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78 道试题
1 . 古代和近代中国的对外贸易。

材料一   唐朝时,陆路和海路出口的商品除丝绸外,瓷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也都成为大宗商品。当时中国商人和手工业工匠前往中亚,西亚及南洋各地定居的有很多,外国商人居住在中国各城市的也不少。据记载,唐甫宗时,政府讨伐扬州叛乱过程中发现在叛乱中被杀死的外国商人就有2000余人。唐政府在长安设有鸿胪馆专事招待外国使节和管理对外贸易工作,置市舶司专管海上贸易——征收进出口关税,检查船上有无携带违禁品,保管进口货物,收购政府专卖品等。据阿拉伯人苏莱曼游记所说,关税率约为从量的30%。市舶司有海关的性质,为宋、元、明等朝沿用。

——摘编自李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述要》

材料二   近代中外贸易是从鸦片贸易开始的。然而,近代中外贸易的主流不是鸦片贸易,尽管鸦片贸易,尽管鸦片贸易曾经占据进口额的首位。从长期趋势来看,正常的商品进出口交易是中外贸易的主流。下面是18711936年我国出口商品所占比重表:

近代中国主业出口商品所占比重(18711936年)占出口总值(%)

时间丝及丝织品豆类及豆饼籽仁及油矿砂及金属棉纱、棉制其他
1871-187352.734.50.1---12.7
1891-189336.924.61.2---37.3
19138.435.312.07.83.30.632.6
19201.618.613.09.13.21.453.1
19313.613.421.48.41.64.147.5
19364.37.81.318.77.73.957.2

——摘编自朱秀琴、张宏文《略论近代中外贸易与中国近代化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概括唐朝对外贸易发展的表现。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国对外贸易兴起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并谈谈你对近代中国出口商品构成变化的认识。
2022-02-22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2 . 汉武帝一朝,丞相任职平均时间是4年,被杀概率达到66.7%,其中出身低微或是功臣后代的被杀概率比较低,出身外戚或是皇族的被杀概率达到100%。这反映了汉武帝时期
A.实施察举制的社会意义B.中枢决策权力的下移
C.“家天下”格局发生变化D.专制集权统治的加强
2022-02-22更新 | 1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列宁在20世纪20年代初指出:只有通过经济联盟,在无产阶级和农民之间建立正常的经济关系,才能巩固工农联盟,从而保证共和国的安全。这表明列宁认识到
A.巩固国防仍是当务之急B.向社会主义过渡是必须的
C.实行余粮收集制是错误的D.调整农业政策的必要性
2022-02-20更新 | 71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重点校联考2022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科举制自隋创立以来不断发展和完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约1300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科举制的生命力主要体现在
A.体现公正有利社会流动B.有利中国民族心态形成
C.历朝历代不断发展完善D.能为朝廷选拔实用人才
2022-01-26更新 | 362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北四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5 . 新文化运动与思想解放。

历史从来就不是刻板、静止、单线的,她是生动、鲜活与丰富多样的,下面的素材就呈现了历史这样的特性。下列为新文化运动时期不同的面孔以及他们对新文化运动的反应

不同面孔反应(或态度)
反动军阀洪水猛兽、异端邪说
守旧文人众叛亲离、人头畜鸣
青年学生良师益友、当头一棒
下层人民不识字、听不懂
运动领袖打到孔家店、废灭汉字
毛泽东将脏水与老母亲都一起泼掉了
蔡元培在北大不但未提“铲伦常,还大倡父子有亲、兄弟相连、夫妻有别、朋友有信

请在研读表中不同面孔的反应,研判其理由的基础上提炼出一个明确的观点,从材料中选取两个以上的面孔,并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楚)
2022-01-10更新 | 116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鄂西北四校2022届高三12月联考历史试题
6 . 启蒙运动时期欧美许多思想家,政治家多才多艺,如美国本杰明·富兰克林,发明避雷针;《独立宣言》起草和签署人之一。法国的卢梭不但是文学家、哲学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植物学家。康德在46岁之前的主要著述都是关于自然科学方面的。由材料可知
A.自然科学是启蒙运动的前提和基础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造就启蒙运动
C.自然科学与理性主义精神密切关联
D.自然科学发展推动了欧洲国家进步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浪漫主义成为19世纪初的文化主潮,它植根于小资产阶级和平民阶层,如社会学家卡尔·曼海姆所说:“浪漫主义必须被视为对启蒙主义思想模式的反动,至少在其开端,与其说它是一场直接由社会政治所决定的运动,不如说它是一场内在的意识形态的运动。"这说明浪漫主义思潮
A.深刻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B.推动资产阶级革命深入发展
C.是对启蒙运动的深入反思D.影响到欧洲社会关系的重建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唐律要求官吏必须廉洁奉公,严惩官吏利用职权营私舞弊、贪赃枉法的行为,并且对官吏的约束范围不限于本人而且及于家属。唐代不仅在立法上规定了严密防范官吏贪赃的具体措施,而且在司法上也严厉规定了对贪赃官吏的处罚。唐律虽规定官吏可享有议、请、减、赎和官当等特权,但对犯赃官吏,则大杖伺候,一切特权取消,严惩不贷……将官吏的贪赃枉法,与犯十恶不赦的重大犯罪等同起来,足见唐律对吏治的重视。

——摘编自何雨亭《唐代整顿吏治的立法》

材料二   清末新政时期,官场混乱无章,吏治腐败难返,破坏着国家机器的正常运转。在这种腐败成风的社会环境里,清政府新政收效甚微,有的措施甚至成为虐民的苛政。这段时间内,清政府不仅继承了历代王朝的弊政,而且又有在社会转型时期所滋生出来的许多新问题,新旧问题交织在一起,相互作用,构成衰世所特有的吏治腐败景象。争权夺利、因循敷衍、贪污受贿、横征暴敛、生活腐化,行者不讳,闻者不惊,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腐朽的统治者并没有励精图治,恰恰相反,他们把改革当作发财的最好时机,从上到下,都疯狂贪污、受贿,大肆搜刮、掠夺,最终激起群众的反抗,可以说他们亲自把绅商阶层和广大人民推向了自己的对立面。

——摘编自邵勇《改革之癌:清末新政时期吏治腐败问题议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代吏治整顿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清末新政时期吏治腐败问题形成的原因及影响。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官员腐败问题的认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管子·地员》篇把土地分为三等十八类九十物(种),并记述了各种土壤上栽培的作物。如粟土,"尽宜桐柞,莫不秀长。其榆其柳,其糜其桑……群木蕃滋数大.条直以长。"此外,对其他十七种十壤,也有类似的记载。这反映出我国早期农业
A.作物种植趋向多元化B.已产生了因地制宜的思想
C.生产关系正发生质变D.生产力发展呈现不平衡性
10 . 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少数民族政权的都城迁移情况。表中的都城迁移方向
A.与民族迁移方向保持一致B.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方向相一致
C.表明中华文明的多元并立D.反映出民族交融是一种离心运动
2022-01-02更新 | 37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新高考2022届高三1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