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57 道试题
1 . 西汉初年的各种制度基本沿袭秦朝,但施政方针有了诸多重大调整。下列各项,属于西汉初年施政方针“重大调整”的是(     
A.采取“与民休息”的政策B.罢黜百家,尊崇儒术
C.颁布推恩令,削弱王侯势力D.设立中朝,牵制外朝
2024-01-29更新 | 181次组卷 | 66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下表为清朝中期人口、耕地面积数据。对此解读准确的是(     
时间人口数量(亿)耕地面积(万公顷)人均耕地面积(亩)
1753年(乾隆十八年)1.84约49024.00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2.86约50712.66
1812年(嘉庆十七年)3.34约52602.36
1851年(咸丰元年)4.32约50421.75
A.开始突破传统自然经济的结构B.边疆国土的开发有效缓解人地矛盾
C.高产作物传入提高了粮食产量D.人口急剧增长使资源危机日益显露
2023-12-20更新 | 169次组卷 | 52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地主谭晓,低价购买大片空闲沼泽地,雇佣贫苦乡民加以治理。所凿水池养鱼,池上筑舍养猪,其余空地种植不同的果木蔬菜,此类副产品运到市场利润颇丰。这体现了(     
A.生产方式更新B.小农经济解体
C.人身依附加强D.经营理念守旧
4 . 春秋时期,吴、越、楚、秦被视为蛮夷之国。《史记》认为这些蛮夷之国的诸侯王与黄帝有着血缘关系,都是黄帝的后代。据此可知,司马迁认为(     
A.诸侯纷争激烈B.华夷观念有别C.习俗礼仪各异D.华夏同源共祖
2023-10-17更新 | 229次组卷 | 30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清朝雍正时期获得密奏权的官员达l200人,密奏内容涉及范围很宽泛,军务、政务、官吏、民情、水旱、传闻等等。雍正时期摊丁入亩、改土归流等重要政策,都是臣下密奏先提出,雍正帝又与臣下反复讨论后做出决策。据此可知,密折制(     
A.体现古代官僚体制的完善B.是君主专制制度的发展
C.逐渐取代了军机处的职能D.是民意上达中央的途径
2023-09-21更新 | 396次组卷 | 60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有同学这样形容战国时期先秦诸子的思想,有的一股正气,平治天下;有的爱好和平,讲求实际功利;有的刻薄严苛,法度严明;有的带着逍遥魂儿,避世寻自由。这些思想分别是指哪家学派(     
A.道家、儒家、法家、墨家B.儒家、墨家、法家、道家
C.墨家、儒家、法家、道家D.墨家、法家、道家、儒家
2023-08-01更新 | 1794次组卷 | 133卷引用:宁夏银川市第六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汉武帝时期,结构恢宏、气势磅礴、以歌颂为主的大赋兴盛;东汉中期以后流行小赋,这是因为(  )
A.汉赋呈现出平民化趋势B.不同时期流行不同的文学形式
C.皇帝好恶决定汉赋兴盛D.文学作品的风格受时代的影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尼布楚条约》确定了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钦定藏内善后章程》29条,明确和落实了中央政府对西藏地方的管辖权。上述材料表明清朝政府(     
A.开始管辖东北地区B.努力发展睦邻友好关系
C.开始管辖西藏地区D.运用法律手段管辖边疆
2023-01-07更新 | 460次组卷 | 33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加强统治是古代王朝的核心利益所在。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本朝惩五代藩镇之弊,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久困弱。

——《朱子语录》

材料二   行中书省是由中央宰相府分出一个机关驻扎在外面,这因蒙古人征服中国,不敢把政权分散,要完全把握集中在中央。行省就是一个行动的中书省。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宋朝是如何做到将“一切收了”的?
(2)据材料二概括行省制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行省制实施的意义。
2023-01-04更新 | 47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材料二:苏州“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机工受值。”

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清乾隆年间规定:“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城市布局、商业活动、城市功能三个方面分析两个城市有了哪些变化?
(2)材料二表明,苏州丝织业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和经济因素,指的是什么?出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
2023-01-04更新 | 59次组卷 | 1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