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2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孝文帝改革是北魏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南朝梁武帝派大臣陈庆之出使北魏,陈庆之在宴会上振振有词:“魏朝甚盛,犹日五胡。正朔相承,当在江左。”他在言词中充满对北魏的蔑视,自以为长江以南才是“正朔”所在。但是当他亲眼目睹洛阳旧貌换新颜,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回到梁朝对人说:“昨至洛阳,始知衣冠士族,并在中原。礼仪富盛,人物殷阜,目所不识,口不能传。”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概要》

材料二   孝文帝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也为北魏后期的统治埋下了无穷的隐患,特别是孝文帝大定姓族,移植门阀士族制度,在经济利益上一味向鲜卑贵族让步,这对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来说,无疑是给了他们滋生腐化的肥沃土壤。凡此种种,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

——摘编自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1)根据材料一指出陈庆之对北魏的看法有何变化?结合时代背景说明北魏社会变化的主要原因。
(2)材料二的观点与材料一有什么差异?你是否同意材料二的说法,请简要说明理由。
2023-02-02更新 | 75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考历史试题
2 . 1919年3月,蔡元培说,北大不但未提倡“铲伦常”,而且提倡“父子有亲,兄弟相友,夫妇有别,朋友有信”“言仁爱、言自由、言秩序、戒欺诈”。据此可知,蔡元培
A.肯定了传统文化中的伦理价值B.改造北大以服务政府的要求
C.主张以儒学为主兼容其他思想D.认识到西方文化存在的缺陷
2021-09-04更新 | 240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考历史试题
3 . 《汤姆叔叔的小屋》描写了美国内战前奴隶制下黑人奴隶的悲惨命运,1901年被中国学者译为《黑奴吁天录》。译者称“非代黑奴吁也”,鉴于“为奴之势逼及吾种”,“为振作志气,爱国保种之一助”。该著作翻译的背景是
A.维新变法运动兴起B.义和团运动的高涨
C.清末新政倡导西学D.民族危机及其严重
4 . 1946年11月26日《解放日报》发表社论——《评美蒋商约》,文章指出:“这是历史上最可耻的卖国条约,是蒋政府把中国作为美国附属国的重大标志之一,是中华民族又一次新的大国耻。”“美蒋商约”是指
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B.《中美五口贸易章程》
C.《中美关税关系之条约》D.《中美贸易章程说明》
2020-01-03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考历史试题
5 . 有学者说“经此一战,中国的国际地位有了极大提高。近代以来,中国长久徘徊于国际舞台的边缘地带,此次战争使中国重返中心舞台。”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是
①废除帝国主义在华领事裁判权等特权   ②担任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③摆脱帝国主义压迫   ④清除帝国主义在华残余势力和特权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④
2020-01-03更新 | 197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考历史试题
6 . 《川将邓锡侯之子忆抗战往事》中写道:“那时候成都还有城门,四个方向的城门垛有人募捐。随便哪个走那里过,就是叫花子都要甩钱的。”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北洋军阀横征暴敛B.全民支持民族战争
C.国民政府苛捐杂税D.民主革命风起云涌
2020-01-03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考历史试题
7 . 1926年8月,国民政府重申,北伐各军设立党代表,党代表原则上由文人和中共代表担任。党代表的任免权归属于以蒋介石为部长的军人部,而总党代表注精卫不再拥有任免权。同时规定各军命令需党代表和军事长官同时签署,方才有效。这一举措
A.使国共两党革命目标完全趋向一致
B.缓和了国民党内各派势力的矛盾
C.削弱了国民党在国民革命中的影响
D.破坏了国民革命的党派合作基础
8 . “(19世纪)中国主要通过茶叶和鸦片等商品同世界发生经济联系,但最终的结果是成为列强的牺牲品,并导致中国19世纪的全面危机。”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是
A.清政府腐败无能B.中西历史发展的不同走向
C.鸦片战争的影响D.欧美列强进行全球性扩张
2020-01-03更新 | 99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考历史试题
9 . 某史事破坏了日本“以分裂华北为中心的对华政策”:起初,日本采取“沿续并促进”的方针;在明确情况后,它“静观待变”,却又坚决干预中国的“容共”问题;而待史事完结,日本的侵略阴谋就被打破了。该史事是
A.长城抗战B.遵义会议
C.瓦窑堡会议D.西安事变
10 . 1915年5月26日,《政府公报》发表了国歌:“中国雄立宇宙间,廓八埏,华胄来从昆仓颠,江河浩荡山绵连。共和五族开尧天,亿万年”。国歌发布不久,“共和五族开尧天”一句被改为“勋华揖让开尧天”(注:“勋华”是上古尧、舜二帝的别称;尧让位给舜称“揖让”)。这种改动
A.有助于凸显新文化运动的旨趣B.直接宣告了洪宪帝制的倾覆
C.试图抹杀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D.引发了护国运动的革命高潮
2020-01-02更新 | 200次组卷 | 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义县高级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2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