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99 道试题
1 . 从1843年1845年在上海租界区,除中国雇员仆役或服务行业外,一般不让中国人居住。中国居民在1853年初估计仅五百人,但到3月出现大批难民。到1854年年中,在一百五十栋外侨宅第之外,增加了大约八千所中国住户。出现这种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A.鸦片战争的影响B.洋人的排华观念C.太平天国运动D.江南经济繁荣
2 . 下表所示为中国共产党对自身革命角色的历史判断。这些历史判断的演变表明中国共产党
时间概况
1921年做工人运动的“指导者",发挥对工人运动的技术指导功能
1922年做革命联合战线中的“合作者”监督者”
1923年国民党是国民革命的“领袖",中共是在这个“领袖"领导下的“同盟者”

A.顺应了民主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B.掌握了革命统一战线的领导权
C.着力开辟中国特色的革命新道路D.放弃了对民主革命纲领的贯彻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洋外交初期亦有其力争主权和反对列强干涉内政的篇章,不可全盘否定。北洋初期外交不是简单的排外与制夷思想,而是积极地妥协思想和对外依赖思想的结合。北洋政府初期外交多集中于满蒙藏地区中外利益冲突上……一战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力图抓住时机争取独立、自由和平等、自主的国际地位。从巴黎和会到华盛顿会议,北洋外交尽管没有获得完全成功,但争回了部分主权。“九国公约”的成立、“蓝辛一石井协定”的取消及英日同盟被拆散,均有利于中国。这些斗争的成果可以充分表明北洋外交思想及实践已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北洋政府在民意推动下,主动争取失去的国家权利,也说明依赖主义的外交思想已开始向国际平等主义外交思想转变。

——魏延秋《北洋军阀政府前期的“维持外交”》

材料二   中国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需要超越事务层面来思考和构建未来的国际社会。为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不仅需要中国拿出更多的物资贡献,还需要提出有价值的思想和学说,要发挥大国的“引领和塑造”作用,则要求中国的外交不但是“中国本位”,还要是“世界本位”。只有如此,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才能与和谐世界的理念形成真正有意义的价值关联

——崔立如《国际格局转变与中国外交转型》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洋军阀时期外交的主要特点,说明当时政府能够取得一定外交成就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外交政策,谈谈你对我国当前外交成果的认识。
2021高三下·福建·学业考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福建各苏区涌现出大量的民间歌谣并广为流传,如“山歌越唱音越高,二胡来和紫竹箫;苏区山歌像团火,唱得处处红旗飘”。此类歌谣的涌现
A.丰富了民间歌谣的艺术形式B.展现了民间艺术的地域特色
C.发挥了土地革命动员的作用D.反映了苏区宣传的巨大成功
2021-11-09更新 | 1264次组卷 | 15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5 . 有学者认为:“青铜礼器上大量狰狞的纹饰,为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说到底,青铜器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材料中“青铜器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指的是
A.神权与王权的结合B.祭祀与祖先崇拜的结合
C.礼仪与特权的结合D.王权与社会资源的结合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新政、立宪与革命,是清末三种重要的政治势力,清政府、立宪派与革命派为了各自的政治目标而发动的政治运动。三个运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然而,历史不可能同时向三个方向发展。三种势力较量的结果,是辛亥革命的成功与中国政治向近代化道路的迈进。历史的合力推动了历史的进程。历史的多样性不能化幼为单一的线条。

——摘编自李细耿《渐政、立究与革命——清末民初政治转型研究》


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围绕材料中的观点,自选一个角度拟定论题并予以释。(要求:论题明确,论述充分,史实准确,表述清听。)
2021-10-28更新 | 141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吴忠市青铜峡市高级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开端,某校学生对此开展了研究性学习,请你帮他们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一、战争的背景

材料一 1793年,英国使臣马戛尔尼觐见中国乾隆皇帝,以下是期间英国的礼单和中国的回礼单。

礼单一(部分):天文仪器有天体运行仪、地球仪、望远镜、气候架等,工业品有棉织品、钢铁制品,军事装备有毛瑟枪、装备有110门火炮的巨型战舰模型等。

礼单二(部分):珐琅、珍宝、玉器、漆器、花缎、画册、鼻烟壶、扇、签,普洱茶48团,茶膏9匣和各色食品等。

——据《1793乾隆英使觐见记》等材料整理

二、历史的转折

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不平等条约的相关知识完成下表。

条约名称签约时间签约背景(战争)历史意义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材料三   大陆政策是日本自明治维新后,“不甘处岛国之境”,立足于用战争手段侵略和吞并中国、朝鲜等周边大陆国家的对外扩张政策,是日本近代军国主义的主要特征和表现。该政策于19世纪80年代趋于成熟。

三、历史的反思

材料四 1843731日,美国公使顾盛来到中国,进呈皇帝的礼品有航海地图、地球仪、六轮手枪、步枪、蒸汽战舰及蒸汽挖掘机模型,还有关于构筑要塞、造船、海陆军战术、地质、化学等方面的书籍,但都被清朝官员视为“奇巧淫技”给谢绝了。186010月,英法军队闯入圆明园。让英国人十分意外的是,当年马戛尔尼送给乾隆皇帝的那些标志着进步和文明的礼品,都原封未动地堆在那里,上面落满了灰尘。


(1)材料中哪一个是英使进呈中国皇帝的礼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两张礼单表明18世纪末中、英社会文明进程有何显著不同。
(2)完成材料二的表格。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指出“大陆政策”在19世纪90年代在中国的主要表现。该行为对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产生了什么影响?
(4)材料四说明了什么问题?这段材料对我们有何警示意义?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有学者指出,英国确立的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政体太缺乏对“平等”价值的关怀,它试图保障个人自由权利是极其狭隘的,只照顾到了占人口极少数的富裕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利益。作者旨在强调英国
A.民主政治有待完善B.仍未建立代议制度
C.缺乏个人自由权利D.国王仍然拥有实权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雅典城邦建立的陪审法庭作为国家主要司法机关,允许一般公民参加法庭一切事务,规定一般公民也能够担任陪审员。这种做法
A.对贵族特权起到某种约束作用B.切实地维护了所有雅典人的利益
C.有利于公民掌握国家最高权力D.使公民可直接决定城邦大政方针
10 . 公元前五世纪,罗马颁布的《十二铜表法》主要面对家庭问题,特别关注家庭生活、邻里关系、私人财产和死亡;……对抛弃或杀死畸形的婴儿、财富继承和葬礼上的得体举止做了规定,这反映了
A.国家限制贵族对司法的滥用B.经济发展提高私有财产意识
C.罗马社会内部阶级矛盾尖锐D.罗马人用法律规范社会生活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