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2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下表为《史记》和《汉书》中一些文章对当时社会的一些记述。据此可知西汉时期
A.大地主势力日益强大B.商品经济十分发达
C.土地私有权更加巩固D.土地兼并现象严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1953年4月政务院发出通知,禁止农民随意(或经农村基层政府介绍)流入城市寻找工作,城市公私企业非经政府有关部门批准,不得自行招雇农民工。这一规定
A.体现了国家对国民经济实施计划调控B.反映了优先发展农业的基本国策
C.造成了工业化建设的劳动力短缺D.不利于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2020-08-06更新 | 71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947 年的最后一天,蒋中正在日记中写道:“本月忧患最深……各方告急与失败之报,几如雪片飞来,蓐食宵衣,兢兢业业,未敢或懈,自省俯仰无愧,信道益笃,成败利钝,一惟听天命而已。造成蒋介石“忧患最深”的主要原因是
A.政治协商会议通过有利于人民的决议
B.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人民解放军发动辽沈战役
D.人民解放军的反攻作战取得节节胜利
2020-07-20更新 | 88次组卷 | 23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东汉史官班固认为长安的山河天险孕育了秦朝的暴政,西汉建都长安只是权宜之计,而东汉都城洛阳是周公“制礼作乐”的地方,是天下的中心,定都于此接续了正统,迎来了太平盛世。班固论证东汉合法性的理据反映出
A.秦朝暴政与地理环境密切相关B.东汉延续了西汉的主流思想
C.都城选址不当导致了西汉灭亡D.东汉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
5 . 联邦德国总理艾哈德在谈到本国经济发展模式时说:“国家的任务不在于直接干涉经济……政府只要在需要支持竞争机械论的时候插手到市场里去就好了,或者在不可能实现全面竞争的时候,出面监督这些市场就好了。”以下表述符合材料观点的是
A.联邦德国政府明确反对干预经济B.凯恩斯主义不适合德国国情
C.“模式”体现“混合经济”特征D.德国大力推行自由放任政策
2020-07-15更新 | 253次组卷 | 32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6 . 宋代,一切诏书均以君主的名义颁发;但诏令不可出自君主独断。皇帝旨意“非经二府者,不得施行”,诏令“以宰执熟议其可否,而后见之施行”。如果政令“有未当者”,则由“台谏劾举之”。这一体制
A.避免了当政者决策失误B.构建了权力制衡的民主模式
C.体现了文官政治的成熟D.表明宋代君主专制受到削弱
7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头巾是宋代文人士大夫的至爱,往往能显其风雅之情趣。尤其是以某一名士所戴头巾命名者,更是风行于世。如程子巾——相传宋代理学创立人程颢曾戴此巾,故名……宋代士大夫总是自觉不自觉地将浓郁的文化意识带进服饰天地,如林景熙诗曰:“爆竹声残事事新,独怜临镜尚儒巾”。在《历代名臣像》中抗金英雄岳飞就是头束幅巾、身着圆领斓衫的儒将形象。因此所谓“儒将”和“儒帅”,便成为宋人品藻军事将帅的一种审美风范。

——摘自竺小恩《论宋代服饰文化的儒雅化趋向》

材料二   到1912年,民国建立,清帝退位,传统的等级森严的服饰制度被打破,一段时间内,中国人穿什么的都有,以样式论,有穿长衫马褂的,有穿中山装、西装的,也有中西服装混合穿的,颇为滑稽。退位的溥仪也穿西装,梳一头中分,戴金丝边眼镜。其实,在通商口岸的一些商人和市民早已经捷足先登,在服饰上近代化了,一些前卫的女性竞相脱掉保守老式服装,穿起了西式旗袍,配上瓢鞋丝袜,这是当时前卫和时髦的象征。就连有些村民也对洋货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洋布、洋伞、洋鞋充斥着农村市场。但那些远离口岸地区的人们,或许是习惯成自然,或许是无资添办,或许是出于对逊清的留恋,仍沿用旧服。

——摘编自张华《民国服饰习俗的变迁》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宋代服饰文化出现儒雅化趋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归纳民国建立后服饰变迁的特点。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服饰文化变迁的认识。
2020-06-21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十五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16世纪,西欧各国物价平均上涨2~4倍多。传统的解释将其归因于美洲贵金属的大量涌进,后来有研究者提出,其重要因素是人口快速增长与气候恶劣引起欧洲农业欠收,粮食价格飞涨叠加造成的。据此可知,关于西欧物价上涨的认识
A.因研究者立场不同而形成差异B.缺少了对世界其他地区的观察
C.随着研究视角拓展而趋于全面D.后期学者研究比传统观点可信
9 . 下表是唐宋时政府对茶的管理政策。据此可知,唐宋时期
朝代政府对茶的管理
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征收茶税,把茶的生产、贸易作为税收来源之一
磨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榷茶法”,对茶叶实行专卖,严禁私茶
宋代改行“茶引”法允许商人运销,政府从中抽税
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又实行茶马交易政策

A.政府重视茶叶市场管理B.商税成为政府主要收入
C.商品经济得到较快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并未落实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中国采取了两种建交方式,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除了南斯拉夫)采取承认即是建交的方式,二是对资本主义国家采取先谈判后建交的方式,即“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对我不好,我也对你不好”。关于对待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态度,1949年12月,毛泽东针对缅甸要求与新中国建交的问题指出,要先谈判后建交,认为这是“完全必要的,对一切资本主义国家都应如此”。

——摘编自任晓伟《新中国建立后毛泽东对国际政治的认识演进和中国外交战略的调整》

材料二   1988年9月,中国正式申请加入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特别委员会。1990年4月,中国首次向联合国停战监督组织派出5名军事观察员。1992年4月,中国第一支“蓝盔”部队——军事工程大队赴柬埔寨执行任务。……25年来,中国军队积极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忠实履行维护世界和平的神圣使命。……中国军队累计派出维和官兵30 178人,先后有10名官兵为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献出宝贵生命。中国维和官兵新建、修复1.1万余公里道路和300多座桥梁,排除地雷及各类未爆炸物9 400余枚;接诊病人14.9万多人次;运送各类物资器材110万吨,运输总里程1 200万公里,相当于绕地球300圈。

——人民网


(1)根据材料一,指出新中国初采取的建交方式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这种特点带来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特点。对此,你有何认识?
首页3 4 5 6 7 8 9 10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