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7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太祖曾降旨:“令京城夜市至三鼓以来不得禁止。”夜生活变得丰富起来。一日两餐的传统饮食制度发生改变,变为一日三餐。酒店夜间营业成为刚需,并出现了灯箱广告。至宋徽宗年间,从冬至日到上元日,东华门以北都不禁夜。夜市的经营时间不断延长。甚至通宵。自此,夜市由原来的非法交易,特为合法经营。州桥夜市是名副其实的“美食街”。根据时令节气,煎炒,熬炖,蒸煮,凉拌,美食美味各具特色,应有尽有。马行街夜市里出现了很多“瓦子”。表演杂刷、曲艺、傀儡戏、影戏等。

宋朝各大城市的夜市“侵占官道,接造浮屋”“起造屋字。侵占河岸”,以致“坊无广巷,市不通骑”。街道司负责街道卫生管理,“每日扫街盘垃圾”。据《铁围山丛谈》记载,马行街的油烟污染,致使蚊虫不生。在北宋汴京潘楼七夕节夜市,“伪物愈百种,烂漫侵数坊"。潘楼街鬼市杂有假冒伪劣商品,是出售来路不明之物的专门夜市场。汴京相国寺市场也被称为“销赃所"。

——摘编自铁引《<清明上河图>里的烟火气与大宋的地摊经济》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宋代城市经济的特点及其影响。
2 . 《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商贾至京师,委钱诸军、诸使、富家,经轻装趋四方,合券乃取之,号飞钱。”据此可知,飞钱
A.打破了市的时空界限B.有利于商业的发展
C.破坏了货币管理制度D.标志纸币由此出现
3 . 如表是先秦时期文献的一些记载,其反映了这一时期
内容文献
鲁国大臣臧文仲闻六与蓼灭时说:“德之不建,民之无援,哀哉。”《左传·文公五年》
齐国大臣管仲答桓公道:“齐国百姓,公之本也。”《管子·霸形》
虢国的史官嚣曰:“虢其亡乎!吾闻之:国将兴,听于民;将亡,听于神。《左传·庄公三十二年》
A.当政者注重个人品格养成B.执政为民的价值观念形成
C.朴素的民本思想受到推崇D.儒家仁政思想已渐入人心
4 . 《明太祖实录》记载;“沿海军民官司纵令相交易者,悉治以罪。敢有私下诸番互市者,必置于重法。”该政策的实施
A.抑制了商品经济发展B.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
C.禁止了官民对外贸易D.阻碍朝贡贸易的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周国都的近郊称为乡,主要居住者是平民,乡的长官为乡大夫。《周礼》记载,乡大夫每三年对平民的“德行道义”进行考核,将胜出者推荐给朝廷。这表明西周时期
A.削弱了诸侯国权力B.孕育了后世的选官制度
C.破坏了世卿世禄制D.出现了“礼崩乐坏”的迹象
2020-06-19更新 | 532次组卷 | 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商业在西周时是受到重视的。《周书》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肯定农工商都是社会所必需。周文王时遇到大荒灾,曾运用商业政策来解决困难。给各地商人运进的食品在运输、住所、货币及其他需用品方面予以种种便利。又为繁荣都市,给予乡村商人移居城市者以居住上的便利。殷、周时代已有自由商业的萌芽,如《酒诰》中说:“肇(敏)牵牛车选服(事)贾,用孝养厥(其)父母。”《国语.郑语)载周宣王时有制造“厭弧箕服’而自行出卖的夫妻二人。毫无疑问西周时已有原始货币,货币的出现是商业发展的表现。

——宋长旭、张景智《先秦时期商业思想简述》

材料二   民舍本而事末则不令,不令则不可以守,不可以战。民舍本而事末则其产约,其产约则轻迁徙,轻迁徙则国家有患,皆有远志,无有居心……民舍本而事末则好智,好智则多诈,多诈则巧法令,以是为非,以非为是。“民之内事,莫苦于农,农之用力最苦而赢利少,不如商贾技巧之人”“商贾之士佚且利”,故欲使人民安心于农,须对商贾加以限制。

——《吕氏春秋.上农》

材料三   楚汉战争时,“楚汉相距(对峙于)荥阳也,民不得耕种,米石至万”(一石米值万钱)(《史记·货殖列传》),“关中大饥,米斛万钱”(斛:计量单位,与石相似)。汉兴,接秦之弊,诸侯并起,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钱。到汉文帝时,谷价至“石数十钱”(桓谭《新论》),甚至有每石“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的记载(《史记·律书》)。到汉武帝时,“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至腐败不可食。”

——《史记·平准书》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业在西周得到发展原因和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抑商思想产生的原因及抑商的手段。
(3)说明材料三粮食价格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粮价变化的原因。
2020-07-15更新 | 43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每当人们在中国的文献中查找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能印证此观点的史实有
①《武经总要》介绍指南鱼和火药武器   ②《天工开物》有造纸工序示意图
③《梦溪笔谈》记载胶泥活字印刷技术   ④《旌德县志》由木活字印制而成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
2020-06-14更新 | 151次组卷 | 3卷引用:四川省绵阳市南山中学双语学校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真题 名校
8 . 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
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
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
2020-07-08更新 | 18800次组卷 | 216卷引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汉代《氾胜之书》记载了适时耕作、因时因土耕作、及时磨压以保墒防旱、积雪保墒、施肥改土、栽培管理、及时收获与选种留种技术、稻田水温的调节等方面的内容。此书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农业
A.精耕细作的显著特点B.生产工具比较落后
C.耕作技术有明显进步D.生产资料投入很多
10 . 据《旧唐书》记载,谏官薛谦光上疏言:“臣窃窥古之取士,实异于今,先观名行之源,考其乡邑之誉,崇礼让以厉己,显节义以标信,以敦朴为先最,以雕虫为后科,故人崇劝让之风,士去轻浮之行。”据此可知,他认为科举制的不足之处是
A.易滋生官场腐败现象B.忽视了品行方面的考察
C.以品行作为唯一标准D.不利于读书风气的形成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