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3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53年,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厘金税制,厘金是一种商业税,分为货物运输税和货物交易税,征税对象为华商,因其初定税率为1厘(1%),故名厘金。在管理上,政府设专局总理厘务,地方设立各局卡,局卡下设分局分卡,地方分局分卡有着“因地制宜"设置的“灵活性”。厘金征课范围很广,并配套稽查及缉私机关以防漏税。下列有关厘金税制说法正确的是
A.有利于列强扩大在华市场倾销商品
B.使中国的商品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
C.是清政府商税制度发展完善的表现
D.维护了清政府的统治和社会的稳定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我国历史上专门负责管理和观测天象的机构叫观象台,一般设置在都城。早在殷商时代,就已经有了大量关于天气和气候现象的记述。战国时期,有了“八风”的记载和对云的分类,军事家们主张战斗中重视和利用风向作战,在兵法书籍中记载着许多利用气象条件打仗的事例。随着农业的进一步发展和对气候变化的了解,产生和完善了二十四节气。各个朝代都关心雨雪记录,明代永乐年间还专门规定各州县把降雨记录情况向朝廷奏报,并由皇帝亲自批阅。我国古代气象科学中,对暴雨等灾害的预报,以及物候、人工影响天气等方面都有许多论述和记载,在生物气象学、军事气象学、医疗气象学等方面都有所涉及。

——据李继伟《论中国古代气象科技成就》

材料二   近代中国气象已经基本实现近代化,但总体水平仍然比较落后。1949年12月,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气象局宣告成立,著名气象学家涂长望担任局长,从海内外积极罗致人才,培训干部。1956年,全国已建成气象台站1377个,基本满足了当时气象分析和预报工作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气象卫星、天气雷达网、高性能计算机等在业务上的应用,显著提升了我国气象现代化水平。1995年,成立国家气候中心,这使我国成为世界气象组织成员中建立国家级气候中心最早的国家之一。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气象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据张海东等《新中国气象建设的伟大成就与成功经验》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气象科学的特点并简析其影响。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气象事业快速发展的原因并谈谈你的认识。
3 . 有史学家评论道:终于有一辈以天下为己任的秀才们出来,带着宗教性的热忱,要求对此现实世界大展抱负。于是上下呼应,宋朝的变法运动,遂如风起浪涌般不可遏抑。该史学家认为推动宋代变法运动的主要原因是
A.中央集权强化的弊端B.外来宗教的广泛传播
C.科举制度的不断成熟D.儒学复兴运动的兴起
2022-01-12更新 | 345次组卷 | 6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888年初,爱德华·贝拉米的《回顾》描述了主人公朱利安·韦斯特在1887年陷入沉睡,梦中不断听到劳动争议和对托拉斯的谴责,醒来时,社会主义已经建成,工业放任自流的状态已经结束。该书自出版后引起美国公众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说明
A.浪漫主义文学在美国的盛行B.自由主义退出历史舞台
C.马克思主义在美国广泛传播D.民众对垄断组织的不满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孔子虽谓“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却对齐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颇加称许;孟子则尊王黜霸,对诸侯以王政相勉,希望新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让天下“定于一"。这一变化反映了
A.周王室权威得以恢复B.君主专制的时代诉求
C.儒法思想的相互融合D.社会变革的进程加速
2022-01-11更新 | 1296次组卷 | 19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1921年5月,俄共(布)十大关于经济政策的决议指出:“粮食人民委员部把用来进行商品交换的物资交给合作社,保证合作社有广泛的可能进行收购工作,反对无政府状态的商品交换,把商品交换主要集中在合作社手里,但不排斥正当的自由贸易。”这一决议表明苏俄
A.在经济上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B.初步建立了计划经济体制
C.立足于保护商品市场的健康发展D.致力于发展商品自由贸易
2022-01-09更新 | 285次组卷 | 7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英国是典型的“混合宪制”,即“主要政治权力的分割不够清晰,不受单一固定的成文法限制,不过于强调权力的平等均衡。所以,高层行政权和立法权可由同一批人掌握,上院大法官甚至拥有三种权力,中央和地方的关系也可以酌情调整。”这表明英国
A.君主是实立宪为虚B.制度改革的渐进特征
C.忽视权力制约平衡D.政治体制具有灵活性
8 . 20世纪50年代末,随着上海自由市场的开放,河南新郑的红枣、宁波的黄橙等断档多时的商品,又在上海市场和顾客见面了,由于货畅其流,收购价格合理,农民的生产劲头愈来愈大。据材料可知,当时
A.市场经济调动了农民积极性B.试图打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
C.人民公社不利于农业的发展D.国家对市场作用的初步探索
2022-01-08更新 | 258次组卷 | 5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梁启超在《清代学术概论》中写道:“(时务学堂)所言皆当时一派之民权论,又多言清代故实,胪举失政,盛昌革命。其论学术,则自荀卿以下汉、唐、宋、明、清学者,掊击无完肤……全湘大哗”。这体现了
A.梁启超的主张日益倾向于革命派
B.维新派在学术上的革命彻底性
C.维新派力图在理论上撼动守旧派
D.维新派宣传思想讲求一定策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明内阁建立后在大部分时间里与六部尚书相互制约,“尚书不入阁”成为惯例,但由于正德以降政局混乱及士大夫改革呼声高涨,“尚书人阁”逐渐成为常态,到张居正时期内阁完全压制六部,万历以后再次恢复两者制衡。材料表明明朝
A.君主专制受到部权的严重挑战B.内阁侵夺六部职权较严重
C.中枢决策机制因时而自我调适D.废宰相导致明代格局混乱
2022-01-08更新 | 1004次组卷 | 20卷引用: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2022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