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9 道试题
1 . “古都兵变动天寒,化作长城碧雪丹,国共缓攻矛与盾,军民披沥胆与肝……青史每翻常滴泪,何时两岸结新欢?”这首诗是为纪念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而作?(  )
A.红军长征B.西安事变
C.九一八事变D.七七事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乾隆年间,淮扬文风达到鼎盛,“邗上时花二月中,商翁大半学诗翁”,商人与文人交相唱和,天下文人稍能言诗,辄思游食扬州,以至有“扬州遍地是诗人”之说。这种情况表明
A.商业发展影响社会风气B.八股取士扩大诗人群体
C.重学风气提升文人素养D.财富增加助长奢侈之风
2021-12-27更新 | 5384次组卷 | 39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明代中叶,很多文学家大力推崇抒情写景的盛唐诗风,认为诗当“畅达情丝、感发志气”,概评“宋人主理作理语,于是薄风云月露,一切铲去不为”,使人不复知诗,这说明当时
A.文人创作重心转向诗歌B.程朱正统地位受到质疑
C.不同诗歌风格相互交融D.诗歌力图突破理学束缚
2021-12-27更新 | 5176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4 . 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映出,在当时英国
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B.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
C.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D.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
2021-12-27更新 | 4100次组卷 | 32卷引用:2021年新高考江苏历史高考真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A.契丹族B.女真族C.汉族D.匈奴族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唐朝进士科诗赋题,主题多是景物题咏或怀古,如《山出云诗》《金谷园花发怀古》。宋朝进士科诗赋题,出现了大量诸如《龙船习水战诗》《悬爵待士诗》《主圣臣贤诗》之类的主题。以上变化说明
A.宋朝重视官员政治素养B.唐宋进士考试题材单一
C.理学推动科举制的成熟D.宋朝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隋文帝杨坚即位后,废除九品中正制,确立了以考试选人的科举制,同时废除了由来已久的各级长官私人自辟属官的制度,一律改由中央任命。科举意为分科考试举人,其中以考儒家经典的明经和兼考诗赋、对策的进士为最重要的两科。应举者不限财产、门第,允许“投牒自举”(《旧唐书·杨馆传》)。考试一般每年举行,合格后获得任官资格,再由吏部考试,通过者正式进入官员系统。“取士不问家世”(《通志·氏族略》)“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宋朝汪洙《神童诗》,一说元朝高明《琵琶记》)。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选择性必修一: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教师教学用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隋代兴科举的历史背景,概括隋代科举制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科举制度的积极作用。
8 . 据研究,唐代白居易诗中所记中央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无不相合,所记地方官吏俸钱与史籍所载额度要高,高出部分是不载于法令的合法收入。据此可知,当时
A.地方势力膨胀B.中央官吏受到严密控制
C.中央财政紧张D.地方官吏贪腐比较隐秘
2021-06-08更新 | 11939次组卷 | 92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第十二中学2022届高三8月线上月考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蒙学教育以对儿童的伦理道德教育为主,立足人伦关系,强调“五伦”。蒙学教材《幼学故事琼林》《重订三字经》《重订增广贤文》《千字文》等均明确了君臣、父子、兄弟等“五伦”关系,指出“父子和而家不败,兄弟和而家不分”的要求。古代蒙学教育还把“孝悌”作为做人的根本,把对“孝悌”思想的倡导和颂扬始终贯穿于各类蒙学文献中,如《三字经》中就有“首孝悌”的内容,《小学诗礼》中也设有“事亲、事长”的章节,宋代《神童诗》中还编入了“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等经典名句,明代启蒙读物《龙文鞭影》中则通过典故塑造一个人坚韧不拔、愈挫愈勇的精神。

——摘编自吴彦霞 《试论中国古代蒙学的伦理思想及当代价值》

材料二     中世纪结束后,随着人文主义教育的兴起,英国幼儿教育思想逐渐萌芽,出现了幼儿园、保育学校、托儿所、家庭游乐场等教育机构。18世纪,英国一些教育家针对当时学儿童生活学习的现状,陆续创办了不同的学校及慈善机构,与此同时,欧文创办的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学校引起了其他人士的积极响应,在英国掀起了一股创办幼儿教育机构的热潮。但直到19世纪末期,麦克米伦姐妹创办的保育学校才促进了英国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关注并拨款资助,19世纪以前,英国幼儿教育基本上是以教会团体和慈善人士创办的济贫性慈善学校为主。1819世纪的英国统治阶级仍然认为教育是上层阶级的特权,英国也逐渐形成了幼儿园和普通幼儿学校双轨制幼儿教育机制。

——摘编自周晓慧《英国近代幼儿教育思想的演进及其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蒙学教育的特点及其体现的教育精神。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近代幼童教育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英幼童教育的当代启示。
2021-04-26更新 | 374次组卷 | 6卷引用:江苏省泰州市泰州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