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郑樵(1104-1162)早年曾立志“欲读古今之书,欲通百家之学,欲讨六艺之文而为羽翼,如此一生则无遗恨”。由于北方金兵在攻破北宋京都时抢走了宋朝廷的三馆四库图书,所以郑樵决心以布衣学者的身份,在夹深山为南宋朝廷著一部集天下书为一书的大通史。经过数年的艰苦劳动,初步写出了这部长达200卷、600多万字的史学巨著《通志》初稿。他认为“农圃人”只能认识田野里的植物,但不明诗书之旨;“儒生”通诗书之旨,却是不认识田野里的东西,因此两者必须结合起来。在治学上,郑樵主张要有独断之学的精神,不能只是一味因袭前人的说法而毫无创新。郑樵的史学思想多数通过史学批评表述出来。《总序》开篇说:“百川异趋,必会于海,然后九洲无浸淫之患;万国殊途,必通诸夏,然后八荒无壅滞之忧。会通之义大矣哉。”郑樵的史学思想在中国古代学术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他说自己的批评是为了“开学者见识之门户”,是要打破当时学术界中“经既苟且,史又荒唐”的局面。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促成郑樵学术成就的因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郑樵的学术贡献。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包拯在知谏院等任内,多次提醒宋仁宗:“临决大政,信任正人。赏者必当其功,不可以恩进,罚者必当其罪,不可以幸免。邪佞者虽近必黜,忠直者虽远必收。况幅员至广,官吏至众,黩货暴政,十有六七;若不急于用人,以革其弊,亦朝廷之深忧。”包拯认为,宰相必须是“能尽心救天下之弊,敢当天下之任者”;御史府是“朝廷纪纲之地,为王耳目之司,必在得人,方为称职,自非端劲特立之士,不当轻授”;“夫转运使、提点刑狱,在乎察官吏之能否,辨狱讼之冤滥,以至生民利病、财赋出入,莫不莅焉。事权至重,责任尤剧,设非其人,则一路受蔽”;“盖刺史、县令,耳目接于民事,惨舒攸系”;“如州县之职不举,按察之吏又不以闻,则朝廷无由而知,是一方之民有终无告者矣”。

——摘编自董伯庸《试论包拯关于整顿吏治的主张》


提取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包拯奏疏对研究宋代政治的史料价值。
2022-01-01更新 | 157次组卷 | 4卷引用:河北省名校联盟2022届高三12月一轮收官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或问:北都之亡忽焉,其故何也?曰:亡之道不一,而建都失算,所以不可救也。……当李贼之围京城也,毅宗(崇祯皇帝)亦欲南下,而孤悬绝北,音尘不贯,一时既不能出,出亦不能必达,故不得已而身殉社援。或曰:自永乐都燕,历十有四代,岂可以一代之失,遂议始谋之不善乎?曰:……有明都燕不过二百年,而英宗狩于土木,武宗困于阳和,景泰初京城受围,嘉靖二十八年受围,四十三年边人阑入,崇祯间京城岁岁戒严。上下精神敞于寇至,日以失天下为事,而礼乐政教犹足观乎?江南之民命竭于输挽(缴纳粮食等物资),大府之金钱靡于河道,皆都燕之为害也。或曰:有王者起,将复何都?曰:金陵。或曰:今东南粟帛,灌输天下,天下之有吴、会,犹富室之有仓库、遗筐(箱拒)也。今夫千金之子,其仓库、遗筐必身亲守之,而门庭则以委之仆妾。舍金陵而勿都,是委仆妾以仓库、遗筐;昔日之都燕,则身守夫门庭矣。曾谓治天下而智不千金之子若与?

——摘编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1)根据材料,简析黄宗羲认为明朝建都北京的具体弊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一条黄宗羲主张建都金陵的理由。
2021-09-09更新 | 55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北省省级联测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