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59 道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陈潭秋(1896~1943年),湖北省黄冈县人。1916年他考入国立武昌高等师范学校后,畅读《新青年》等先进报刊文章并积极参加五四运动的斗争。随后与董必武等一起宣传马克思主义、创建武汉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陈潭秋出席中共一大时,有人“认为我们与孙中山是代表两个敌对的阶级……我们对孙中山应当与对北洋军阀一样”。陈潭秋认为不能把孙中山也看成军阀,“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革命是不可能一步登天的,恐怕是要经过一些曲折的道路。……对反动统治阶级的人和事也要分一个青红皂白,分别对待。这样,我们的党才能得人心,才能站在正义的方面,才能扩大我们的政治影响,争取革命的多数。”最后会议决定:“对孙中山主义,采取批评态度,而对于某些进步的运动,则采取党外合作的形式来援助他”“应当积极组织无产阶级来参加和领导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运动。”

——摘编自陈乃宣著《中共一大代表丛书·陈潭秋》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陈潭秋1921年早期统一战线思想的主要贡献及其意义。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促成陈潭秋1921年早期统一战线思想产生的原因。
2022-01-04更新 | 2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2 . 1959年底,毛泽东在读《苏联政治经济学》教科书后指出:“即使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由于还是处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阶段’,因而也仍然应该是这样的一种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格局。这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形态。”这一论断
A.描绘了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蓝图B.标志毛泽东思想理论上的成熟
C.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为新时期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借鉴
2022-01-04更新 | 158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3 . 1957年1月,毛泽东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现在的阶级斗争,一部分是敌我矛盾,大量表现的是人民内部矛盾。”2月,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深入阐述了这一观点。毛泽东这一思想
A.适应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需要B.成为了三大改造成功的指导思想
C.加速了人民民主专政制度的建立D.推动了国民经济调整工作的开展
2022-01-04更新 | 100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4 . 王守仁说:“位天地,育万物,未有出于吾心之外也”,“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该主张
A.否定了先秦的孔孟儒学B.体现了经世致用的特点
C.顺应了专制时代的需要D.蕴含平等和叛逆的色彩
2022-01-04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66年,出使英俄的公使曾纪泽在伦敦《亚洲季刊》上发表《中国先睡后醒论》。该文针对“欧洲人遽谓中国即一陵夷衰微终至败亡之国”,指出“愚以为中国不过似人酣睡,固非垂毙也”。曾纪泽谈到“中国先睡后醒”,但并未提到“睡狮”。1899年,梁启超发表《自由书·动物谈》,提到:“吾昔游伦敦博物院,有人制之怪物焉,状若狮子,然偃卧无生动气。或语余曰:子无轻视此物,其内有机焉,一拨捩之,则张牙舞爪,以搏以噬,千人之力,未之敌也。余询其名,其人曰:英语谓之佛兰金仙,昔支那公使曾侯纪泽,译其名之睡狮,又谓之先睡后醒之巨物。……·梁启超历历备闻其言,默然以思,愀然以悲,瞿然以兴,曰:呜呼!是可以为我四万万人告矣。”

材料二


到20世纪初,“睡狮”、“醒狮”之说开始广为流行。1902年,蔡元培等组织明强学社,发表广告称:“今者欧美各国已由民族主义之熟达,而进于民族帝国主义。我国睡狮不觉,尚未进入民族主义之时代”。1903年,邹容在《革命军》中说:“天清地白,霹雳一声,惊数千年之睡狮而起舞,是在革命,是在独立。”1904年,《东方杂志》第一期封面图案,把雄狮的形象特征结合在了龙的形象上。

——(材料一、二均据单正平《近代思想文化语境中的醒狮形象》等整理)


(1)结合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末梁启超等先进人士要“为我四万万人告”“睡狮猛醒”之说的背景。
(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睡狮猛醒”之说传播的特点和简析其传播的意义。
6 . 1979年10月,邓小平在中国文艺工作者“四大”上提出:“必须保证有个人创造性和个人爱好的广阔天地,有思想和幻想、形式和内容的广阔天地……·非常需要文艺家发挥个人的创造精神。写什么和怎么写,只能由文艺家在艺术实践中去探索和逐步求得解决。在这方面,不要横加干涉。”这是
A.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B.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
C.重新落实"双百"方针D.缘于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高涨
2022-01-04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7 . 毛泽东在1957年提出“超英赶美”的口号,1978年,邓小平提出“发展是硬道理”的主张,进入21世纪后,党中央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新时代“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发展格局。以上变化是由于
A.早期赶英超美目标实现后国内形势变化的需要
B.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指导思想不断发生根本改变
C.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认识不断总结深化的结果
D.国家适应国际形势急剧变化反对霸权主义的需要
2022-01-04更新 | 232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上述论断评论的是
A.经典力学B.自由落体定律C.量子假说D.相对论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柏拉图在著作中写道:“没有等级之分,那么,连狗也变得像其女主人一样为所欲为,驴马也可以自由地上街到处撞人而不加约束,盲目混乱的民主自由必然会破坏社会秩序的基础。”据此可知,柏拉图
A.对混乱的社会交通表示强烈不满
B.强调用等级秩序取代公民的自由权利
C.认为雅典司法没有起到应有作用
D.对无序的民主自由提出了理性的批判
2022-01-04更新 | 57次组卷 | 1卷引用:河南省周口市六校2021-2022学年高二12月联考历史试题
10 . 有学者指出,近现代历史上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推动着各大国的综合国力此起彼伏,塑造、更替着近现代以来英国“鹤立鸡群”、美德法日英“群雄并立”、美苏“两极争霸”和美中欧日俄“一超多强”的国际格局。由此可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科技革命是决定国际格局的唯一因素B.科技革命浪潮促使霸权主义终结
C.西方以科技优势主导了国际格局变化D.科技革命极大影响世界历史发展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