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71 道试题
1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5世纪后期,北魏鲜卑族在孝文帝的领导下,大力地推行了一场学习汉族先进文明的改革。这场改革引起了不少的争论,有人认为这场改革促进了鲜卑族的巨大进步,孝文帝是盖世英雄;有人认为这场改革导致气吞万里如虎的鲜卑民族消失了,孝文帝是千古罪人。


请你从上述材料中选择其中的一个观点,并用所学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证。(要求:必须写出选择的观点,史实要准确,论证要充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明中叶后,太湖流域蚕桑经济快速发展,出现“浙西之利,蚕丝为大”“尺寸之堤,必树之以桑”的情形;闽南地区出现了“其地为稻利薄,蔗利厚,往往有改稻田种蔗者”;福建广东的烟草种植“一亩之收,可以敌田十亩,乃至无人不用”。由此可知上述地区(     
A.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开始解体B.农业商品化程度大大提高
C.经济作物生产地区差异不大D.新经济因素正在不断发展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表格中逻辑关系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
A陈胜、吴广在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推翻了秦朝的统治
B清政府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完全禁止对外贸易
C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的编纂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的总结
D理藩院的设立西藏正式归属中央政府的管辖

A.AB.BC.CD.D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唐朝后期藩镇林立,军人掌权,宋朝则“反其弊,使内外皆柔”,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以下不属于此方针的是(     
A.罢免宿将兵权B.用文官担任三司长官
C.大力提倡文治D.扩大科举规模
单选题-单题 | 容易(0.94) |
名校
5 . 辽朝实行南北面官制,这个做法(     
A.加速党项族与汉族的融合B.导致辽宋对峙
C.推动契丹向封建社会过渡D.激化社会矛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安史之乱期间和以后,唐朝陆续在内地设置藩镇,有些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下列各项中,描述“藩镇割据”局面的是(     
A.“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B.“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
C.“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D.“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罗马继承法在发展过程中,始终遵循遗嘱继承优先的传统,阿德里亚努斯皇帝一语道出了罗马法把遗嘱继承置于法定继承之先的真谛:“我没办法选择儿子,可我有办法选择继承人。”这反映出罗马继承法(     
A.尊重公民个人意愿B.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C.注重调解经济纠纷D.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8 . 张謇拒绝出任江苏宣慰使及农工商大臣,致电清内阁∶中国国土辽阔,种族不一,应效法美国,“今推逊大位,公之国民,为中国开亿万年进化之新基,为祖宗留二百载不刊之遗爱,关系之巨,荣誉之美,比诸尧舜,抑又过之,列祖在天之灵,必当歆许”。这表明,此时的张謇(     
A.赞同中国实行共和政体B.坚定地站在革命派的一方
C.拥护孙中山的领袖地位D.拥戴袁世凯复辟封建帝制
9 . 明清之际,顾炎武认为,传统君、臣,民关系的最大弊病在于君权至高无上,导致君臣,君民关系失衡。为此,他提出“天子一位”“禄以代耕”,实际上就是把君主置于与普通民众同等的地位,以表达君、臣、民在政治上的互相平等。顾炎武的主张(     
A.主旨在于推翻君主制度B.体现了社会转型的时代要求
C.根源于自然经济的解体D.反映了西学东渐的发展趋势
10 . 墨子通过“当此之时,世不渝而民不变……存乎桀纣而天下乱,存乎汤武而天下治”的史实论证了国家兴衰治乱与天命无关,并提出“赖其力者生,不赖其力者死”的主张。墨子的这一思想(     
A.否定了宗教神学理念B.体现了其节用尚贤的治国观念
C.具有一定的人文色彩D.表达了对当时社会现实的不满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