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58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随着工业革命的推进,女人开始参与到绝大多数社会化分工中进行劳动,女性关于平等的觉醒成为必然。1791年,《女权宣言》发表,女性开始争取属于自己的政治权利。此后伴随着《共产党宣言》的发布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广大妇女开始找到真正的群众基础和理论武装。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185738日,美国纽约纺织女工大罢工,随后成立了第一个纺织女工工会,不仅开始有了自己的组织,还得到了全世界妇女运动的呼应。在第二国际时期(1889—1918),国际工人运动著名活动家克拉拉·蔡特金在第二国际成立大会上指出,妇女的解放同全人类的解放一样,最终必将是劳动从资本中解放出来的事业。1910年第二届国际社会主义妇女代表会议上通过蔡特金的议案,把每年的38日定为国际妇女节。

材料二   1922年中共二大通过了《关于妇女运动的决议》,这标志着中国妇女运动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1934 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颁布实施,开始在法律层面打破数千年来束缚在妇女身上的封建婚姻枷锁。抗日战争时期,中央妇委在《关于目前妇女运动的方针和任务的指示信》中,将坚持抗战,扩大与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作为当前妇女运动的总方针。至19408月,边区妇女救国联合会已吸收边区妇女总数的70%,参加的妇女人数增加至21万人。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妇女在后方积极生产,支援前线,广泛参与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各项工作当中。新中国成立后,1953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和1954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均明确规定妇女有与男子同等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毛主席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很快席卷全国,并深刻影响了全球的妇女解放运动。

——上述材料均整理自潘萍《马克思主义妇女解放理论内涵精髓与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世界妇女运动持续发展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妇女运动的特点。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初,清政府虽然每次战败后均与侵略者签订了割地、赔款、开放商埠或允许在华建厂等丧权辱国的条约,但就其主要倾向来讲,仍是“仇外”“排夷”的。然而,自《辛丑条约》签订之后,清政府对外国的侵略就再也不抵抗了。这一变化(     
A.催生了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出现B.加速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C.使列强侵华经济方式发生了转变D.使中国社会两大矛盾日益合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948年以后,解放区内各省先后建立了党校,各县也先后成立了县委训练班,以此作为训练基层干部、党员的阵地。各省委党校负责对区级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培训。县的训练班以培训农村基层领导骨干为主,相应地训练城市商业、粮食、供销社及地方企业的一般干部。这些措施(     
A.推动工业化建设的展开B.为私营企业改革做准备
C.表明土地革命已经开始D.适应了革命形势的变化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下图作品中一只站在石尖上的雄鸡仰天长鸣,石头旁边有着象征民族气节的竹子。画作左上题字引自《诗经》“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该作品(     
A.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暴行B.见证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C.表现了顽强不屈的爱国精神D.反映了中华民族已开始觉醒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1902年梁启超发表《新中国未来记》,讲述了维新成功后中国进入联邦大共和国时代,经过战争与调停后中国繁荣昌盛;1904年小说家徐念慈发表《情天债》,主人公为一群新女性,该书以描绘50多年后的强势中国开篇。由此可知,这两篇小说(     
A.最早探索和寻求国家出路B.借古讽今以期挽救危局
C.具有浓厚的民族主义色彩D.旨在宣扬维新变法思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832年,东印度公司职员林德赛打着经商和传教的幌子,在中国沿海收集情报,他在航海报告中写道:“我极少见过有人除知道英国为‘红毛国’外,尚有别的名号。”这一言论从侧面反映了清朝(     
A.闭关政策的失败B.民族危机的加剧
C.浓厚的华夷观念D.中外交流的中断
2023-08-14更新 | 339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7 . 北宋在招募民户租佃中,以订立契约方式确立租佃关系和租额。1119年,北宋在出租逃田、荒田时,为提高租额,实行竞价方式,“出榜限一百日,召人实封投状,添租请佃,限满拆封,给租多之人”。这说明,北宋(     
A.订立契约成为社会交易普遍准则B.农民依附关系有所减弱
C.商品经济发展推动经营方式革新D.流民问题得到初步解决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唐朝制历与颁历的官方机构是太史局,只有太史局修制且颁下的历书才是整个国家全体臣民须共同奉行的时间概念;安史之乱后,部分区域太史历颁而不行,反而盛行民间私历。这一现象表明(     
A.技术进步助推民间历法的发展B.中央政府对地方控制能力减弱
C.每个藩镇都有自己奉行的历法D.民间的私撰历法比官方更精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南北朝中期以前百工需要长期服役。南齐建武元年(公元494年),齐明帝诏曰:“细作中署、材官、车府,凡诸工,可悉开番假,递令休息。”这一变化(     
A.为民营手工业发展提供一定条件B.使手工业管理法的体系更严密
C.体现了政府加强了对工匠的管理D.反映统治者大力倡导由奢入俭
10 . 研究表明,秦至汉初的县级行政机构主要分为县廷内的曹和县廷外的官。如下表所示。这表明当时(     
县廷内县廷外
户曹、仓曹、司空曹、尉曹、金布、狱曹、吏曹、令曹、覆曹、旁曹、讂曹、左曹等司空、仓、少内、畜官、厩、库、田、尉、司马、乡、亭、传舍、厨、市等独立官署
A.县级行政机构臃肿且效率低下B.内外朝制影响县行政机构建设
C.县级机构的行政分工较为细致D.县廷内外官员的职权相互制约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