程原始社会后期:与农业分离;夏、商、周:官府垄断;春秋战国:三种形态出现。
经营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
高超的冶金技术

冶铜技术新石器时代:出现小件青铜器;夏:铸造比较讲究;商周:繁荣(如司母戊鼎);春秋至秦汉:广泛采用鎏金、镶嵌技术。
冶铁技术西周:已能制造铁器;战国:铁农具推广。东汉:水排。用水力鼓风冶铁。
炼钢技术春秋晚期:有钢剑;魏晋南北朝:灌钢法;16世纪以前:领先世界。
享誉世界的陶瓷业发展过程新石器时代:开始烧制陶器;商代:烧制出原始瓷器;东汉:技术成熟。青瓷、白瓷;唐代:形成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宋代:瓷窑遍布各地;元代。制瓷中心:明清:瓷都——景德镇和青花宠、彩瓷、珐琅彩。
影响唐朝:开始输出国外:明清:海上丝绸之路。销往亚非欧各国;17世纪起:世界各地开始生产瓷器。
距今四五千年前:出现蚕茧和丝织品;西周时期:出现平纹织物和斜纹提花织物;战国时期:锦、绢、罗、纱等品种多、产量大、质量高;汉代:丝绸之路;明清鼎盛时期:(1)丝织中心一苏州、杭州;(2)民营丝织业兴盛;(3)丝织品工艺精巧。妆花缎、金宝地。
异彩纷呈的丝织业
请回答;
(1)根据表格,简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冶炼业的主要成就。
(2)根据表格,简述我国明清时期手工业的主要成就。
(3)根据表格,概括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发展特征。
2024-04-04更新 | 20次组卷 | 1卷引用:云南省玉溪第二中学2011-201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4 . 读材料,完成要求。
服饰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反映了历史的变迁、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嬗变。

时间

服饰情况

民国时期中山装创制后风靡一时。1912年,民国政府通令将中山装定为礼服,民国十八年制定宪法时,规定四级文官宣誓就职时一律穿着中山装,中山装遂成为南京国民政府的制服。政府院部如此,国民党党部如此,地方政府机关亦如此。国民党向机关、学校推广中山装,向民众宣传。
建国初期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女孩子爱穿带有俄国风情的“布拉基”,花布衣衫或花布袄是中青年女性的衣装。
文革时期从红卫兵到女民兵,都以着军装、戴军帽荣,绿色成为流行色,蓝、黑、灰、绿色充满中国街头。
革放来改开以1979年对世界敞开国门以后,世界最新潮流的时装可以经由最便捷的信息通道-电视、因特网等瞬间传到中国。国内的着装者也迎来了个性服装时代,迎来了百花齐放、五彩缤纷的服饰艺苑的美好春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的知识,从表格内容中提炼自己的观点,并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具体,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3-07-04更新 | 70次组卷 | 3卷引用:湖南省益阳市安化县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历史悠久,先后通过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朝贡贸易、一口通商等形式与世界很多地区进行经济文化交流,共同对人类的文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请以“原始史料”为标准对下列有关古代对外贸易的史料进行分类(多选,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新疆吐鲁番出土的东罗马金币
A

 粟特人形象唐代陶俑
   B

南海一号古沉船瓷碗
   C
        
《海禁与海外贸易》
  D

         郑和下西洋(地图)            
                  E
            
广州十三行(油画)
                  F

结合上述图片,完成下列表格。选择一项, 将答案填到答题卡上。
外贸途径反映史料鼎盛时期突出特征
丝绸之路A B唐朝其东端起点 (1)______是举世闻名的国际大都市
海上丝绸之路C(2)______官府在贸易港口设立  市舶司专门管理贸易事务
朝贡贸易D E明代政府借此对外贸易传播中国文化,宣扬国威
一口通商F(3)______政府垄断贸易,只开(4)______这个港口
外国商船必须遵守种种限制

(1)A临安   B洛阳   C 长安   D益州
(2)A南宋     B五代十国     C隋朝     D秦朝
(3) A唐代     B宋代     C 明代     D清代
(4)A行省        B市舶司     C蕃市     D十三行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表格信息为二战后的美国与传统霸权国的对比,据此可知
传统霸权国美国
主要目标控制控制
政治类型直接间接
领土扩张非常重要对国家的重要性较低
意识形态扩张对政府的重要性较低非常重要
国家经济的开放性不对外界开放开放
权力的运用运用本国力量发动战争与盟友联合发动战争
军事力量与他国军事力量少有联系与他国军事力量有联系
A.美国更加注重意识形态的扩张B.美国更注重领土扩张
C.美国更加注重使用本国力量发达战争D.美国与他国军事力量少有联系
2021-09-18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贵州省毕节市2020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工业得到了一个发展的机会,但好景不长。有人对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因素分析如下:

表现说明
有利因素列强忙于一战,放松对中国的侵略由于一战爆发,西方各国不可能继续向中国大量输出商品,从而有利于民族工业市场的拓展。
临时政府颁布一系列鼓励民族工业发展的法令措施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奖励发展实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投资近代企业的热情。
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一战期间,日本妄图独霸中国,加大对中国侵略,激起各地抵制日货、提倡国货的热情,有利于民族工业发展。
不利因素自然经济的抵制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国内市场狭小。
日本对华侵略加剧一战期间,日本加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利于中国民族工业发展。

请依据以上表格,找出此时民族工业发展的另外两个有利和两个不利条件,并加以说明。
8 . 如何看待晚清历次对外战争
时代主要观点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姑息迁就必会引来更大祸患:“俄约甫定则议琉球,琉球未归则议越南……欲长治久安,非出于一战不可。”不能获胜,战也有益:“知我创痛之所在,则上下卧薪尝胆,易辙改弦,或犹未晚耳。”
列强船坚炮利和中国衰弱,对外和好,避免战争:“方今发捻交……中国实自顾不暇,苟可与洋人相安无事,不宜轻开衅隙。”“战守无具,不能不以和,允为御侮长策。”
20世纪30年代蒋廷黻认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根本问题是实现近代化,就是要学习西方,至于抵抗侵略,则不是当时能做和应做之事。
20世纪5070年代近代中国面对列强挑衅,要奋起反抗,绝不乞和,只要坚持到底,就能赢得最终胜利。
20世纪70年代以来近代中国在落后的情况下,要以理约束自己,争取以条约和法理约束列强,避免战争

概括表格中的观点。结合所学知识,选择一个观点加以分析说明。
2021-08-11更新 | 10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泸州市2016届高三二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根据《虎门条约》,英国人获得了在通商口岸租赁土地房屋居留等特权。后来,所租住的地区发展成为租界。根据下列表格,可以得出
同治十一年《申报》载:“上海各租界内,街道整齐,廊檐洁净。一切秽物亵衣,无许暴露。尘土拉杂,无许堆积。” “居民王阿呆等10余人,违反工部局关于挑粪过街必须加盖桶盖的规定……经巡捕劝阻不听,各被拘留一天。”
租界均有电灯,英界尤多如星罗棋布然,晚间照耀,无异白昼,颇便行人。
“租界内警察之权,管辖道路之权,及其余界内一切施政事宜,悉归日本领事官管理。”
“光、宣之交,盛行文明结婚,倡于都会商埠……礼堂所备证书,由证明人宣读、介绍人、证婚人、男女宾代表皆有颂词,亦有由主婚人宣读训词,来宾唱文明结婚歌者”

①租界的市政管理规范,呈现出法制化的特点   
②租界成为近代物质文明的传播地   
③租界是列强在华的侵略据点,严重侵犯了我国的国家主权   
④租界传播了新的社会习俗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
2021-05-11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至宋中央官僚机构的演变

三公九卿制丞相百官之长,助理万机,辅助皇帝
内外朝制形成皇帝亲信构成的内朝与丞相为首官僚机构的外朝
隋唐三省六部制三省集体决策,相权一分为三
二府三司制设参知政事为副宰相,并设枢密使、三司使管军事、财政

材料二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置相》中说:“入阁办事者,职在批答,犹开府之书记也,其事既轻,而批答之意,又必自内授之后拟之,可谓有其实乎?”

明朝监察机构的范围广,人员品级低,但权力极大。在这个庞大的监察网络中,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各道监察御史分别负责中央与地方的监察,通称科道两衙门。六科给事中“掌侍从、规谏、补阙、拾遗、稽察六部百司之事”,虽只是正七品,却能查看中央六部的重要文书案卷,六部所有重命令都要经过他们审核,有助于皇帝对六部的控制。全国十三道监察御史也仅正七品,但权力监察到上至总督巡抚三司,下县令,犹如钦差大臣。监察御史在组织形式上虽隶属于都察院,但行使职权时却不受都察院控制,可以直接向皇帝负责。“使一县之众必由于令,一郡之众必由于守,守之权归于按察,按察之权归于天子”。除此还有令人谈虎色变的东厂锦衣卫,则独立于各司法机构,直接对皇帝负责,可以直接逮捕审讯,生杀予夺,权力空前强大。


(1)仔细梳理表格内容,指出中央政治体制演变的趋势,并分析历代帝王调整相权的主要目的。
(2)清史家赵翼说“明朝是中国传统政治之再建,然而恶化了。”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述其理由。
2021-11-06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绍兴市诸暨市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