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70 道试题
1 . “禹死后,势力强大的夏部落借助禹的余威,共推禹子启为王,他们向启朝觐、请启调节纠纷、为启歌功颂德,创造了历史上的一个大变局。”该大变局的实质是(     
A.禅让制的终结B.“家天下”确立C.世袭制的开始D.夏王朝的建立
2023-11-27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安庆第二中学东区2022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希腊人写史的目的十分明确,即保存前人的业绩,给后人以教益。西方史学创始人希罗多德把自己的著作称为“历史”,其原意就是“研究”。而修昔底德则强调其所记载材料确凿性是尽可能用最严格最仔细的方法检验过的。据此可知,古希腊的史学研究(     
A.为科学产生奠定理论基础
B.充满人文关怀与理性思考
C.批判当时雅典的公民政治
D.全面还原当时的历史场景
2022-07-12更新 | 830次组卷 | 10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1888年,北洋水师宣布成军后,清廷即停止拨款购船;1891年,又停拨器械弹药款项,致使北洋水师“近八年未曾添一新船,所有近年外洋新式船炮,一概乌有”。据此可推知(     
A.晚清军事近代化受制于国家困境B.改革是重振国威的关键
C.学习西方必须从本国的国情出发D.中国军备远远落后日本
2022-07-12更新 | 1938次组卷 | 22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凤阳县第二中学2022届高三11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朱熹赞赏沈括在《梦溪笔谈》中关于月亮盈亏的解释,并用“阴阳”的相互作用,解释自然界的雷电、霜雪、彩虹的成因,批判前人的神秘主义错误。而金元四大医家之一的朱震亨把其最得力的医学著作命名为《格致余论》。这表明(     
A.古代中国科技重道德轻技术B.科技与理学有共通之处
C.传统科技注重理论规律探索D.完整的科学体系已形成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小辛同学参加了以“战争与民族意识觉醒的关系”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小组,他们展开相关理论学习与史料搜集工作,形成了如下学习笔记

观点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对于德国曾是莫大的耻辱,而同时它又是德国走向民族大复兴的转折。

——【俄】列宁

今日欲救中国,无他术焉,亦先建设一民族主义之国家而已。以地球上最大之民族,而能建设适于天演之国家,则天下第一帝国之徽号,谁能篡之。

——梁启超


材料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激起了被占领的国家和地区民族的反抗。德意志资产阶级深深感到其利益受到严重的威胁,德意志爱国主义者认识到了加强民族意识、唤醒民众民族自觉的必要性。他们大力宣传民族精神和民族意识,致力于民族解放斗争,民族复兴运动开始广泛地兴起。

——摘编自罗群芳《拿破仑战争与德意志民族主义的兴起》

甲午中日战争激发了国人的民族意识。1894年,孙中山提出了“振兴中华”的口号。1895年,严复首次在《救亡决论》中喊出了“救亡”口号;康有为在北京发动“公车上书”,最终演变成为一场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1901年,面对“亡国灭种”的严峻危机,梁启超首次提出了“中国民族”的概念,从而开启了近现代中国民族意识觉醒和民族精神重构的伟大历程。

——摘编自布海璐、毛维国《论近现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和民族精神的重构-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自觉与民族凝聚力建设探寻》

通过研读,自拟论题,结合笔记中的观点与材料,并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2022-05-14更新 | 333次组卷 | 7卷引用:安徽省滁州市定远英华中学2022届高三11月阶段性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周王室与同姓诸侯或同姓诸侯之间的外交辞令中,“父”被用于年龄较低贵族对年龄较长贵族的称呼。战国之后,将“父”与“兄”“老”“师”等词连缀,用于非血缘关系的长辈,这是“父”的进一步泛化。这种变化(     
A.体现了儒家伦理体系的内涵B.表明礼乐制延伸至底层
C.说明社会宗族推进社会变革D.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团结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所谓“英国病”,是经济学界对20世纪以来英国经济发展长期停滞不前,综合国力持续衰落现象的概括性称谓。在爱德华七世时代(1901~1910年),英国在新工业部门中逐渐落后,“一战”的胜利也并没有因为战争而改变其经济状况。1918~1929年,英国经济表现出开工不足、出口萎缩、高失业率、低增长率等症状,“英国病”的病症几乎已全部呈现出来。经过1929年经济危机的打击,“英国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英国政府由自由放任经济政策转向国家干预经济政策。“二战”结束以后,英国采取了不同于战前的经济政策,需求管理政策与“福利国家”措施并用,但效果有限。1967年英镑贬值以后,英国经济基本上停滞不前,若干年份的经济增长甚至为负数。经济停滞不仅导致相当高的失业率,而且导致了“双位数”的通货膨胀率。

——摘编自杨宏山《“英国病”的根源及其启示》

材料二   1979年,撒切尔夫人的保守党政府率先在西方国家中摒弃凯恩斯主义,转而推行以现代货币主义为中心的新经济政策。它首先对付滞胀危机,重新倡导自由经营和私人首创精神,减少国家过度干预,发挥市场机制调节职能,减轻公司和私人的税收负担,削减政府过于庞大的公共开支从1981年到1986年间,英国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保持在3%左右,在所有西方发达国家中处于最前列。通货膨胀率已从1980年的18%下降到1987年的4.1%,平均工资的增加超过了物价的上涨1997年大选,保守党惨败下台,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告终。

——摘编自黄安年:《评撒切尔夫人治理“英国病”》等


(1)根据材料一、二,划分20世纪“英国病”发展演变的阶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撤切尔夫人的经济政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英国病”及其治理对于中国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的启示。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择吏》诗云:“一从择吏靠私人,便有名门万石君。……哪处没存宫暗宠,谁家不借祖余熏。”从这首诗反映的情况可以推知
A.贵族世袭政治加剧了诸侯割据B.地方推荐人才使官员道德水平低下
C.阶层固化倒逼考试选官的推行D.才学成为当时官员选拔的唯一标准
9 . 如图是一位学者笔记的部分内容。由此推知,其思考的问题是
●人类一半左右的发明来自中国,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极大影响了人类文明进程;农业经济发达
●中古时期的阿拉伯被称为“科学的养父”,科技成就巨大,传播到欧洲,为欧洲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商业发达
●欧洲的科学革命肇始于意大利,资本主义最早在意大利萌芽
●工业革命却在英国这个欧亚大陆最西北边缘的岛国发生
A.古代亚洲科技对欧洲的影响B.工业革命发生地的偶然与必然
C.资本主义在欧洲产生的原因D.世界文化中心转移的主要轨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秦至汉初,“丞相旧位在长安时,府有四出门,随时听事……国每有大议,天子车驾亲幸其殿……王者待之以殊礼”。然汉昭帝时,“政事壹决于光(霍光,大司马、大将军)”;成帝时,正式置三公官,确立起大司马、大司空和丞相鼎足而立的三公制。秦汉时期丞相职权的变化
A.保证了政府决策正确B.提高了行政效率
C.有利于完善中枢机制D.强化了中央集权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