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010 道试题
1 . 《感动中国》节目自2002年播出以来,每年评选出十位年度新闻性人物,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正气。该节目在观众中口碑极佳,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这体现了(     
A.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践行B.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创新性发展
C.艰苦创业勤俭节约的时代精神D.我国公民的道德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2 . 伴随着工业革命的到来,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原有的地方政府体制无法适应时代变化的要求,由此引发了19世纪英国的基层治理改革。19世纪30年代英国基层治理改革的重要成果是(       
A.确立了英国近代自治市制度B.率先构建英国现代社会保障体系
C.社区发展为英国基层自治的主要方式D.乡镇成为英国最基本的地方自治单位
3 . 在二战临近尾声之时,英美两国联合开展了一项代号为“逆火”的秘密行动,联合拘捕了德国五百多名从事V-2火箭研发的专家和技师。该行动(     
A.是联合国惩治法西斯的表现B.奠定美国成为科技中心的基础
C.服务于战后美国的战略利益D.旨在消除德国潜在的军事威胁
4 . 苏联“一五计划”期间,西伯利亚地区的工厂生产的初加工云母占全苏联总产量的85%,大型电站总数从30座增至124座。这些成果体现了当时苏联(     
A.新经济政策成效显著B.经济危机破坏较小
C.适应卫国战争的爆发D.重视重工业的发展
5 . “南海一号”是南宋初期向海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古沉船。已打捞出水的一些文物与国内发现的同期产品有着很大差异,例如一些“喇叭口”大瓷碗,其式样在国内并不多见,却与阿拉伯人常用的“手抓饭”饭碗很类似。这可以用来说明,宋代(     
A.造船技术世界领先B.对外交流推动审美观念转变
C.商人重视海外市场D.海上丝路促进制瓷工艺发展
6 . 公元302年,罗马皇帝戴克里先颁发敕令:“随意超过这种价格的自由已经没有了,任何人反抗这个法律的规定将会受到最大的惩罚;其价格表中的规定不仅是为了一个城市,一种人民,一个省,而是为了整个世界……”该敕令的颁布(     
A.有利于维护帝国的统治秩序B.旨在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
C.缓和了平民与贵族间的矛盾D.兼顾了社会各阶层的利益
2024-01-07更新 | 79次组卷 | 2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7 . 下表为后周世宗柴荣的部分改革措施。这些措施的推行(     
组建中央军队,选拔强壮者充实其内。
严肃军纪,裁汰老弱。
荐举制度,地方官由皇帝亲自任命。
对于在职的官吏还定期加以考核。
A.破坏了科举考试的公平B.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要求
C.为唐朝盛世创造了条件D.适应了统一和发展的趋势
2024-01-07更新 | 105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8 . 二里头遗址的聚落面积已达300万平方米以上,宫殿区以南有手工业作坊区,其中具有规模的绿松石手工业作坊可能已经开始形成链条式生产模式。据此可知(     
A.初期王朝国家具有一定的体能B.原始聚落水平呈现等级差异
C.手工业是早期文明产生的前提D.早期国家城市布局相对合理
2024-01-07更新 | 87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面对帝国主义的无情侵略和劳动人民的痛苦挣扎,列宁深入分析和思考了帝国主义背景下战争爆发的根源……经过三年战争,沙皇统治逐渐崩溃解体,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如何带领俄国广大人民群众走向和平,已成为列宁首要思考的问题。列宁深刻地认识到苏俄只有退出战争才能取得喘息的机会,才能专注自身发展。他指出,资本主义的和平是暂时的、虚假的,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才能实现持久和平。列宁指出,由于资本主义的贪婪本性,国家之间的矛盾冲突只会愈演愈烈。因此,作为夹缝中求生存的苏维埃俄国要善于利用这些斗争,获得自身生存发展机会。列宁顺势而为推行租让制,利用资本主义国家的资金、技术等大力发展生产力。经过三年的恢复和发展,苏俄与其他国家之间已形成共存局面。列宁科学地判断出苏俄与帝国主义国家形成了某种“均势”,帝国主义国家虽然仇视苏俄,却不能消灭它。

——艾丛潞《列宁和平思想及其重要价值研究》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列宁和平思想产生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列宁关于和平问题的基本认识,并指出这些认识的历史作用。
2024-01-06更新 | 56次组卷 | 1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1949年,中国中央人民政府颁布了《公房公产统一管理的决定》,该决定赋予了城镇房屋公有的性质,并规定对其进行统一管理,所以房屋并无进入市场买卖、流通的可能,导致当时在新房屋的开发建设方面,只有国家统一投资这一渠道。……国家对城镇职工收取少量的租金不足以支付房屋的维护和管理费用,……这样的政策使得城镇居民对房屋近似于无偿使用。1979年我国以西安、南宁、柳州和梧州四个城市为试点,国家统一建设房屋,允许出售新建住房。19804月,邓小平同志提出“城镇居民个人可以购买房屋”……1982年政府为了鼓励公民购买公房,推出了新的措施——国家、单位和职工按“三三制”原则承担购房费用。……政府随即将改革的目标转向了提高住房租金。

——摘编自艾其茂《新中国六十年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制度变迁的历史考察》

(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住房保障制度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与建国初期相比,改革开放初期住房保障制度的新变化并分析其原因。
2024-01-06更新 | 120次组卷 | 4卷引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三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末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