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75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达·芬奇用艺术形象向欧洲中世纪压抑人性的神学统治和和禁欲主义宣布:人从禁欲主义中解放出来,它不再是徒有形质,没有七情六欲的模具,人能向人微笑了!所以《蒙娜丽莎》具有了强烈的时代精神……《蒙娜丽莎》如亮丽的玫瑰刺破了午夜的黑暗与沉寂,给人们的心注入一缕芬芳与希望,成为欧洲人结束中世纪漫长痛苦生活的标志。

——《人性的觉醒与写实风格的复苏——浅议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油画》


(1)材料中的“时代精神”指的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蒙娜丽莎》创作的时代背景。

材料二   马丁·路德改教时,大力提倡四大原则:“人人为祭司、人人有召命、人人是管家、人人有圣经”。他认为每个人在上帝面前是平等的,而上帝对人的呼召也是平等的。马丁·路德的思想,为突破欧洲中世纪的黑暗,迎接近代化的发展,奠定了思想上的基础。


(2)马丁·路德的核心思想是什么?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马丁·路德思想的历史影响。

材料三   18世纪开创了人类的启蒙理性。卢梭在这一时期,作为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小资产阶级思想的代表登上了历史舞台。他挑战旧制度,傲视传统观念,勇往直前地追求真理;在对社会理论的探讨和对封建专制制度的批判上,表现出非凡的才能和勇敢,歌德曾评价:“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


(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伏尔泰结束了一个旧时代,而卢梭开辟了一个新时代”的理解,概括指出启蒙运动是如何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的。
2 . 从清朝前期到后期,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经过了截然相反的发展历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初袛秉庙谟商戎略而已,厥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摘编自《清史稿》


(1)指出材料一所说的政府机构,并简析这一机构的出现所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下表所示是部分历史学者对清末某一历史事件的描述。

学者描述
龚书铎革命形势在当时已经具备了,革命派起而推翻清政府,是代表了人.民群众的意愿,顺应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的行为
金冲及在人们对旧政府的普遍愤怒中,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变得可以接受了,美、法所代表的共和政体为许多人所憧憬
(2)写出材料二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名称及其导火线。并对材料二中“革命形势在当时已经具备了”谈谈你的看法?
3 . 工业革命开始于英国,也对英国产生了重要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工业革命奠定了工业文明的基础,没有工业革命,就不会有现在这个世界……既然许多欧洲国家在差不多的时间里站到了走向现代的起跑线上,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摘编自钱乘旦等《世界现代化进程》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为什么唯独英国率先开始了工业革命”?

材料二   1771年,阿克莱特在克莱普顿建立了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工厂”……至此,工厂化过程已基本完成了,它与机器的使用、蒸汽动力的出现共同推动了经济的发展,同时又改变了整个社会生活。总之,到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园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当然,英国工业化也引发了许多社会问题,给后来实行工业化的国家留下了许多深刻的教训。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工业革命对英国社会产生的影响?
2023-09-17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2021-2022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四)
4 . 在中世纪的土壤中萌生了现代西方文明的种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古时期的欧洲社会存在一个带有军事性质的领主附庸集团,它是从日耳曼人的家族血缘制度、亲兵制度和罗马的军事体制中逐渐产生的,与同样带有军事色彩的领主、主奴制度相结合,形成了一种特殊的贵族等级制度。教会开始拥有精神方面的领导权,掌握世俗的伦理和信仰。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上)》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古时期西欧社会的基本特征?

材料二   对许多人来说,中世纪就是“黑暗时代”,是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之间的一个巨大错误。由于种种原因,对中世纪的这种不公道的观点持续了整整500年。无论如何,中世纪都不是一个沉睡的、可怕的时代,而是一个充满变化的时代。

——摘编自【美】朱迪斯.M.本内特、C.沃伦.霍利斯特《欧洲中世纪史》

(2)材料二对欧洲中世纪有何新认识?请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解释?
2023-09-15更新 | 23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五)
5 . 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6、17世纪(即明朝中叶以后)的中国,封建主义、专制主义社会经过一千多年的发展,正在经受前所未有的变动,它不仅表现在经济上产生有别于封建生产关系的资本主义萌芽,还表现在文化上涌现出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因素。

——摘编自刘志琴《明清之际文化近代化的萌动与夭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列举16、17世纪的中国“与正统思想相叛离”的若干思想家(要求至少列出三位),指出这一时期这股新思想的特点?

材料二:他们的思想无疑是进步的,但他们终究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圈子。从他们至死不食清朝俸禄的行为来看,他们的救世方案和实用学问的思想意义和学术意义大于社会意义,至少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一百多年里,无论中国的政治、经济还是思想文化,都沿袭着过去的“惯性”,几乎看不到他们的影响。

——摘编自任世江《高中历史必修课程专题解析》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他们终究没有跳出儒家思想的圈子”的原因,并谈谈对“思想意义和学术意义大于社会意义”的看法?
6 . 俄国近代化道路与农业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讲,他说:“到处在谣传,我要给农民自由,这是不公正的......但是,遗憾的是,农民和他们的地主之间存在着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地主管束的事情......因而,从上面解决比从下面解决好得多。”

——摘编自孙成木等主编《俄国通史简编》

(1)材料一反映了俄国社会的什么问题?亚历山大二世是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的?

材料二:下图反映的是俄国粮食产量变化曲线。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俄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并指出其基本原因?
2023-09-16更新 | 84次组卷 | 3卷引用:浙江省2021-2022年高二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三)
7 . 人类在20世纪为“非理性”付出过沉重的历史代价。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德国的纳粹化进程充满了国家及民众层面的非理性因素......在民众层面则是对强人领袖的迷信及抛弃良知的利益诉求。在这两个因素的合力作用下,一个原本政教发展在欧洲遥遥领先的国家最终却策动了战争,点燃了几乎殃及全世界的冲天烈焰。

——摘编自胡德坤、卢晓娜《二战前德国纳粹化的非理性因素分析》

(1)根据材料一,指出二战前德国纳粹化进程中民众层面“非理性”的表现,并结合所学知识具体分析哪些现实因素导致了民众层面的“非理性”?

材料二   起源于20世纪40年代的东西方冷战把战时盟国彼此塑造成了非此即彼的安全威胁与敌人,在其背后体现了双方极强的政治立场和意识形态,并在塑造过程中注入了一些非理性色彩。德国问题本身也就演变成了握在各自手中用以对付对方的有效工具,围绕着德国问题的斗争也逐步成了东西方冷战的新中心。

——摘编自王帅《论战后德国分裂局面的形成(1941—1949》等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二战后德国成为东西方冷战“新中心”的表现?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你认为该如何构建“理性”的国际关系?
8 . 明清之际,随着时代的变迁,一批新思想家崛起,他们既继承了宋明理学的许多思想观念,又对宋明理学中不少陈腐之处不满,力求有所更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理论,主张以“天下之法”取代“一家之法”。顾炎武认为“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也强调治学的目的是寻求治理国家拯救社会的根本方法。

——摘编自陈翠芳《中国儒家史论》

材料二   17、18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摘编自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1)根据材料一,概括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产生这些进步思想的经济因素。
(2)指出材料二中的“先天不足”有哪些含义,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理解。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再能满足需要了。于是,蒸汽和机器引起了工业生产的革命。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共产党宣言》,《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

材料二   这个时期(19世纪后半期)逐步出现了技术进步的制度化。更多的先进工业企业不再满足于接受技术创新并利用它们,而是通过精心的有计划的试验来追寻这种技术创断……科学盈利的真正神秘性在工业中的成长孕育已经达到了这样一种程度,以至于企业都开始资助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英】哈巴库克、【英】波斯坦主编,王春法等译《剑桥欧洲经济史》第6

材料三   19世纪中期,英国已经是一个工业化国家,往昔那种田原诗般的风情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个忙忙碌碌的世界。乡村建立起了灰暗的厂房,城镇竖起高耸的烟囱,工厂里回荡着机器的轰响,高炉前喷发出铁水的光亮。工业已成为国家的命脉,人们靠工业、而不是农业生存。

——摘编自钱乘旦、许洁明《英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工业革命首先发生的国家和部门,简述工业革命的扩展情况。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不同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显著特点。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工业革命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农业的改进,亦以1933年以后为积极。政府特设农村复兴委员会及中央农业试验所、全国稻麦改进所、中央棉产改进所。1934年制定农业合作社法,推行农民贷款贮蓄,发展生产......数年之间,农产增加,小麦棉花差可自给自足,进口稻米为之锐减。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自国民军到......视人民如草芥寇仇,日在水深火熟(热)之中,而政府尚日日高谈民生主义,如有地方士绅呈请减赋者,则政府置之不理;如有倡议加收赋税者,则为政府所欢迎......现今所谓最痛苦者,莫如田赋。

                            ——《吴兴县公民孙德呈为田赋正附税太重请求减轻文》(1934年7月)

材料三:国际联盟的一份调查表明,华南地区的雇农和半雇农占了农村人口的60%——90%,他们除了将年产庄稼的40%——60%交作地租外,还要替佃主缴纳正常的地税和附加税——附加税为正常地税的35%——350%不等。

                                   ———摘编自【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及原因?
(2)材料二反映了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的农村的什么景象?材料三可与上述哪则材料相佐证?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农村经济的记载为什么会不同?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