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841 道试题
1 . 以下魏晋隋唐时期的史实与结论对应准确的是(     
史实       结论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在其祖母冯太后的支持下,实行俸禄制、均田制、三长制等       巩固了北魏政权,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唐穆宗长庆年间,唐与吐蕃会盟,立碑于逻些(拉萨),碑文中写道“患难相恤,暴掠不作”唐朝与吐蕃基本停止了纷争,保持和平相处
唐代刘肃的《大唐新语》载:“高祖尝幸国学,命徐文远讲《孝经》,僧惠乘讲《金刚经》,道士刘进嘉讲《老子》反映唐初在文化领域兼容并包的特点
《唐律疏议》规定:“诸主殴部曲(依附民)至死者,徒一年。故杀者,加等”“诸部曲、奴婢过失杀主者,绞”反映唐代社会成员的地位趋于平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023-11-30更新 | 166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2 . 河西走廊

材料一 隋炀帝派谙熟西域诸地情况的吏部侍郎裟矩到张掖主持“互市”。裴矩到张掖“监知关市”后,倾心结交前来的官吏、商人等,了解各地的自然、地理、历史、风土人情 物产服饰、礼仪等情况,同时还阅读了大量的图书典籍,撰写了《西域图记》。《西域图记》记录的北道、中道(汉代的北道)和南道,是我国对丝绸之路通道的最早、最系统的记载。他还指出丝绸之路三条通道“总凑敦煌,是其咽喉之地”,反映了隋朝政府官员对河西地区战略地位的认识比以前更为清晰。裴矩第二次来张掖主持“互市”时,邀请西域的使节及商人前来张掖等地参观访问。以张掖为中转站,到长安来的使臣和商人络绎不绝。

——摘编自刘进宝《敦煌学通论》


   

材料二1036年,元昊夺取瓜(敦煌以东)、沙(敦煌)、肃(酒泉)三州,全部占有河西走廊,确立了与宋、辽三足鼎立的局面。西夏统治者在凉州(武威)设置地位仅次于首都的西凉府,府下又设类似中原的县、乡、社各级行政机构。元昊控制河西走廊之后,重视当地人才,“其间所生豪英皆为其用”。凉州的石羊河水系以祁连山冰雪融水为主要来源,水资源丰富,有利于农田灌溉。西夏迁徙大量人口到凉州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凉州成为西夏的粮食和军需供应基地,“车辙马迹,辐辏交会,日有千数”,商业贸易发展。西夏朝廷多次下发兴学政令,要求“州县各立学校”,河西地区的郡县学也逐步设立起来。元朝人虞集记述:“夏亡,郡县废于兵。庙学尽坏,独甘州(张掖)仅存其迹。”


(1)依据材料-,结合所学,说明裴矩主持“张掖互市”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简述西夏统治时期河西走廊的地位及其发展。
2023-11-29更新 | 179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3 . 1806年,在被拿破仑的军队打败后,普鲁士被迫签订屈辱的条约,激起有识之士进行改革。1809年,威廉•洪堡出任普鲁士文化和教育大臣,提倡“民族教育”,实行强制义务教育,发展师范教育,兴建大量工业学校,把大学建成学术研究和知识传播机构。推动普鲁士教育改革的因素有(     
①维也纳体系建立②工业革命的影响       ③民族意识的觉醒       ④普法战争的胜利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
2023-11-28更新 | 23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1780年,自称印加王族后裔的图帕克•阿马鲁酋长发起暴动,冲击工场,占领村庄,运动席卷秘鲁南部地区。他宣布誓死战斗到底,目标是“废除劳役制、销售税、内地关卡以及其他各种苛捐杂税”。运动虽然被镇压,但此后西班牙人废除摊派劳役制。这反映了(     
A.印第安人实现了自身解放B.拉美反抗殖民斗争的状况
C.秘鲁率先实现了国家独立D.拉美的奴隶制度宣告结束
2023-11-28更新 | 193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5 . 下表为唐代的部分文书。据此可推知当时(     )
婺州   信安县   显德乡   梅山里   祝伯元   租布一端
婺州   兰溪县   瑞山乡   从善里   姚君才   庸调布一端
永平府卫士胡外生   贯坊()   中部县   安平乡   神安里   父通□
北庭都护府仓曹府流外四品、上柱国赏绯鱼袋康处忠,年卌一
西州   高昌县   安乐乡   高泉里   身为户
A.赋税徭役轻简利民B.户籍制度严格详备
C.边疆管理严谨有序D.基层治理规范有效
2023-11-17更新 | 150次组卷 | 2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1
6 . 敦煌石窟

敦煌莫高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历经北朝至宋元1000多年的不断开凿修建,形成了历史悠久的文化体系。现有洞窟735个,保存壁画4.5万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尊,唐宋木构窟檐5座,是中国石窟艺术发展演变的一个缩影。

隋唐时期是莫高窟艺术发展的鼎盛时期。这一时期,开凿石窟数量多达1000余个,保存下来的有200多个,壁画和塑像都达到很高的艺术水平。石窟装饰纹样既保留了北朝时期敦煌本地图案和一些西域纹样图案的特点,又吸收中原地区石窟、陵墓雕饰、丝织物上的纹样特征,还吸取了中亚地区的一些纹样风格。以花卉、禽兽等图案为代表,内容丰富,富于变化,色彩绚丽。

莫高窟现存西夏和元代的洞窟有85个。一些西夏中期的洞窟出现回鹘王的形象,可能与回鹘人有关。西夏石窟的图案装饰纹样受到北方辽政权的影响,也明显模仿宋代建筑彩画的纹样。西夏晚期和元代的洞窟,壁画和雕塑中都出现藏传佛教的内容。

莫高窟藏经洞是中国考古史上的一次重大发现,其出土文书多为写本、刻本,汉文书写的约占六分之五,其它则为古代藏文、梵文、和阗文、希伯来文等。文书内容主要是佛经,还有道经、儒家经典、小说、诗赋、史籍、地籍、帐册、历本、契据、信札等,其中不少是孤本和绝本。

随着岁月的流转,因长期受风沙等自然原因的影响,敦煌石窟正在以“比古代快100倍的速度走向死亡”。鉴于此,让文物在数字档案中永生的构想被提出。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武汉大学研究团队、敦煌研究院等多方力量的共同努力下,已有289个洞窟完成数字化摄影采集,140个洞穴进行了三维重建,敦煌石窟建立了全方位的数字档案,开发出根据图片自动生成高精度三维模型的云计算共享平台。文化遗产转化为数字形态被永久保存、永续利用,尘封的文物由此获得新生和永恒。

——摘编自关友惠《敦煌装饰图案》、高宇飞《人类敦煌:敦煌文化特色与形态》、胡珊《数字档案“让敦煌永生”》等


(1)依据材料,概括隋唐时期敦煌莫高窟的特点。结合所学,分析原因。
(2)指出敦煌莫高窟的史料价值。结合敦煌莫高窟数字档案建设的具体做法,谈谈你的认识。
7 . 从非洲地图上看,现代非洲国家之间的界限几乎都是直线,形似“拼图”。这(     
A.由非洲自然地理特征决定B.体现民族自决的原则
C.缘于西方国家的人为控制D.基于国际法基本规则
2023-11-16更新 | 354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02
8 . 元朝地方行省与中书省拥有一样集中的权力,但很少发生权力冲突,相反的是中央责令各行省充分发挥自主权,并且批评它们“不详事体轻重……以致文繁事弊”。该现象反映了(     
A.地方自主性被压制B.中央集权较为稳定
C.边疆得到有效管理D.监督制约机制缺失
2023-11-16更新 | 67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海淀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古代史02
9 . 最惠国待遇

材料       以下为中美关系史上围绕最惠国待遇问题进行的三次缔约谈判的条约文本(节选):

合众国来中国贸易之民人所纳出口、入口货物之税饷,俱照现定例册,不得多于各国……如另有利益及于各国,合众国民人应一体均沾,用昭平允。

——《中美五口通商章程》,道光二十四年五月十八日,望厦

缔约此方之国民,在缔约彼方领土全境内,应许其不受干涉,从事并经营依法组成之官厅所施行之法律规章所不禁止之商务、制造、加工、科学、教育,宗教及慈善事业……缔约双方之国民……其所享受之待遇,无论如何,不得低于所给予任何第三国国民之待遇。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中华民国三十五年十一月四日,南京

缔约双方对来自或输出至对方的产品应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即对上述产品相互给予对来自或输出至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同类产品在下列方面所给予的各种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向对方的商号、公司和贸易组织提供的待遇不低于给予任何第三国或地区的待遇。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贸易关系协定》,1979年7月7日,北京


结合历史背景,从中美关系演变的角度解读上述材料。
2023-11-13更新 | 81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10 . 基层治理

材料一传统中国乡村社会主要由乡绅阶层和宗族组织管理。民国初期,在较大的乡、保所在村镇设立区公所,将原来横亘在国家与农民之间的税收中介掮客替换为区公所职员……区公所随便摊款、无所制约,并未真正带来国家财政收入的提高。1930年国民政府修订了《县组织法》和《乡镇自治施行法》,依法选出乡长、闾长和监督委员会,旧式乡村精英退居幕后,依然保持着对乡村的领导和控制。


(1)阅读材料,分析民国时期乡村治理模式的效果。
材料二1950年刘少奇在《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中指出“在(土地改革)运动开展的地区,普遍地召集了县、区、乡三级的人民代表会议和农民代表会议,农民积极分子已大批产生,已有三万八千多个乡政权实行了改造……农民协会应该成为土地改革队伍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执行机关。”乡村须能吸收合于党员条件者建立党的支部,并且在完成土改复查的地区自下而上地逐步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
(2)依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简评新中国土地改革在基层社会治理上的积极作用。
2023-11-13更新 | 84次组卷 | 1卷引用:北京市朝阳区2024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