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716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们的制度是别人的模范,而不是我们模仿任何其他人的。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因为权力是在全体公民的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解决私人争执的时候,每个人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让一个人担任公职优先于他人的时候,所考虑的不是某一个特殊阶级的成员,而是他们所具有的真正才能。任何人,只要他能够对国家有所贡献,绝对不会因为贫穷而在政治上湮没无闻。

——公元前5世纪伯里克利在阵亡将士葬礼上的精彩演说

材料二


材料三 (雅典民主政体的根本缺陷)在于它把权力交给所有的公民,不需要国家管理者具有专长,不要求他们具有真知灼见。一个国家应当由既有专业知识又有道德的人去治理,统治者不是有王笏的人,不是偶然选中的人,不是攫取财富的人,不是使用强权骗术的人,而是有统治知识的人。

——苏格拉底


(1)依据材料一,归纳伯里克利所阐述的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漫画写出“通途”交通禁行标志的具体含义。结合材料二两图以及材料一,如何理解“雅典民主政治是世界上最狭隘,也是最充实的民主政治”?这种民主政治的形成与哪些重要因素有关?
(3)依据材料三,苏格拉底所评论的雅典民主形式是怎样的?他是什么态度?理由是什么?
2021-01-10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四川省宜宾市南溪区第二中学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根据右图漫画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最为合理的是

A.两党中执政党必是国会多数党B.两党竞争危及国家统一
C.两党斗争完全围绕国家利益D.两党意识形态和阶级基础一致
3 . 下图(图四)是发表于1943年5月19日的漫画《命运已定》。有关该漫画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图中的三巨头正在商讨在欧洲开辟第二战场等事宜B.德军已经失去了苏德战场的主动权
C.德国第六集团军已全军覆没D.此时“霸王行动”正在进行
4 . 如图为漫画《不可被战胜的力量!》,图中由中、苏等国组成的阵营高居画面中央上方,下方为美国为首的对方阵营,写有“原子弹”的气球快被吹破了。该图意在
A.歌颂中苏同盟关系正式形成B.说明新中国成立打破美苏平衡
C.表达对抗美战争的必胜信念D.揭露美国发动战争的非正义性
5 . 1912年8月,《民权画报》发表了漫画《不离根本》(如图),图中的猿猴,左手一个“民主”,右手一个“君主”。作者意在
A.宣传维新变法思想B.号召民众二次革命
C.揭露袁世凯专制的真面目D.抨击清政府封建君主统治
8-9高一·广东汕头·期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有人就新航路的开辟问题画了以下四幅漫画,对下列漫画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图①反映了奥斯曼帝国控制传统商路,促使欧洲人寻找新航路
B.图②反映了西、葡两国掠夺大量财富,加速了本国的资本原始积累
C.图③反映了英国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开展海外掠夺和贸易
D.图④反映了意大利失去有利位置,逐渐衰落
2020-09-15更新 | 193次组卷 | 23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横峰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图1是1942年5月10日原载《新天津画报》第一版的漫画:老百姓在中共和华北“新政权”之间作抉择,一边是幸福,一边则是磨刀霍霍,旁白是:“那(哪)边好?用冷静的头脑衡量一下吧。”此漫画
A.昭示国共两党阶级矛盾水火不容B.体现了漫画的创作特点和风格
C.表达百姓向往新中国的光明前景D.能够反映日本统治下社会教育的特点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有关中美关系的漫画


材料二 建国初期中国对美国和苏联贸易额的变化



(1)材料一中的图一和图二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并分析导致变化的原因。
(2)比较材料二中的两幅图表,说明中国与西方国家及社会主义国家贸易状况的不同,并说明导致不同的原因。
9 .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谋求欧洲统一有相当远的历史渊源。然而在千余年的发展中,欧洲的政治家和统治者们虽不惜使用最强大的武力,却都失败了。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降为二等国、三等国,它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19514月,法国、联邦德国等六国签署了煤钢联营协定,由此开辟了由经济联合入手解决欧洲统一问题的新途径。1958年,六国又组成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联营。1967年,三个机构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1991年底,欧共体12国在荷兰的马斯特里赫特举行的首脑会议上通过了《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决定在12国范围内实现经济货币联盟和政治联盟,即建立欧洲联盟。

——《世界现代史》

材料二   下面是一组西方画家描绘战后国际格局及其变化的漫画


材料三   针对2003年美国攻打伊拉克一事,有人画了以下两幅漫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分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的统一过程有何显著特征?
(2)材料二中的图一和图二分别描绘了哪两种国际格局?
(3)材料四中的两幅漫画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请简要分析出现以上两种现象的原因。
2020-11-01更新 | 113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市宿松县程集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历史试题
10 . 为了探讨“一战中坦克的应用”,请根据提示完成以下学习活动。
(1)第一步:现搜集到下列两张图片,请选择最能够印证坦克应用对战争影响的图片,并结合图片信息说明理由。

图1:照片《1916年索姆河战场上的“马克Ⅰ型”英国坦克》

图2:漫画《最糟糕的就在我们身后》(1918年【英】阿瑟·摩尔兰德)

(2)第二步:为了进一步佐证,检索到下列三份资料,请对其史料价值做出评估与说明。

①索姆河战役亲历者英国人巴兹尔利德尔哈特的回忆录(1965年)

②电影《索姆河战役》(2013年)

③【英】加里谢菲尔德著:《一战简史》(2019年)

(3)第三步:根据下列材料解释坦克的应用与一战进程的关系,并就战争与技术发明谈谈你的认识。

材料一:“战壕的不可移动性以及要把战争重新带入移动状态的愿望推动了武器的改进,从而为打破致命的僵局提供了必要的动力。1915年年末,英国最先使用坦克,协约国利用坦克来摧毁防御性的战壕,恢复交战。”

——【美】杰里·本特利、赫伯特·齐格勒《新全球史》

材料二:“若无战车(坦克),则在8月8日的上午,德军就不会受到那样严重的奇袭而发生不可收拾的恐怖现象。步兵看到步枪和机关枪都不能阻止对方的战车,遂感觉到自己是无能为力了,于是,不是投降就是逃走。”

——【德】《1918年8月8日的悲剧》

2021-01-18更新 | 86次组卷 | 5卷引用:江苏省无锡市南菁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