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702 道试题
1 . 据记载,周太王(周文王祖父)的儿子泰伯和仲雍主动把王位继承权让给弟弟季历,带着亲族来到苏南地区,建立勾吴王国。他们“断发文身”,接受当地习俗。当地部族自愿归附。这体现了当时
A.南北文化交往交融B.华夏认同感的增强
C.宗法制度初步确立D.王位世袭制度异变
2 . 1921年,美国仅有数千台收音机。1932年,美国家庭收音机的拥有量达到1800万台,有一半家庭至少拥有一台收音机,而没有收音机的人大多也会在政府发布重大消息时聚在一起听广播。由此推知,当时
A.罗斯福新政促进美国收音机销量的增长B.技术进步有助于新政理念的传播
C.新媒体逐渐普及为解决危机提供了条件D.广播宣传左右人们对新政的看法
3 . 西汉初年沿袭了秦朝的军功爵制,“公卿皆军吏”。西汉中后期,“公卿大夫士吏斌斌多文学之士”。这一变化
A.适应了国家治理的需求B.确立了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
C.改变了中央官制的运作D.削弱了门阀士族势力的影响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柳诒微(1880-1956年)是中国文化学的奠基人,中国史学由传统步入现代的关键人物,他所著的《中国文化史》为中国文化史的开山之作。该书是“作者身经清末封建政治腐败濒于崩溃之际,深慨民族自尊心的丧夫、崇洋媚外的奴化思想无从抵制,因此蓄志阐述中国文化政救源流,以增强我民族自尊心,抉择中国文化的特点,以助勉青年学习继承和发扬我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而于五四新文化运动前后撰成。柳诒微撰写该著作时强调:“世恒病吾国史书,为皇帝家谱,不能表示民族社会变迁进步之状况”。时人刘英士对该书评价:“全书大部分是重述古书,所以有人把它当做‘史料’看待。然据我们看来,此书中颇有超过史料之处。最明显的是著者常在引用史料之际,参以已见,加以新的解释”。1932年,《中国文化史》正式印行,建国后,一再重版。

——摘编自吴忠良《柳诒微与<中国文化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柳治微撰写《中国文化史》的时代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柳治微的史学贡献。
2022-05-13更新 | 74次组卷 | 1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五)历史试题
5 . 二战后初期,英国反对舒曼计划中涉及的超国家原则,对欧洲一体化保持距离;60年代申请加入欧洲共同体遭法国拒绝;70年代加入欧共体,但对一体化的态度与法、德等成员国并不完全一致;80年代末以来处于一种自我选择的孤立状态。这说明
A.英法间矛盾不可调和B.英国追随美国的冷战政策
C.英国立足于国家利益D.欧洲一体化进程举步维艰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1811月,列宁提出了实行以公社、劳动组合耕种制,农民协作社为主要形式的共耕制,认为它是“振兴农业,改进农业。节省人力以及同富农、寄生虫和剥削者作斗争的手段。”向共耕制过渡成为这一时期苏俄解决土地问题的核心内容。192112月,在列宁的倡议下俄共(布)第十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了土地政策的下列原则:(一)毫不动摇地保持土地国有化;(二)巩固农民的土地使用权;(三)给农村居民以选择土地使用形式的自由。根据这一原则,192210月苏俄通过土地法典,废除了以前实行的一切土地法令,重申土地上一切建筑物、作物和其它财产都是农民不可剥夺的个人财产。这一土地政策为苏俄找到了一条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有效途径。列宁后来回顾说:“农民不是用空话,而是用实际行动,表明他们愿意帮助并且在帮助已经夺得了政权的无产阶级实现社会主义。”

——摘编自许蓉《列宁关于解决苏俄农民土地问题的重要思想》

材料二   1950年冬开始,党领导广大新解放区进行了封建土地制度的改革。到1952年底,除一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全国大陆土地改革基本完成。约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约7亿亩土地。

19519月,党中央制定《关于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决议(草案)》,引导农民走互助合作的道路。195312月,又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在这两个决议的指导下,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稳步前进。农业合作化运动初期主要是发展农业生产互助组。19539月,进入以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为主的阶段。1953年开始大规模经济建设后,出现农产品供不应求的矛盾,引发粮食价格剧烈波动。经过反复权衡,195310月,中央中央作出对粮食实行统购统销的决定,接着实行油料的统购和食油的统销。1954年又实行棉花的统购和棉布的统购统销。此后,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步伐加快。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基本完成。

——摘自《中国共产党简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1918-1922年苏俄土地政策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50年代中国土地制度变化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原因。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苏两国调整土地政策的依据。
2022-05-13更新 | 360次组卷 | 3卷引用:福建省泉州市2022届高中毕业班质量检测(五)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金文族徽是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族氏名号,商代晚期数量显著增加,且许多族徽上附加了地名、官名和职事名。这反映了当时
A.族氏政治职能加强B.神权王权紧密结合
C.族群融合程度加深D.青铜冶铸工艺精湛
8 . 如表列举了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三次阅兵。这些阅兵
时间事件
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时的阅兵
1933年8月1日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八一”阅兵
1934年1月22日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时的阅兵
A.沉重打击了南京政府的嚣张气焰B.有力回击了日本法西斯的侵略行径
C.极大激发了红军士气和革命信念D.积极巩固了红军反“围剿”的成果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在古雅典悲剧家索福克勒斯的名著《俄狄浦斯王》中,主人公俄狄浦斯从小远离双亲,成年后从神谕中得知自己命中注定杀父娶母,他奋起抗争,却终究未能挣脱命运的枷锁;最后他刺瞎双眼,自我放逐。由此可见,该作品青史留名的主要原因是
A.强调了伦理观念B.开创了浪漫主义
C.批判了神明权威D.彰显了人文精神
2022-05-13更新 | 1001次组卷 | 12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10 . 1918年,海军部下辖的江南造船所采用商务化经营,获得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份国外造船订单——承造美国四艘万吨运输舰,所有建筑工程、发动机及汽锅均在中国制造,两年后通过验收并交船。这表明当时
A.实业救国成效初显B.美国暂时放松对华侵略
C.清末新政稳步推进D.工业发展环境有所改善
2022-05-13更新 | 697次组卷 | 8卷引用:福建省厦门市2022届高三四模历史试题
首页4 5 6 7 8 9 10 11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