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2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 . 下图是宋人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作于1135年),该图用淋漓水墨画江上云山、云雾变幻的奇境,山峰、江水、树木并未作具体细致的描绘,深得其“变态万层”之“真趣”。由此可见,《潇湘奇观图》(       

A.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的情趣B.呈现了文化下移的趋势
C.表达了名教即自然的思想D.受到了心学思潮的影响
2024-03-20更新 | 77次组卷 | 2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3届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8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农民进入集镇落户问题的通知》,要求各地应支持有经营能力和有技术专长的农民进入集镇经营工商业,准予其落常住户口,统计为非农业人口。农民凭借“经营能力”和“技术专长”,获得非农业户口,户口制度迈出了从强制禁止到条件许可的第一步。1985年,公安部颁布《关于城镇暂住人口管理的暂行规定》,决定对流动人口实行《暂住证》和《寄住证》制度,允许暂住人口在城镇居留。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条例》,规定凡16周岁以上的城乡公民均须申请身份证,标志着人口管理理念开始发生从户口管理向身份管理的转变,打上明显地域和职业特征的户口管理出现淡化的趋势。1983年“农转非”人口约为200万,1989年增至3000万,年均增长约500万。

摘编自尹旦萍《城乡之间:当代中国户口的变革历程》


(1)根据材料,概括20世纪80年代户口制度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20世纪80年代户口制度改革。
2024-02-29更新 | 36次组卷 | 1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3届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3 . 西方工艺美术大师威廉·莫里斯在《我是如何成为社会主义者的》(1894年出版)一文中说“我一生最主要的激情就是对现代文明的痛恨”,机器生产的产品是如此的粗制滥造、毫无美感,“这完全毁灭了劳动唯一能得到的安慰——艺术”。据此可知,威廉·莫里斯(       
A.反思了工业文明的弊端B.揭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
C.否定了工厂制劳作方式D.批判了资产阶级的庸俗
2024-02-28更新 | 153次组卷 | 4卷引用:1号卷·A10联盟2023届高考最后一卷历史试题
4 . 16世纪中叶,西班牙王室官员在西属美洲建立起了巨大的白银采矿业,为了满足矿业和城市的需求,农业和畜牧业也随之发展起来,但殖民当局却严格限制当地发展制造业的尝试。这体现出当时的西属美洲(     
A.移植了宗主国发展模式B.殖民地经济缺乏自主性
C.资本原始积累速度加快D.民族独立运动遭遇挫折
5 . “鸿胪井刻石”位于旅顺黄金山下,是东北地区著名的唐代刻石之一。关于此石的最早记载见于《辽东志》:“井上石刻有‘敕持节宣劳靺鞨使,鸿胪卿崔忻凿井两口永为记验。开元二年五月十八日造’。凡三十一字”。这可用于研究唐代(     
A.边疆治理和民族关系B.军事部署和军队慰问
C.政府赈灾和民间救助D.陆上丝路和海上丝路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毛泽东指出,“国民革命的目的,是解放各被压迫的民众,不止是解放农民⋯⋯不过农民解放是一个枢纽。农民的解放如果实现,其实也就是各阶级的利益”。毛泽东此论(     
A.阐明中国革命性质已经发生根本转变
B.认为农民阶级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主导
C.强调中国革命必须同农民问题相结合
D.意在适应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的要求
2024-01-21更新 | 513次组卷 | 5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1894 年7月 24 日,英国《泰晤士报》发表社论说:“日本取得最初胜利并非没有理由,但是如果中国动真的,日本最终会为其最初胜利付出高昂代价。”这可从侧面证明(     
A.英国舆论客观评价战争形势B.中国能获得更多的国际援助
C.英国反对日本发动侵华战争D.中国综合国力具有相对优势
2024-01-21更新 | 424次组卷 | 4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8 . 有学者根据历史文献指出,唐太宗三次出征高丽,无功而返,一个真实的傲慢的李世民显现出来了,军事行动也愈加失控。历史上对唐太宗李世民的推崇,其实表现了百姓对圣君的渴望。后世对现实不满,夸大了初唐时期的政治清明。这说明(     
A.学者好恶决定历史的评判B.唐太宗文治武功受到毁谤
C.历史史料影响人物的评价D.政绩才是评价皇帝的依据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61年3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在北京成立。 总理衙门内设英、法、俄、美等股,分别处理对相应各国的交涉事务。总理衙门的设置标志着中国朝贡外交体系的结束和中国近代外交体制的形成。此后,清政府开始逐渐完成从传统朝贡外交到近代外交体制的转型。1901年,清政府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此后,清政府承认自己是国际社会中的一员,而且要主动参与到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去。

新中国成立后,以周恩来为代表的中国领导人十分强调外交依靠各国人民来进行,并戏称为“3958部队”(三教九流、五花八门)。特别是为打破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封锁和政治孤立格局,周恩来总理提出了“民间先行,以民促官”的人民外交方针。1978年以后,我国的人民外交更是多渠道、多层次地广泛开展起来。从事人民外交的机构很多,包括工会、共青团、妇联、教科文团体、体育代表团、卫生组织等。

——摘编自张鹏《从朝贡外交到融入国际社会——试论晚清外交近代化》等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近现代中国的外交。(要求:史实准确,符合逻辑,表述清晰。)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0 . 《汉谟拉比法典》承载着古代巴比伦王国的崛起与繁荣。法典提到了许多非常具体的情况,其中一个是:“如果有人雇了一头牛,而狮子在田里杀死了它,那么损失由牛的主人承担”。这说明该法典(     
A.引入了无罪推定原则B.反映了社会阶层结构
C.采用了条件陈述形式D.贯彻了同态复仇习俗
2024-01-10更新 | 52次组卷 | 1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名校名师测评卷(四)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