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36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荷兰作为一个占统治地位的商业国家走向衰落的历史,就是一部商业资本从属于工业资本的开始。”对马克思的这段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文中的“工业资本”是指机器大工业确立后的工业资本
②导致荷兰衰落的直接因素是三次英荷战争的失败
③荷兰是一个专营海上转运贸易的商业国,工业基础薄弱,这是其成败的主要原因
④英国是工业相对发达的国家,其打败荷兰证明了工业资本对商业资本的优势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

2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开始了资本主义在欧洲的发展及其从欧洲向外界的传播……当然,自16世纪起,尤其是由于欧洲人兼并了美洲以及由此导致欧洲对非洲—欧亚事务和世界贸易参与程度越来越高,地区间关系发生了某种急剧的变化。

——贡德·弗兰克《白银资本》

材料二(二战后)人们还必须把全球性的专门组织网,特别是国际金融机构,看作是美国体系的一部分……而且它们的构成成分可以解释为世界性。但实际上它们在很大程度上受美国的左右,而且它们本来就是在美国的倡议下产生的。

——布热津斯基《大棋局——美国的首要地位及其地缘战略》

材料三中国顺应全球化趋势,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和深化市场经济体制改革。中国经济突飞猛进,GDP由1985年的3090多亿美元上升至2007年的33820亿美元,经济年增长11.5%,比世界均速快了4.8个百分点。

——吕延方《经济全球化与中国经济发展》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500年前后“世界历史”的发展源于哪一事件?原因何在?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受美国左右”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指的是什么?分析美国能够“左右”这一体系的根本原因。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中国是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的。

(4)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经济全球化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列夫·托尔斯泰(1828年-1910年)出生于贵族家庭,但他同情农奴,在自己的领地上进行农奴制改革的尝试。他喜欢卢梭的学说及其为人,并广泛阅读文学作品。他的创作总是以自传性的人物作为主人公,对社会制度、法律、宗教、婚姻、道德及人类命运和前途等重大问题进行严肃思考。他的创作被认为是‘可怕的真实”、“极度的真实”、“惊人的真实”,他描写的人物、景物,甚至细节大都有现实的基础。他善于捕捉心灵中转瞬及逝的思想感情和意念,善于发掘内心深处难以捉摸的、微妙的意识。在人物塑造方面,注意描写人物多方面的性格,没有绝对的好人和坏人。

——摘编自杨正先《托尔斯泰研究》

(1)根据材料,指出列夫·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列夫·托尔斯泰文学创作特点产生的原因。

4 .

材料二战初期,德国海军潜艇司令卡尔•邓尼茨依靠各潜艇单干,在战争爆发的第一个月里平均每天击沉盟军13艘舰船。希特勒批准了邓尼茨建造潜艇的计划,德国国内的潜艇造船厂由3个发展到16个,制造速度每月增加到20-25艘。当时英国很多人认为德国承诺过不会不警告就击沉没有任何护航的船只,而英国人发明的声纳经常把海底的石头、沉船、和鱼群与潜艇一起探出来。1940年9月2日,英美两国签署协议;英国把巴啥马群岛、牙买加群岛等英属殖民地的海空军基地主权转让给美国99年,美国送给英国50艘驱逐舰用于护航。为了生存,英国科学家研制出新型雷达,英国海军部在苏格兰的赫布里底群岛的托贝小镇新建了海上训炼基地,学习航海和反潜机能。到1943年夏天,德国进攻的势头被成功遏制,邓尼茨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坦承:在1943年5月,他知道德国已经输掉了大西洋战争。

——摘编自潘前芝《二战时大西洋上的潜艇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二战时潜艇战的演变趋势及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战中潜艇战的影响。

5 . 戈尔巴乔夫的“新思维”在“全人类利益高于一切”的口号下,在提倡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体系和平共处、和平竞赛的同时,抹煞了两种不同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性和斗争性。“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则进一步认同了西方的价值观和民主观,把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建制和市场经济模式作为苏联盲目模仿和追求的目标。由此可见,苏联解体的原因之一是
A.改革造成了思想意识的混乱,加剧社会动荡
B.加盟共和国被赋予过多权力,离心倾向加强
C.戈尔巴乔夫改革损害了国家的利益遭到反对
D.外部资本主义势力国家对苏联的压制和渗透

6 . 18世纪中叶,曹雪芹的《红楼梦》问世,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树起了一座灿烂的艺术丰碑。此后,对《红楼梦》的研究不断展开,逐渐形成了一门专门的学问——红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红楼梦》的批评与研究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从1754年至1901年。……

第二阶段是1902年至1949年,这是现代红学的开端。1917年时任北大校长的蔡元培出版《石头记索隐》,继承了清中期以来对《红楼梦》研究的思路。1921年时任北大教授的胡适发表《红楼梦考证》,观点正好与蔡元培相反,两人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使用“科学”、“实验”等方法考证《红楼梦》,吸引了一大批的追随者,真正形成了一个学术流派,开启了现代红学的研究。

第三阶段自1949年至1978年。1954年,毛泽东写下了《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亲自领导和发动了对俞平伯《红楼梦》研究和胡适思想的批判运动,开了建国后将不同学术观点之争同政治斗争联系起来的先河。此后,用阶级斗争分析法研究《红楼梦》成为红学的主流。

第四阶段自1978年至现在,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为标志,《红楼梦》研究与海外红学合流而相呼应,从而进入了一个更加彻底的多元化时代。

——据陈维昭《红学通史》等

(1)明清时期,以《红楼梦》为代表的中国古典小说发展迅速。请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原因。

(2)蔡元培与胡适关于红学的争论体现了当时北大的什么办学方针?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胡适“开启现代红学研究”的主要思想文化背景。

(3)根据材料指出红学研究第三到第四阶段的变化。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4)结合以上材料,你认为学术研究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7 . 19世纪晚期德国的现代化进程中,经济突飞猛进与政治民主发展滞后形成巨大反差。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
A.皇权与贵族结盟掌握政权B.国家分裂阻碍政治民主化
C.经济发展消解政治改革诉求D.对外战争影响国内民主进程
2016-12-12更新 | 2580次组卷 | 59卷引用:四川省南充市阆中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仁智班)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明朝“商人之互相合作,共同经营之情形已屡见不鲜,但始终无发展为股份公司取得财团法人地位之趋向。”借助血缘关系维系的商业组织,其任事者为“亲戚知交”,虽无效能亦不便辞退,其商业利益,必须“能活千家百家”,则投资者道德义务,可能超过其经济利益。执商业资本之牛耳的徽商、晋商,其汇兑业务的运转全赖个人操守及道德观念,“亦不能与现代资本主义国家以民法及公司法之作保障者相提并论。”由此证实,16、17世纪“中国商业缺乏资本主义之性格。”

材料二   英国资本主义形成时,农业的关键因素是圈地运动。光荣革命前后,规模较大的企业利用各种手段兼并消灭其它竞争者,以独霸市场。同时,初步创立了雇用经理和服务性质的企业,以立法的方式来防止欺诈、惩办假冒、监守自盗,形成了保险公司、现代有限公司、邮政等,修筑了付费公路,出现了报纸刊物等等。资本主义产生的条件靠信用支撑,而信用需要法律的保障。所以,1689年是关键,没有这个时间上的汇集,零星的资本主义因素和抽象的资本主义观念都不能构成一个言之有物、在历史书上站得住脚的资本主义。

——据黄仁宇《放宽历史的视界》整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作者认为明朝商业经济“缺乏资本主义性格”的理由及其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16至17世纪中英两国商业经济发展前景产生差异的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黄仁宇尤其强调“1689年”的理解。
9 . 狄摩西尼指出:“植根于每个人(雅典公民)心底的原则是:人生来不仅属于父母,而且属于国家……倘若他视自己为国家的儿女,便会自愿赴死,而不愿看到国家沦为附庸。如果国家处于被奴役的地位,他会感到蒙受的耻辱比死亡更可怕。”下列各项中,最能解释上述现象出现的原因的是(   
A.雅典盛行人文主义
B.民主政治激发了公民的爱国热情
C.雅典文化中的尚武精神
D.雅典的爱国主义教育成效显著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某杂志登载的文章,其中有“中国固有的伦理、法律、学术皆封建制度之遗,与西人相较,相去极远,如不改进,必不能存于今日世界。”又有“西俗以横厉无前为上德,中国以闲适恬淡为美风,实为中西民族强弱的大原因。”再有“若笃旧不变,而无世界知识,不知顺应世界潮流,绝难立足。”此文最有可能出现于
A.林则徐为代表的鸦片战争时期
B.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运动时期
C.康有为为代表的戊戌变法时期
D.陈独秀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时期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