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5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到1951年初,中央政府成立了盐业、粮食、煤业、石油、矿产、进出口等一系列专业公司,掌控了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及进出口贸易。这些举措(     
A.改变了我国工业落后的面貌B.解决了群众生活物资短缺的问题
C.实现了国家财政经济的统一D.利于稳定新中国初期的社会局面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近代中国,山河破碎,中华民族处于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为改变民族命运,无数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地探寻救亡图存道路,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接连而起,各种救国方案轮番出台。及至中华民国成立,资产阶级政党蜂起,但没有一个是真正的革命党。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如同一幅壮阔恢宏的英雄史诗。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既是一部不懈奋斗史,也是一部理论探索史,更是一部自身建设史。百年来,党团结和领导中国人民奋斗的历程,也是党不断加强自身政治建设,以维护党的政治纲领、政治路线,达到政治目标、完成政治使命的过程。党的政治建设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开创与探索、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发展与曲折、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恢复与转向以及新时代的成熟与强化四个历史阶段,积累了丰富的历史经验。

——摘编自刘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不可逆转》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发展,自拟一个能够反映其发展历程特征的论题,并运用具体史实予以论证。(要求:所拟论题角度不得与材料中的角度重复,论证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晰)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改革开放前,我国造船产量在世界市场上的份额微不足道。1977年,邓小平同志指出:“中国的船舶要出口,要打进国际市场。”从1978年开始,我国大量购买世界知名船用设备制造技术,引进了国外先进船型设计技术、造船的规范文件和国际标准,修订了大量国家、行业标准,使之向国际标准靠拢。这些措施大幅提高了我国造船设计能力和水平,涌现出了“中国江南型”6.5万吨散货船等世界品牌船型。

19805月,在党中央的关心和支持下,大连造船厂与香港联成轮船有限公司签订了2.7万吨“长城”号散货船建造合同,这是中国造船厂按照国际规范自主研发设计为境外建造的第一条远洋船。1982年国务院将主管船舶行业的第六机械工业部改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实行总公司、分公司和基层企业三级管理体制。船舶总公司成立后,不断扩大经营自主权,转换经营机制,开始向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方向迈进。1995年,我国进入建造、坞修30万吨级超大型船舶国家的行列,造船年产量达到175万载重吨,首次超过德国,成为仅次于日本、韩国的世界第三造船国家。1999年,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改组为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和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建立起政企分开、产研结合、促进竞争的新体制。2000年,全国造船产量达到了250万载重吨,彻底巩固了世界造船大国的地位。

——根据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材料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20世纪后期中国船舶工业迅速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世纪后期中国船舶工业迅速发展的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4 . 17世纪中叶日本形成的参勤交代制度,持续了两百多年。该制度规定,各藩的大名定期前往江户替幕府将军执行一段时间政务,大名的妻子和儿女必须长期住在江户。据此可知,这一制度的推行(     
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激化了幕府与大名的矛盾
C.基本取消大名的特权地位D.不利于日本社会长治久安
5 . 魏晋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文人士大夫阶层普遍表现为自信风流潇洒、不滞于物、不拘礼节,且大多数特立独行,纵情山水,清静无为。这反映出当时(     
A.儒家思想失去社会主流地位B.门阀士族垄断社会舆论
C.社会动荡对思想观念的冲击D.个性解放成为时代潮流
6 . 《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由于经济不平衡,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可以提供武装割据的物质基础;由于政治不平衡,处于统治阶级矛盾间隙的农村可以成为革命首先胜利的地方。”这里作者旨在说明(     
A.中国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B.中国农村革命能够成功的原因
C.俄国革命道路不符合中国国情D.中国农村的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7 . 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两次出击匈奴,大获全胜,控制了河西走廊,并在此地先后设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四郡。这些举措(     
A.表明中央政府正式管辖西域B.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
C.为丝绸之路的开通创造条件D.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雾月政变后,法国仍处在第二次反法联盟军的包围之中。拿破仑向全国发出号召,为了争取和平,为了保卫自由,为了法国的荣誉,必须拿起武器来。他决定首先打击对法国威胁最大的奥地利,把主攻战场放在被奥地利占领的北意大利。1800年,拿破仑率军取得马伦哥战役的胜利。18012月,法奥两国在吕纳维尔签订和约,法国取得了意大利的许多领土。拿破仑希望欧洲能够暂时实现和平,他利用反法联盟国之间的矛盾,发起了以谈判为中心的和平攻势。180110月,拿破仑利用俄英矛盾,与沙皇签订了《巴黎和约》,接着,又与几个小国签订了和约。英国迫于形势,接受和谈。18023月,英法两国代表正式签订了《亚眠和约》,规定英国承认法国在欧洲占据的领土。《亚眠和约》的签订标志着第二次反法联盟的结束,欧洲终于实现了普遍的和平。

——摘编自沈炼之《法国通史简编》

材料二   1864年,新疆地区少数反动封建主在天山南北发动武装暴动。中亚浩罕汗国的阿古柏率军于1870年控制了整个南疆和北疆的部分地区。1871年,沙俄借机出兵强占了中国伊犁地区,此后拒不交还。18721874年,沙俄和英国先后承认阿古柏政权,并与其签订商约,获得特权。阿古柏成了英俄分裂和肢解中国新疆的共同傀儡。面对危机,清廷派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率军讨伐阿古柏。1877年,阿古柏败死,天山南北收复。1878年,清政府派崇厚出使沙俄谈判索还伊犁,却被迫签署失地丧权的条约。1880年,清政府任命曾纪泽赴俄交涉改约事宜。左宗棠决心“誓与俄人决一死战”,在新疆加强战备应对沙俄的军事挑衅。经过多方努力,1881年中俄签订了《伊犁条约》及“陆路通商章程”,清政府收回了被沙俄盘踞十年的伊犁及其南境领土,但仍被割去霍尔果斯河以西的大块领土,赔款白银五百万两。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八十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当时拿破仑取得对外战争胜利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反分裂新疆斗争的特点。
(3)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法两国在维护国家利益方面的历史启示。
9 . 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元“一统天下”的地位被改变,国际货币体系形成了以美元为主、其他货币为辅的“一主多元”格局。这说明(     
A.美国失去了世界霸主地位B.经济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C.布雷顿森林体系开始瓦解D.西方各国不再实行金本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1946年9月和1947年2月,联共(布)中央先后通过《关于消除集体农庄中违反农业劳动组合章程的现象的措施》和《战后时期大力发展农业的措施》的决议。这表明战后苏联(     
A.斯大林模式的弊端得到纠正B.发展农业成为经济建设的中心
C.借助国际局势缓和进行改革D.对社会主义建设进行及时调整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