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8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下表为中国古代赋役制度

时间名称主要内容
春秋时期初税亩规定不论公田(井田)和私田,一律按实际亩数征税。
两汉时期编户制度汉政府把百姓编入政府户籍,实行按编户征收人头税、田租、徭役和兵役。(租以土地计,较轻;人头税以丁计,较重)
唐朝租庸调制两税法租庸调制:成年男子每年向国家交纳一定数量的租(田租,交纳谷物),调(人头税,交纳帛或布),以绢或布代替徭役为“庸”两税法:每户按资产交户税,按土地交地税,取消租庸调和杂税、杂役;分夏秋两季征税。
明朝一条鞭法将原来的田赋、徭役、杂税等“并为一条”,折成银两,分摊到田亩上,按人丁和田亩多寡来分担。
清朝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亩之中,征收统一的赋税。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围绕“中国古代赋役制度演变”自拟一个论题,并予以阐释。(要求:论题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2021-01-09更新 | 764次组卷 | 20卷引用:四川省蓉城名校联盟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2 . 据1927年6月的调查,全国有五个省(粤、湘、鄂、赣、豫)成立了省级农民协会,全国农会会员总数约940万,分布在17个省区。全国主要省区农会会员数量状况(单位:万)如下表所示。当时中国社会的这一状况
省份湖南湖北广东陕西江西河南
数量45125070703824
A.巩固并扩大了革命统一战线B.体现了土地革命的成果
C.为工农武装割据奠定了基础D.得益于民族工业的发展
3 . 下表是西汉到唐宋时期的人口统计数据(单位百万)。据此可知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数占全国户数比例%人口数占全国户数比例%
西汉212.1998.697.9
唐朝39243.2514.956.8
北宋1122.562.9662.437.1

A.文景之治促进了人口快速增长B.藩镇割据造成人口急剧减少
C.王朝更替导致古代人口的变动D.人口分布反映经济重心南移
2021-04-20更新 | 291次组卷 | 19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6月月考历史试题
4 . 下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彻底解决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2020-12-29更新 | 337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 1954—1966年《中国妇女》杂志刊发的服装类文章统计情况。这说明当时
A.轻工业的发展潜力巨大B.社会审美观念发生转变
C.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D.注重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下表是明清江南部分市镇的记载,它反映了明清时期

乌青镇

各处大郡商客投行收买

濮院镇

客商来自闽广、两湖,北方各地

朱家角镇

京声标客往来不绝

罗店镇

镇上商贾凑集,大多徽商,贩卖棉布

A.商业发展依赖商帮B.长途区域贩运盛行
C.市镇主导经济发展D.全国形成统一市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是新时期中国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主要观点。据此表可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
学者关于冷战爆发的观点
时殷弘美苏冷战孕育于十月革命至二战的美苏关系之中
余伟民冷战是多国参与的国际性政治斗争
徐蓝冷战是美苏两国双向互动的结果
A.美苏冷战开始于十月革命B.冷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
C.美苏对峙是冷战的主要表现D.冷战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2021-03-20更新 | 559次组卷 | 22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叙州区第一中学校2020届高三下学期第一次在线月考文综历史试题
8 . 下表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中央人民政府(1949年10月至1954年9月一届人大召开前)主席、副主席的政党状况。它表明
姓名毛泽东朱德刘少奇朱庆龄李济深张澜高岗
政党中共中共中共民革民革民盟中共
A.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初步形成B.新中国实行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新中国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贯彻“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
9 . 下表为《新唐书》中孔子称号的变化情况统计表(部分)。该表反映了唐朝
时间皇帝称号
贞观二年(628年)唐太宗先圣
贞观十一年(637年)唐太宗宜父
乾封元年(666年)唐高宗太师
天授元年(690年)武则天隆道公
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唐玄宗文宣王
A.佛道思想兴盛B.君主专制强化
C.儒学地位稳固D.中外交流频繁
10 . 中国近代历史上出现了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政治派别。下表中的言论反映了当时不同政治派别的思想倾向,他们的共同诉求是
人物言论
李鸿章机器制造一事,为今日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郑观应欲制西人以自强,莫如振兴商务
康有为万国之势,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陈独秀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

A.启蒙与救亡并重B.向西方学习,实行民主政治
C.实现工业化,自强求富D.对独立富强的不懈追求
2020-11-14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