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00 道试题
1 . 《五行志》将各种灾害和怪异纳入经学解说范畴,以灾异言人事,以天道说治道。中国古代25部正史中,有18部修纂了志书,其中有13部修撰了《五行志》。这反映了在古代(     
A.阴阳五行学说影响国家治理B.政府重视对自然灾害的研究
C.鬼神论深刻影响史书的修纂D.儒学深刻影响官方意识形态
2023-08-14更新 | 347次组卷 | 4卷引用:广东省广州市广东仲元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船山(王夫之)生当明清鼎革之际,试图对引起当时社会变故、民族危机的内在因由予以学术文化史的全面考察和系统总结,以其为锻铸未来寻找新希望的种子。从对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维系与发展的角度,认为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学说,在宋代的承继者为张载,此即是中华正学的集中表现。侯外庐在《船山学案》中指出:“夫之先生的学术,比清初的诸大儒都要丰富多面……夫之先生的学术是清以前中国思想的重温与发展,他不但把六经别开生面地重新解说,而且从孟子以后的中国哲人多在他的理性主义批判之下翻案估定,所以他的思想涵盖了中国学术史的全部传统……”。

——摘编自王泽应《船山学的学术基质》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夫之思想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夫之思想产生的条件。
3 . 20世纪50年代,苏联《光明照耀到高地村》《拖拉机手》等影片被安排配合国内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放映时,放映队往往采用幻灯、快板等形式进行“映前宣传、映间解说、映后讨论”,帮助工农群众看懂苏联电影。材料现象反映了
A.社会主义改造迫在眉睫B.国家借助艺术形式进行政治动员
C.当时外交环境较为恶劣D.国内民众对苏联有了全面的了解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邮票作为“国家名片”,在方寸之间展示着一个国家、一个时代的形象、风貌和精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国邮政于202171日发行《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邮票120枚。每一枚邮票都有一个主题以及若干表现元素,20枚邮票浓缩了百年来党的重大历史事件以及伟大成就。

       第1枚:开天辟地                                                    第2枚:峥嵘岁月

元素:“五四”运动、上海党的一大会址、               元素: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遗址、遵义会议遗址、

嘉兴南湖红船、旭日东升                                           飞夺泸定桥   

第7枚:制度奠基                                                                                  第9枚:改革春潮


     元素:社会主义改造、五四宪法、人民大会堂                 元素:恢复高考、小岗村大包干纪念雕塑、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从中任选一枚邮票,解说建党百年纪念邮票的设计理念。(要求:表述成文,史论结合,阐明各元素与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
2021-11-20更新 | 232次组卷 | 6卷引用:山东省潍坊市2022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A卷)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年代消费理念消费实态
公元前3世纪至公元5世纪享乐是最高的幸福日常生活消费和公共消费奢靡无度,以角斗、逐兽、赛马、剧场表演等为主要内容的娱乐消费迅速发展
5世纪至15世纪节制是美德衣食住行极端简朴,除宗教歌剧之外,几乎没有休闲娱乐活动
16世纪至19世纪上半叶奢侈有利、节俭有弊到保证积累、有效消费宫廷贵族奢侈消费卷土重来,中产阶级提倡有节制消费;衣食住等日常消费质量大大提升;休闲娱乐和精神消费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消费至上、需求创造生产饮食消费比例下降,物质消费和休闲娱乐消费成为主要消费项目;汽车等奢侈品转变为生活必需品;超前消费成为时尚
20世纪下半叶消费至上,开始倡导适度、绿色、可持续的消费消费强调审美和文化意义,追求个性,炫耀品位;生存性消费比重降低,享受性、发展性消费比重升高;信用消费、超前消费盛行;消费周期变短

——根据杨魁、高海霞《西方消费文化观念的历史变迁与发展取向》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任一历史时期的西方消费活动变化进行解读。(要求:明确写出消费活动变化,解读全面,史论结合,逻辑清晰,表述准确)
2024-01-26更新 | 11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南省宁乡市第一高级中学2021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对下列四幅古代世界地图,解读正确的是(     

①希腊人通过多次对外战争形成“希腊化世界”
②拜占庭帝国与阿拉伯帝国间有商业贸易往来
③2世纪初罗马帝国组织编订《罗马民法大全》
④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024-01-01更新 | 92次组卷 | 3卷引用:北京市房山区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卷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8 . 下列各项对地图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该图表明古代君主集权专制达到顶峰B.台湾开始归属中央政府管辖
C.基本奠定了今日中国的版图D.该政权是第一个由北方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
21-22高一上·海南省直辖县级单位·阶段练习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9 . “战时国际法规对于投降的士兵应该给予战俘的特殊待遇,保护其生命安全,但这是指的穿军服,经过训练,并有指挥官管辖的战斗员而已。而日军攻占南京时,卫戍司令唐生智逃脱,神州士兵脱掉军衣步入安全区成为便衣兵,日军将他们团体处刑是正当的,为了搜索他们,日军才误杀平民。”对材料观点的四种解读中正确的是(     
A.日军攻占南京后遵守了国际法B.南京卫戍部队抗战不力
C.投降的中国士兵违反了国际法D.无耻地为大屠杀作辩护
2023-04-11更新 | 84次组卷 | 2卷引用:海南省昌江县首都师大附属昌江矿区中学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10 . 中国古籍没有类似今天标点,汉代出现断句“、”和“?”,称之为句读,宋代出现了“,”“。”。正因为如此,《论语•乡党》云:“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有人认为这体现了孔子的人本主义观念。但唐代韩愈却认为末句当断为“曰:‘伤人乎不?’问马。”这样变成了既问人,又问马,并说“圣人岂仁于人不仁于马?”上述现象表明
A.不同的历史史料,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B.阶级立场的不同,对人物的评价会有区别
C.同一历史事件,因理解角度而至解读不同D.对历史真相的了解,应尽可能多占有史料
2022-04-0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浙江省湖州市三贤联盟2020-202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