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 道试题
1 . 根据下表提供的有关数据,下列说法中最准确的应该是
平均时间1885~1919年1920~1944年1945~1964年
从科技发明到生产技术成熟30年16年9年
从生产技术成熟到产品投入市场7年8年5年
A.科学技术与生产、销售的结合程度越来越紧密
B.财富的追求驱使着人类不断在科技上创新发展
C.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明创造没有科技含量
D.第三次科技革命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
2022-04-02更新 | 408次组卷 | 26卷引用:海南省三亚华侨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英国进口贸易总额及百分比统计表,以下数据最能表明英国
A.原料短缺制约经济发展B.经济对外依赖程度不断加深
C.进口增加导致资本外流D.殖民掠夺提供巨大经济红利
2020-10-16更新 | 60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二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3 . 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带来了深远影响。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中叶以后)形成了相当发达的全国商业市场。这时不仅南京等传统的发达地区的城市铺行栉比,民物繁华,边塞城市如大同也“繁华富庶,不下江南。”……新兴的市镇大部分集中在江南的苏、松、杭、嘉、湖地区。……乾隆时期,发展较快的手工业行业主要有丝织业和棉纺织业,在这两个行业的生产与流通领域,出现了手工业工场和包买商。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   明清之际,松江府一带,“所出布匹,日以万计。”松江一带棉布生产随着市场的需求而变化,而且远销湖广、江西、两广、陕西、山西、北京及北方边疆地区。北方省份所产棉花,除缴纳租税之外,几乎全部运至南方销售。……当白银成为合法通货之后,对于这种远距离的商货贸易也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摘自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

材料三   中国、西欧社会经济发展部分数据比较表

时间占世界GDP份额
(世界=100)
人均GDP
(1990年国际元)
中国西欧中国西欧
1500年2517.9600774
1600年29.219.9600894
1820年32.923.66001232

——数据来源: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的特点,并根据材料二,分析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明清时期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态势的总体认识。
2019-05-07更新 | 35次组卷 | 1卷引用:【全国百强校】海南省文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段考历史试题(等级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据资料统计:在明后期至清前期200余年间,世界白银产量的一半流入中国。拥有一流城市、最为密集和完善市场网络的中国,成为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的中心区域。然而当时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B.“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2021-09-04更新 | 696次组卷 | 172卷引用:海南省定安县定安中学2019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历史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1942年6月4日,美国提前发觉日本海军计划,并伏击日本舰队,取得中途岛战役的重大胜利。

——以上材料数据引自《二战巅峰战役之经典大海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战役的背景,并指出美军在中途岛海战中取胜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途岛战役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近代欧美国家的科技成就在上海、武汉出现的时间较早。下表中的数据体现出
A.近代科技应用呈现地域不平衡B.中国吸收了三次科技革命成果
C.引进欧美科技的时差逐年缩短D.民族工业主导两地城市近代化
2017-04-17更新 | 166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儋州一中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8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

类别数学天文历法气象地学化学农学机械水利轻工兵器
项数2225259257788

材料二   与西方相比,中国古代虽是建筑、水利、机械、纺织大国,但物理学成就不多;作为发明造纸术、火药的国家,可化学并不突出;农业技术高度发达,而生物学理论却相当薄弱。

——申漳《中国古代科技简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中国古代领先世界的科学技术分布领域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分析中国古代科技的特点。
2019-10-22更新 | 51次组卷 | 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公元前211年,秦始皇又迁内地居民3万人到河套以北垦田生产。汉武帝将福建一带的闽越人迁徙到江南:西晋末年以后,北方人民南迁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就达70多万。唐朝安史之乱后,又有不少北方人迁移南方。宋金对峙时期,北方人民纷纷南迁。据1159年统计,南方人口为1648万,到1179年已达2950万,人口增加了四分之三。

——摘自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材料二:鲜卑慕容部原居鲜卑山……晋大康十年(289年),慕客硅率领部落迁居徙河(今辽宁义县),不久又迁到大棘城(今辽宁锦州),从事农桑和畜牧。永嘉以后,北方农民大批流入慕容部中,士大夫来避难的也不少。……在内徙各胡族逐步封建化的过程中,各胡族不但大量吸收了汉人的封建文化,而且也以自己的文化习俗影响汉人。……近胡族地区的汉人在生产上受到胡人的影响,从事畜牧或兼营畜牧。

——摘自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上册


(1)依据材料概括中国古代的自发移民中主要趋向有哪两种?
(2)这两种移民趋向分别起到怎样的历史作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有学者统计,汉武帝时,在全国27个郡国设立了36处盐官,置铁官令和铁官丞具体负责。这反映了西汉
A.政府加强干预操控经济
B.盐铁行业发展迅速
C.民间私营工商业的滞后
D.重视解决民生问题
2019-10-23更新 | 259次组卷 | 21卷引用:海南省海口市海南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