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古代雅典为战争中阵亡将士举行隆重的葬礼仪式:一是举行盛装阵亡将士遗骨的棺材游行;二是完成祭祀后,雅典人选举最优秀的演说家发表赞美阵亡将士的演说。这一仪式
A.推崇厚葬的传统习俗B.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C.固化个人英雄主义观D.激发公民的城邦意识
2022-05-15更新 | 387次组卷 | 4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五)历史试题
2 . 下表是1939年2月陕甘宁边区第一届参议会通过的《陕甘宁边区各级参议会组织条例》规定的各级参议会的部分职权。这些规定
选举各级政府主要成员
制定施政纲领
决定重大事项,制定法律、法规
监察及弹劾各级政府之政务人员,督促及检查各级政府执行参议会决议案之事项

A.壮大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力量B.有助于联合抗日局面最终形成
C.深入并践行了社会主义建设理论D.体现了中共对民主政体的探索
论述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女性形象的塑造与时代发展变化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上述文物、图片反映不同时期代表性女性形级,从中任选两个形象予以解读。(要求:解读应该包括女性形象说明和成因分析)
4 . 成祖以后,明朝宗室逐渐“食禄而不治事”,仅就岁禄而言,亲王万石,郡王二千石,镇国将军千石,各有等差,直至奉国中尉二百石。这一制度的长期推行
A.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B.维护了官僚集团的稳定
C.保障了宗室的政治特权D.避免了地方势力的兴起
2022-05-14更新 | 360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5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杨杰(1889~1949),云南人,参加过辛亥革命、护国运动;1929年,被蒋介石任命为陆海空总司令部行营总参谋长,累立战功,特别是在中原大战中助蒋扭转战局。其后,蒋介石发动“剿共”,杨杰愤其所为,避居上海。抗战期间,他兼任陆军大学校长,亲自教授军事理论,还撰写了《国防新论》《军事与国防》等著作,指出“只有在消灭了人剥削人制度的社会主义国家,才能建立起真正的人民国防”。1943年开始,他与中共取得联系,并受董必武之托为中共昆明地下党转交信件。1948年,他拒绝蒋介石让其出任云南省政府主席的提议,并致力于策动西南反蒋武装起义。1949年杨杰遭国民党暗杀,1982年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摘编自杨德慧《杨杰将军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杨杰对蒋介石政府态度变化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杨杰。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6 . 宋元时期,市舶司对进出港船舶所载货物实行抽分(收取商税)。元代《至元市舶则法》规定“蕃货双抽,土货单抽”,这
A.体现了厚往薄来的理念B.突破了闭关锁国的桎梏
C.维护了自然经济的稳定D.推动了出口贸易的发展
2022-05-14更新 | 193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在唐初莫高窟壁画《张骞出使西域图》中,展现了“汉武帝部下击败匈奴后带回战利品“祭天金人'”和“汉宣帝不知金人名号故派张骞出使西域问佛”的场景。实际上,宣帝时张骞已经去世,佛教也尚未传入中原。据此可知,该壁画
A.内容源于艺术想象B.民族交融色彩浓厚
C.缺乏史学研究价值D.带有特定时代印记
2022-05-14更新 | 502次组卷 | 5卷引用:福建省福州第一中学2022届高三高考前质检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李斯者,楚上蔡人也。年少时,……从荀卿学帝王之术。学已成,度楚王不足事,而六国皆弱,无可为建功者,欲西入秦。……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因以得说,说秦王曰:"……自秦孝公以来,周室卑微,诸侯相兼,关东为六国,秦之乘胜役诸侯,盖六世矣。今诸侯服秦,譬若郡县。夫以秦之强,大王之贤,由灶上骚除,足以灭诸侯,成帝业,为天下一统,此万世之一时也。今怠而不急就,诸侯复强,相聚约从,虽有黄帝之贤,不能并也。”秦王乃拜斯为长史,听其计,阴遣谋士赍持金玉以游说诸侯。诸侯名士可下以财者,厚遗结之;不肯者,利剑刺之。离其君臣之计,秦王乃使良将随其后。秦王拜斯为客卿。会韩人郑国来间秦,以作注溉渠,已而觉。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臣闻地广者粟多,国大者人众,兵强则士勇。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是以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今乃弃黔首以资敌国,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夫物不产于秦,可宝者多;士不产于秦,而愿忠者众。今逐客以资敌国,损民以益仇,内自虚而外树怨于诸侯,求国无危,不可得也。”秦王乃除逐客之令,复李斯官,卒用其计谋。官至廷尉。二十余年,竟并天下,尊主为皇帝,以斯为丞相。夷郡县城,销其兵刃,示不复用。

——摘编自司马迁《史记·李斯列传》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李斯对秦统一六国的贡献。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李斯思想的特征及影响。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9 . 1997年的京都会议议定书中,30多个工业国家同意削减温室气体排放。然而,在欧盟各国、日本、加拿大和其他工业国家批准该议定书之后,世界上最大的温室气体排放国美国却拒绝批准该议定书。由此可知
A.美国与西方其他国家矛盾尖锐B.京都议定书对美国极为不利
C.全球性问题更需要各国广泛合作D.广大发展中国家从中受益明显
10 . 唐玄宗初期打压佛教势力可谓不厌其烦,实行了遣散伪滥僧尼、禁止建寺写经等政策。天宝三载(744年),玄宗敕令州郡政府铸金铜天尊和佛像各一躯,分送开元观、开元寺。他更是亲注《孝经》《道德经》和《金刚经》。宗教政策的变化反映了唐朝
A.宗教政策缺乏稳定性B.顺时而变维护统治
C.从抑佛到崇佛的变化D.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2022-05-14更新 | 281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2022届高三下学期新高考历史考前冲刺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