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45 道试题
1 .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的主题。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三次大的变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协约国同德国及其盟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构成了重建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华盛顿会议的核心是中国问题,……与会国签订了一个关于中国问题的公约。

——《世界通史》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现代国际关系史》

材料三   冷战后,美国为了称霸世界,成为“世界领袖”,重新制定了全球战略。……另一方面,欧盟、日本、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和国际联盟的实力不断增强,成为牵制美国称霸世界……的重要力量。

——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


(1)材料一中的“和约”和“公约”分别指什么?最终确立了怎样的国际政治格局?
(2)材料二中“新的世界格局”指的是什么?冷战开始和结束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回答,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什么变化?中国在格局变化中的作用是什么?
(4)综上所述,你认为我国该如何应对当今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趋势?
2021-10-29更新 | 49次组卷 | 1卷引用:新疆阿克苏地区柯坪县柯坪湖州国庆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考试文综历史试题
2 . 从1950年起,美国阻止联合国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到1960年,美国拒绝讨论中国代表权问题的提案在表决时仅获得微弱多数。到1970年,支持驱逐台湾国民党“代表”的已有51票,反对的仅有47票。这表明
A.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条件日益成熟
B.联合国的作用发生根本性变化
C.美国和苏联控制联合国的局面开始发生转变
D.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3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可以把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初期作为“百年”历史的开端,以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作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在发生的重要时间点。我们所说的“百年”与以往的世界历史基本上是一个延续的关系。至少从工业革命以来,世界格局和国际体系处在西方国家主导之下,本质上是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而非西方国家在这一体系中处于边缘或半边缘地位。当今世界大体上仍是过去几个世纪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的全球体系的延续,但在这个长期的历史趋势中,依然存在着阶段性的发展和变化。在过去一个世纪里,这个体系曾经遭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广大亚非拉国家民族独立运动的冲击。到20世纪晚期,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资本主义势力进一步向全球扩张。新世纪以来,随着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一大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迅速发展,尤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让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焕发出新的蓬勃生机。

——摘编自俞金尧《历史趋势中的长时段变迁》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下列“百年变局”论题中任选一个进行论述。(要求:写明具体论题,表述成文;观点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序号“百年变局"论题
120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的变化
220世纪以来社会主义的发展
320世纪以来民族民主运动的演变
420世纪以来国际关系的演变

4 . 进入21世纪以来,国家间竞争的重心从一种外在的占有(如两次大战前帝国主义国家争夺领土与资源的战争和两极时代美苏争夺势力范围的斗争),转向内在的参与(如对以信息为代表的高技术的掌握与开发,在世界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的手段与能力等)。这一变化说明-
A.国际竞争方式更具迷惑性B.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
C.各国相互依存的程度加深D.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
2021-06-04更新 | 427次组卷 | 5卷引用:2021年秋季高三历史开学摸底考试卷-江苏专用-卷03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唐代以后,雕版印刷的图书数量逐渐超过手抄、石刻拓印等方法制作的图书,从前分散于民间的只刻印一些日用小品短文的小作坊逐渐发展为集中大规模地印刷成套经典书籍的大工坊。这些变化
A.促进了学术文化的传承B.阻断了儒学世俗化趋势
C.推动了造纸技术的革新D.反映了佛教文化的普及
6 . 1842—1852年期间,广州对外贸易进出口总值均处领先地位,但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与此同时,上海进出口贸易额及其在全国的对外贸易比重则呈迅猛上升之势,并最终于1853年超越广州,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最大口岸。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在于
A.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B.列强侵略的影响
C.区域经济差异的扩大D.民族工业的兴起
7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520-1801年英国人口与人口结构(职业结构)变动

各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年代总人口(百万)城市人口乡村农业人口乡村非农业人口
15202.45.576.018.5
16004.118.070.022.0
16704.9813.560.526.0
1.7005.0617.055.028.0
17505.7721.046.033.0
18018.6627.536.2536.25

——据《世界通史资料选辑》等整编

材料二1820年,英国总就业人口的63%已集中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反映出工业革命的发展。

1825年,英国爆发经济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国有的基本矛盾。

1832年,英国议会改革,产阶的政治要求得到满足,但无产阶级却依然无权。

1835年、英国棉纺厂工人的日劳动时间长达16小时,工资十分微薄,童工更占到52%。

1836年,英国宪章运动兴起,表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进入新阶段。

1847年、欧洲多国工人参参加的国际性工人组织正义者同盟改名为共产主义者同盟。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为共产主义者同盟起草的绸领在伦敦正式出版。

——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下卷)》和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据材料一,指出1520-1801年英国人与人结构变化的趋势,请结合史实分析变化的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与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工业革命带来的历史影响。
2021-09-12更新 | 7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2021-2022学年高一初高中衔接学习素养测试历史试题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从秦汉至晚清二千多年间,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各有大致不变的方面,但就总的趋势而言,这些方面又并非没有变化。例如,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维持不变,但土地私有日益发展,农业生产水平不断提高。这些变化是平和的、渐进的和累积的,从变化迅速的现时代或短时段的眼光看,社会不免呈“停滞”或“缓进”之象,但它的内部实在又酝酿并产生了相当的变化。

——改编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古代历史某一方面的“变与不变”加以阐述。(要求:自拟标题,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严密,阐述时不能抄写材料所举事例。)
2021-06-08更新 | 7134次组卷 | 66卷引用: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
9 . 英国史学家巴勒在《当代史学的主要趋势》中指出,“马克思主义提供了合理地安排人类历史复杂事件的使人满意的唯一基础”“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性在于它重新唤起了对历史研究的理论前提的兴趣以及对整个历史学理论的兴趣”。由此可知,巴勒认为马克思主义(     
A.成为当代史学的理论基础B.促进西方史学全面转型
C.为诠释历史提供了新的理论D.预言了史学的发展趋势
2022-12-08更新 | 339次组卷 | 5卷引用: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10 . “尼克松及夫人急忙走下舷梯,向前去迎接的中国总理周恩来伸出了手。中美两国领导人的手握在一起,结束了20多年的隔绝状态,标志着中美关系一个新时代的开始。”这个“新时代”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
C.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D.中国推进全方位外交
2022-08-11更新 | 117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西省上饶市广丰贞白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