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53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1931年9月,英国脱离金本位。英镑从1英镑兑换4.86美元,几天之内跌落了25%,达3.75美元。英镑9月贬值后引起的美元升值,使美国出口盈余大幅增长,但是同期的经济指标却显示出相反的走势,商品价格、就业率等指标跌落的速度比英镑贬值之前更快(如下表)。1932年,美国的失业率达到25%。但是,单纯的数字并不能表现当时的悲惨情形。25%的失业率表示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失业者,而且是长期失业。领取救济品的人排着长龙,许多人因无法偿付贷款而被迫流离失所,悲观、绝望的气氛压得人透不过气来。

美国经济指标:1931年3月~1932年6月(1923~1925年为100)

时间工业生产建筑合同工厂就业工厂工资额价格流通中货币与活期存款
1931年3月877778757624.8
1931年8月785974647223.4
1931年9月765973627123.4
1932年6月592760436420.4

注:表格数据引自【美】查尔新·P.金德尔伯格《1929~1939年世界经济萧条》。

——摘编自刘德步、王珏《增长与变革——二十世纪的国际经济》等


解读材料,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世界史的其他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写出观点,观点合理、明确,史论结合)

2 . 下表是《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末各大洲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数量统计表》(摘编自中国外交部网站)。理解表格中的信息,下列正确的是
时间地区1950—1959年1960—1969年1970—1979年1980—1989年总计
亚洲12110326
非洲51323344
欧洲6114021
美洲0113620
大洋洲00527
总计23166514118

A.1950—1959年外交成就打破了美国遏制中国的外交僵局
B.1960—1969年非洲建交国增多得益于日内瓦会议的召开
C.1970—1979年建交国家数量增加得益于中美关系的改善
D.1980—1989年建交国家增加表明我国推动了不结盟运动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列根据《中国古代职官》编制的表格
时期两宋明清
项目50%以上的进士43%的进士
任官前出身平民贫寒家庭
这一表格反映了科举制度(   )
A.实质是地主阶级的选官制度B.扭转了传统等级和门第的观念
C.促使部分社会阶层的变动D.完全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平、公正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阅读表格信息,20世纪60年代初中国对外贸易变动的主要原因是
1957—1965年中国对外贸易规模统计表
年份对外贸易出口进口
总额/万美元增速/%总额/万美元增速/%总额/万美元增速/%
1957310342—3.27159755—2.87150587—3.68
195838715524.7519811024.0118904525.54
195943813413.1722613514.1521199912.14
1960380920—13.06185601—17.92195319—7.87
1961293599—22.92149063—19.69144536—26.00
1962266316—9.29149023—0.03117293—18.85
19632915679.4816492110.671266467.97
196434636818.8019163416.2015473422.18
196542453022.5722279016.2620174030.38

A.“左”倾错误的影响B.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C.国民经济调整的结果D.中国实行“一大片”的外交方针
2021-04-12更新 | 130次组卷 | 3卷引用:新疆昌吉教育共同体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0-21高一上·江苏南通·阶段练习
5 . 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下面是某校学生梳理10-13世纪的历史知识时制作的表格,与表中序号顺序对应正确的是
少数民族主要活动
916年建国,实行南北面官制度
定都兴庆,创制文字,模仿北宋制度
与南宋长期对峙,后现“大定之治”
完成全国统一,进行地方制度创新
A.①契丹②党项③女真④蒙古B.①鲜卑②女真③蒙古④满洲
C.①契丹②吐蕃③女真④满洲D.①鲜卑②女真③党项④蒙古
6 . 以下表格为某同学归纳的关于中国古代某时期商业发展特点的内容。据此可知,该时期是
时期特点
①坊市界限不复存在。
②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直接监控。
③开始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A.秦朝B.汉朝C.宋朝D.清朝
7 . 历史讲述的是关于人的故事,生动活泼,有滋有味。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一些杰出的历史人物在不同领域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让我们围绕历史人物,完成下列探究。
任务一梳理知识
(1)根据下面表格的分类,将下列历史人物的序号填进对应的空格内。
①刘邦②蔡伦③张角④张仲景⑤陈胜⑥司马迁⑦刘秀

(2)简述下列人物的主要成就。
张仲景:        司马迁:        
任务二观点论证
(3)杰出历史人物的贡献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请以张骞为例,运用史实加以论证。
任务三思考感悟
(4)杰出历史人物取得成就的共同原因是什么?
8 . 以下表格的信息说明  
时间 表现
1982年宪法制定前夕 邓小平指出:“要使我们的宪法更加完备、周密、准确,能够切实保证人民真正享有管理国家各级组织和各项企业事业的权力,享有充分的公民权利。”
1982年 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进行重新规定,把“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改为第二章。
20世纪90
年代
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得到重视,这个时候有关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更多地体现了“管理法”的色彩。
A.法律使人民获得感增强B.依法治国理念不断强化
C.社会主义民主基础扩大D.国家关注公民基本权利
2020-06-19更新 | 258次组卷 | 18卷引用:新疆阿勒泰地区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简表

阶段名称内容时间
第一阶段
器物阶段
器物设想1840年-1850年
器物实践1850年-1895年
第二阶段
制度阶段君主立宪设想19世纪70年代-1898年
君主立宪实践1898年
民主共和设想1894年-1911年
民主共和实践1912年-1927年
第三阶段思想阶段

欧美资本主义思想

1915年-1926年

苏俄社会主义思想

1918年-1926年

——摘编自邓俊民、孙立舟《历史时间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意义》


(1)表格中的“器物”代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列举“第二阶段”近代化探索的相关实践。
(2)根据所学知识,分析1920年前后推动“苏俄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原因。
(3)根据表格和所学知识,概述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