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中国国民生产总值逐年增加,从1935年的237亿元,增加到1936年的258亿元,增长8.86%。其中农业产值增加6.1%,工商业产值增加21.3%。这些数据从侧面可以反映出
A.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迅速B.经济结构中自然经济仍占主导
C.国民经济轻重工业比例失衡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顺利完成
2 . 对下表中有关中国进口贸易数据解读合理的是

A.英国在中国进口贸易中一直居于领先地位
B.甲午战后日货输入东北,日本地位日趋重要
C.门户开放政策出台导致美国贸易地位下降
D.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抵制西方商品输出
2020-04-17更新 | 9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重点中学盟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3 . 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实现祖国的工业化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和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当时清政府财政因巨大的赔款陷入严重的困境,兼以官办工业毫无成效,无一不是亏蚀累。它不得不在1895年命令各省督抚对所办局厂“迩应从速变计,招商承办”儒以线和国内阶级斗争。不久,它又命令各省设立商务局,主持设厂;发章程,奖励民营,从立法上奖励私人投资设厂。

——张国辉《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企业》

材料二 怎样搞工业化是民国南京政府主要思考的问题,工业化的重点一开始就被确定在重工业上。…至于具体操作,最突出的是政府于30年代新纽建了资源委员会,从资源委员会1936年和1937年的实际建设活动来看,主要集中在与军事工业密切相关的钢铁、冶金、燃料、电力、机械、电器、化学等基本工业领域,其活动地区是以江西、湖南、溯北为中心并及四川、云南、陕西、甘肃等省。

——陈勇勤《中国经济史》

材料三 率先由德国政府提出的工业4.0时代,是继工业1.0机器代替人工时代、工业2.0的流水线时代、到工业3.0高度自动化时代,又一个新纪元的开始。数据化、智慧化、网络化成为工业4.0的关键词。2014年11月4日,中国首套工业4.0流水线亮相第十六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这标志“中国制造”将逐渐向“中国智造”升级。


(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政府对官办和民营工业分别制定了怎样的政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制定这些政策主要目的是什么?
(2)材料二中,国民政府的工业化政策有哪些特点?并分析其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我国工业4.0时代的有利国内外经济条件。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4年12月,毛泽东在家乡韶山养病期间,通过走亲访友等形式进行社会调查,写成《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一文。下表根据该文列举的一个佃农家庭一年收支情况整理而成(单位:银元)。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农民强烈的斗争精神   ②说明农村存在入不敷出现象
③数据较为全面并且具体细致   ④体现毛泽东注重实际的作风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5 . 下表是1894~1914年英、日等国占中国对外贸易总值的百分比。

对表中数据解读正确的是
A.《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加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B.对英贸易比重降低表明英国国际地位的明显下降
C.这一阶段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以商品倾销为主
D.对其他国家贸易比重变化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提高
2020-10-09更新 | 671次组卷 | 17卷引用: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市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3月月考历史试题
6 . 如表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的数据,它反映出
1800年前后世界上的科学技术研究人员约1000人
1896年全世界科学技术研究人员总共5万多人,其中科学家只有2000人
20世纪70年代全世界从事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的人员已突破500万人

A.科学技术推动工业革命开展B.科研难度不断降低
C.世界科学技术发展走向联合D.各国重视科技发展
7 . 阅读19世纪中后期美国百万富翁数量统计表:
时间数量财富来源占有社会总财富(%)
1861年前仅有几人主要是大农场主3.6%
1892年财富继承(34人),其他多集中于制造业、商业、铁路业9.6%

——(数据来源:李庆余、周桂银等《美国现代化道路》。


对此表认识最准确的是(   
A.重化工业己是美国工业的主导部门B.财富集中引发了第二次工业革命
C.汽车、飞机等新兴制造业迅速崛起D.生产组织形式变革加剧贫富分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中国自古就以农立国,“民以食为天"的思想悠远久长。历代政府均把粮食安全摆在治国安邦的重要位置。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纵观历史,饥荒不断。为此,历代统治者往往将粮食作为天下之大命的重要物资.代贾谊积极主张发展粮食生产,重视粮食储备,认为粮食储备是“天下之大命”。唐宋时期,形成了体系健全的救荒教灾的仓储制度,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历代政府一方面发挥政府在粮食流通中的干预作用,另一方面,还发挥自由贸易在调节粮食余缺方面的作用,清乾隆皇帝对建立全国统一粮食市场的必要性就有着清醒的认识,井给粮食市场的建立与发展提供政策支持。

——摘编自吴宾等《试论中国古代的粮食安全观》

材料二   袁隆平先生曾说过:“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能够绊倒一个国家”。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升,逐步构建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粮食宏观调控体系,推进城乡统筹、城乡发展一体化,农业经济快速发展。如今疫情几乎席卷全球,不少国家都开始限制粮食出口,启动粮食库存计划,以保障该国粮食供应充足。在此背景下,中国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就发布消息称,中国全国粮油库存处于历史高位,储备充足,供应充裕。数据显示,2019年我国粮食总产量13277亿斤,稻谷、小麦和玉米三大谷物的自给串达到98.75%,为经济社会稳定发展和抵御突发事件冲击提供了坚实保障。

——摘编自新浪财经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我国古代重重视粮食安全的主要做法,归纳影响古代粮食安全的因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能够保障粮食安全的原因。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 1750-1900年中、英、美德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中所占比重的变化情况(%)。

国家和地区1750年1860年1900年
中国32.819.76.2
英国1.919.918.5
美国0.17.223.6
德国2.94.913.2

——据保罗·肯尼迪《大国的兴衰》中的数据整理


根据表中数据(任选一组或整体),自拟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结论不能简单重复论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