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2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918~1930年,彼得格勒(列宁格勒)国家瓷厂生产了主要用于国外巡展的系列陶瓷艺术品,这些陶瓷的设计带有立体派、未来派风格,常用的装饰图案如图所示。这
   
A.体现政府重视居民的生活资料生产
B.适应了新政权展示国家精神而貌的需求
C.反映两极对峙之下文化竞争的激烈
D.推动了传统艺术与革命意识形态的结合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经考古证实,秦直道位于内蒙古、甘肃和陕西境内,路上有2-3道车辙,车辙两侧有较宽的路肩;车辙间的辙梁经过反复碾压,土质发黑,质地坚硬。由此可知秦直道
A.推动了国家大一统的实现B.加强了北方地区的边防
C.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管辖D.形成了全国性的道路网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唐律疏议》规定:马球、角抵等对抗性体育运动的伤害,以“戏杀伤”定罪;射箭、弹弓等造成他人意外伤害,以“过失杀伤”定罪;体育活动中出现的争斗,以“斗杀伤”定罪。这反映了
A.基层教化的加强B.中华法系的确立
C.礼法并施的执行D.国家治理的智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1928年,美国总统在竞选演说中宣称,“只要让我们继续执行过去8年的政策,我们借上帝之助,很快将看到贫穷从这个国家消失的日子”。这反映当时美国
A.经济发展正常有序B.两党竞争异常激烈
C.对社会发展缺乏理性判断D.国家干预推动了经济发展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14到15世纪,方言史学在意大利兴起。其编纂内容以政治军事史为主,几乎均以史家所在城邦国家的治乱兴衰为写作对象,重点突出执政者和贵族在本邦历史发展中独一无二的地位。此时意大利方言史学
A.摆脱了神学对历史研究的禁锢B.体现了世俗世界的国家意识
C.抛弃了古希腊罗马的史学传统D.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6 . 如图是环球时报英文版制作的有关当前俄乌局势的最新漫画。针对“山姆大叔”的叫嚷,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强调:美国应该扪心自问谁是这一切的始作俑者。对如图解读合理的是
A.美苏冷战加剧了俄乌紧张局势B.俄乌冲突源于民族矛盾的激化
C.北约东扩破坏世界多极化格局D.冷战思维威胁世界和平与安全
2022-05-13更新 | 533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漳州立人学校2022届高三5月底适应性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传国玉玺是中国历代正统皇帝的信物,相传为秦始皇用和氏璧制成。西晋末至东晋初,传国玉玺先后为匈奴建立的前赵、氐族建立的后赵所获。他们讥讽没有玉玺的东晋皇帝为“白板天子”。这一现象
A.根本上体现了民族冲突的阶级实质
B.一定程度说明传国信物是统治基础
C.充分体现了小农经济的狭隘性特征
D.侧面反映了民族认同在冲突中发展
2022-05-13更新 | 497次组卷 | 16卷引用:福建省龙岩市某校2022届高三下学期考前模拟训练历史试题
8 . 为打破第四次“围剿”,中央苏区政府发行公债,龙岩县群众踊跃购买,共认购了13000多元,远超过原定8000元的销售计划。该县农民还积极用现金缴纳农业税,一些可以不缴农业税的贫苦农民也主动要求缴税。促成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的繁荣B.革命力量的壮大
C.政治认同的增强D.斗争形势的变化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9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徐光启(15621633),字子先,号玄扈,上海人,生于明嘉请四十一年(1562年),卒于崇祯六年(1633年),明末杰出的科学家。他曾同耶酥会传教士利玛窦等人一起共同翻译了许多科学著作,如《几何原本》《泰西水法》等,成为介绍西方近代科学的先驱:同时他自己也写了不少关于历算、测量方面的著作,如《测量异同》《勾股义》:他还会通当时的中西历法,主持了一部130多卷的《崇祯历书》的编写工作。除天文、历法、数学等方面的工作以外,他还亲自练兵,负责制造火器,并成功地击退了后金的进攻。著有《徐氏庖言》《兵事或问》等军事方面的著作。但徐光启一生用力最勤、收集最广、影响最深远的还要数农业与水利方面的研究,《农政全书》就是其杰作。

——岳麓书社《农政全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徐光启科学成就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徐光启科学成就的影响。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广泛地介入公民社会权利的保护过程,以此形成的公共政策构成了现代国家的核心制度。在这个意义上,现代国家也被称作“福利国家”。在发达国家工业革命的过程中,工人阶级相对于农民阶级,较早获得了福利保障计划。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政治转型、经济危机与公民权利运动共同改造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兴起于20世纪30年代的凯恩斯主义为政府定义了新的角色。凯恩斯主义提倡政府积极干预市场,增加公共开支,创造就业,扩大福利分配。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美国与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实行政策转向,抛弃凯恩斯主义的遗产,转而拥抱新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试图减少政府对市场的干预,大规模削减政府的公共福利开支,鼓励私人资本在福利分配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然而民主政治下的政党竞争诱使执政党通过增加公共福利开支,以赢得选举。

材料二   传统计划经济提供了全面的福利计划,政府与单位负责城市人口的福利分配,农村人口则主要依托集体组织。改革开放之后,市场经济的发展、国有企业的转型以及人民公社的解体,改变了原有福利分配的基础与结构。2003年始,城市与农村地区逐步建立起由政府、市场和个人共同承担的福利制度,在城市建立与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公共医疗改革、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障、工伤保险等,在农村建立起农村大病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等。1999-2006年,国家通过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在中西部地区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改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公共产品供给水平,为脱贫致富创造基础条件。2006年后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在继续完善落后地区基础设施的同时,加大力度治理重点贫困区,运用财政资金大规模实施易地搬迁,为实现共同富裕走出了一条创新之路。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谢岳《中国贫困治理的政治逻辑——兼论对西方福利国家理论的超越》


(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西方福利制度同中国福利制度的异同,并概括西方福利制度演变的背景。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中国福利制度。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