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82 道试题
1 . 国际秩序是指在一定世界格局基础上形成的国际行为规则和相应的保障机制,通常包括国际规则、国际协议、国际惯例和国际组织等。以下是国际秩序发展史上重要事件的节选。

材料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条约》签订,形成了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确立了国际关系中的国家领土、主权与独立等原则,开创了用国际会议和通过谈判达成协议的形式解决国际争端、结束国际战争的先例。

1651年,英国颁布了多项《航海条例》保护本国贸易。为了迫使荷兰接受《航海条例》,英国发动了一系列对荷兰的战争。

1842年,中英两国签订《南京条约》,条约侵犯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和关税主权。

1914728日,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19288月,美、法等国签订了《非战公约》,宣布缔约各国在相互关系中废弃以战争作为实行国家政策的工具,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9456月,50个国家的代表签署了《联合国宪章》,确立了和平解决国际争端和制裁侵略的机制,集体安全体制进一步完善。

1947年,23个国家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在该协定的框架下,各缔约国通过谈判,削减关税和其他贸易壁垒,取消国际贸易中的歧视待遇,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

1970年,25届联大通过的《关于各国依联合国宪章建立友好关系及合作的国际法原则宣言》中明确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包括在内。


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围绕“国际秩序”自拟题目,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观点明确,持论有据,逻辑清晰。)
2 . 1931年发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暂行税则》规定,苏区商业税从资本200元起征,分13个等级累进征收,税率在2%~18.5%之间。这一规定的目的是
A.维护和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提高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C.打击四大家族的经济垄断D.配合党的中心工作开展
3 . 鲁迅先生认为唐朝各民族的文化都有很大的发展,汉族有汉族的文化,但没有扼杀其他民族文化的发展。因此,鲁迅大力彰显汉唐文化,这其中核心的思想内涵在于(     
A.各民族文化发展旗鼓相当B.唐文化雍容华贵兼收并蓄
C.中华文明呈开放包容状态D.汉族统治阶级的开明开放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列宁曾经指出:“在社会现象方面,没有哪种方法比胡乱抽出一些个别事实和玩弄实例更普遍、更站不住脚的了。挑选任何例子是毫不费劲的,这没有任何意义,或者有纯粹消极的意义,因为问题完全在于,每一个别情况都有其具体的历史环境。如果从事实的整体上、从它们的联系中去掌握事实,那么,事实不仅是‘顽强的东西’,而且是绝对确凿的证据。如果不是从整体上、不是从联系中去掌握事实,如果事实是零碎的和随意挑出来的,那么,它们就只能是一种儿戏,或者连儿戏都不如。”

——摘编自《列宁全集》第28卷第364页,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提取材料中信息,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近代史的相关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
2022-02-26更新 | 72次组卷 | 2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5 . 16-17世纪,天主教会对西属、葡属美洲的渗透无孔不入,每个城市的主广场都有集中传教区,携带天花的传教士从一个地区流动到另一个地区,圣徒们往往聚集在一起进行各种宗教活动。这一现象主要说明
A.新教思想在美洲深入传播B.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
C.教会成为美洲主要殖民者D.殖民活动加剧美洲灾难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军机处初设时,就是为了“筹办军务”,既无正式衙署,亦无专职官员。当时在军机处入值的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带原官衔兼在军机处处理事务。这表明,军机处
A.处于临时机构地位B.弱化了对官僚机构的控制
C.具有分权制衡特点D.助长了因循守旧政治风气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7 . 下图为仰韶文化大地湾遗址出土的人形葫芦瓶。《诗经·大雅·绵》中“绵绵瓜瓞,民之出生”中的“瓜瓞”即为葫芦。彝族古歌《梅葛》记载:葫芦中诞生了汉、彝、苗、藏等九族,类似传说在土家族、侗族等皆有流传。这体现了(       

A.先民文化基因的相似B.跨地域农产品的交流
C.早期国家意识的产生D.多元一体格局的确立
2022-02-21更新 | 724次组卷 | 27卷引用:宁夏石嘴山市第三中学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下图为北宋画家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局部),构图于疏密之中讲求变化,气势连贯,以披麻与斧劈皴相合,表现山石的肌理脉络和明暗变化;设色匀净清丽,于青绿中间以赭色,富有变化和装饰性。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据此可知,该画
A.侧面体现作者积极入世的心态B.是北宋大一统局面的写照
C.可以反映出北宋印刷术的进步D.是中国水墨山水画的典范
2022-02-13更新 | 254次组卷 | 3卷引用: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一中2022届高三一模文综历史试题
9 . 1931年,针对当时苏区土地国有政策下重复分地导致农民不能安心耕种的现状,中共中央在《土地法草案》中强调:“在目前革命阶段上,苏维埃政府……尚不应褫夺农民土地出租权与土地买卖权。”这一政策调整
A.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发展B.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C.适应土地革命斗争的需要D.摆脱了“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
2022-02-04更新 | 679次组卷 | 11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10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清中前期,外国银元在东南沿海一带逐渐成为流通中的主要货币。五口通商以后,外国银元流通的范围逐渐向北扩展至长江流域及内陆地区。晚清时期,张之洞率先在广东自铸银元以取代洋银,其后,湖北、江苏等省纷纷仿效。清政府认识到铸造银元、铜元具有可观利润,且各省铸币不利于币制统一,因此希望收归铸币权,加之英、美、日等国要求中国统一币制,于是酝酿币制改革。然而,由于中央和地方的利益冲突,以及清廷内部的分化,造成清政府统一铸币和币制改革举步维艰。而由于铸币所带来的财政独立,使得地方屡屡违抗中央不得私自铸币的命令,从而扩大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也影响了晚清政局的走向。

——摘编自熊昌锟《清代币制改革的酝酿与纠葛》


(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政府推行币制改革的原因。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对晚清币制改革予以评价。
2022-02-04更新 | 286次组卷 | 6卷引用:宁夏银川唐徕回民中学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