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8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汉口是晚清民初国内最大的中药材进出口岸。《中国旧海关史料》对1864-1919年汉口中药材的进出口额进行了统计(下图)。这主要反映了
A.中药材贸易为汉口新型商业发展积累资本
B.晚清时期汉口最早进行对外贸易,市场繁荣
C.武汉是我国重要的交通枢纽
D.汉口中医药业体系逐渐完善
2022-05-24更新 | 38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北省恩施市第—中学2022届高三新高考信息卷(三)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2 . 据学者统计,仅在雅典城邦,一年就有144天为公共宗教节日。在节日里,人们往往举行盛大游行,以迎送神祇,然后在圣地祭坛上举行献祭仪式。此后,参加祭祀的人(几乎是城邦所有公民)一起举行祭餐,平均分享祭祀所用的牛羊肉。这些节日活动
A.增强了公民的集体意识B.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
C.说明公共决策依赖宗教D.改变了城邦政治的核心力量
2022-04-08更新 | 420次组卷 | 5卷引用:河北省保定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材料分析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公文保密工作历来受封建统治者重视。秦汉之后逐渐将公文保密上升为一种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工作。在公文起草阶段,拆字法、隐语法、反切法等为常见的保密方法;传递阶段,常用泥封法、斗检封、用印等确保公文信息安全;在保管阶段,设置专职保管人员和专门保管机构。对公文保密管理机构及人员,历代均出台了一系列制度进行约束,并明确了诸多惩戒措施。公文保密系统为封建政权的稳定运作提供了有效支撑,其背后所承载的权力流动、势力对抗等被置于统治者所划控的特定范围之下,事端滋生、纷争四起的可能性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有所减弱。

——摘编自徐拥军《古代公文保密工作的特点》

材料二   1947年《国家安全法》,1954年《原子能法》,1966年《信息自由法》,1976年《阳光下的联邦政府法》,1980年《涉密案件程序法》,2000年《公共利益解密法》,2004年《情报改革和防恐法》等,构成了美国保密法律的基本框架。其中,信息公开立法,考量了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等,作为保密法规的总统令,则严格规定禁止和限制定密的条款。2009年美国开始把电子环境下产生的国家秘密数量统计进来。美国历届总统的保密管理理念既有历史传承,也有差异性。总统令中关于保密的规定一般表述为:我们的民主原则规定美国人民有权了解政府活动;同时国家的发展也有赖于信息的通畅,为了保护我们的人民、民主制度、领土安全以及我们的外交关系,某些特定信息必须保密。

——摘编自孙宝云《论美国保密制度的特点及对中国的启示》等


回答: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中国古代公文保密工作主要措施,并分析其作用。
(2)据材料一、二,概括美国保密制度与中国古代保密制度相比所具有的特色,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
2022-04-02更新 | 349次组卷 | 7卷引用: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22届高三一模历史试题
4 . 《人民日报》作为党中央的官方媒体,其叙事与话语既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思想与态度立场,又反映了国家与社会的巨大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949-1956年《人民日报》关于国家话语核心词词频统计(部分)

词汇年份
19491950195119521953195419551956
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频数
人民7435599342958198759973170895676980559297
民主2309018897146201161013792162181452515969
新民主主义322118791517802802364340186
社会主义45824596234950188314143631347418496
苏联1973822554138582272526781292592685123063
抗美援朝024281016924641486636129131
革命1319010003186008542644165531487010506
建设8866972986791330218570173311736916413
土地改革1201396836491285734564571424
社会主义工业化29247314531236802286
社会主义改造8451614467147417162273
和平1506727107213822910819738239952234316405

注:据人民日报图文数据库载录19491956年间《人民日报》发表的138687篇文章全部统计而成。所谓共享词是指这段时间使用时间跨度大、内容覆盖面较广、意义承载变化小、横跨话语体系频繁且位置较接近的核心词。如“人民”“民主”“苏联”“革命”“建设”“和平”等。

所谓独立词,指的是这段时间使用时空界限明显、意义承载专门性强、偶尔横跨话语体系且位置差异性较大的词语。如“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土地改革”“社会主义工业化”“社会主义改造”等。


(1)依据材料,选取1949-1956年段的共享词(任意3个)说明其成因。
(2)依据材料,任选定一组(2-3个)主题趋同的独立词绘制出变化轨迹曲线图。
2022-06-01更新 | 221次组卷 | 5卷引用:山东省日照市2022届高三三模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宋史》等官方资料显示,无论是北宋还是南宋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数都低的出奇。其中数字最高的是天圣元年(1023年),每户平均人口数是2.57;最低的是元丰三年(1080年),竟然只有1.42.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宋代(       
A.人口出生率偏低B.社会矛盾异常尖锐C.主要统计赋役人口D.对户籍管理的松弛
2022-05-10更新 | 643次组卷 | 18卷引用:山东省济南市2022届高三二模历史试题
6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北洋政府时期的中国铁路处在承前启后的历史阶段。在1913年成立的铁路会计统一委员会的努力下,从1915年我国开始有了正确的铁路会计与统计制度;铁路的联运从1913年开始尝试,在最好的时候实现了九路联运。北洋政府时期的修建里程较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较少,但北洋政府时期的铁路建设也处在不断地进步之中。争取中国铁路的自主权,一直是中国近代政府力量和社会力量的奋斗目标。从已成各路来看,外人、外资控制的铁路里程,晚清时期为12856.56千米,北洋政府时期为1629.41千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为5753.44千米,从平均里程来看,晚清时期为166.96千米,北洋政府时期为101.84千米,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则为273.97千米。从未成各路来看,外人、外资试图控制的铁路,晚清时期有11条,北洋政府时期有19条,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只有6条。

——摘编自朱从兵《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铁路之数量分析》

材料二   近代英国铁路运输始于19世纪30年代。英国国内铁路网的建设,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大约在19世纪80年代大体完成。1887年铁路总长度达到27198千米,1900年增长到30056千米,1913年又增加到32632千米。英国铁路建设最快的年代是1848-1870年那20来年。那时期铁路通车里程增加了将近2倍,已达到21821千米。在国外的铁路投资方面,英国居于领先的优势地位。1909年,英国对外国铁路的投资不低于17亿英镑,折合85亿美元。这些投资带来的利润约为8300万英镑,折合41500万美元。在1890-1913年期间,“英国靠自己的殖民地,把‘自己的’铁路网增加了10万千米,比德国增加的多3倍”到1914年为止,英国对外投资总额达到40亿英镑,折合约200亿美元,其中绝大部分是铁路投资。

——摘编自宋则行《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铁路建设的影响。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英国铁路建设与北洋政府时期中国铁路建设的异同,并说明近代英国铁路建设迅速发展的原因。
2022-03-27更新 | 111次组卷 | 1卷引用:2022届高考文科综合实战猜题卷(全国卷)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7 . 如表为西汉时期丞相出身统计简表。它反映了西汉
当政者高帝惠帝高后文帝景帝武帝昭帝宣帝元帝成帝哀帝平帝
丞相数1314412352551
出身功,1功臣3功臣1功臣4功臣子3,其他1功臣子5,外戚宗室3,椽史文吏1,其他3椽史文吏3椽史文吏4,经学之士3经学之士2外戚宗室1,椽史文吏1,经学之士3椽史文吏1,经学之士4经学之士1

A.社会政局逐渐陷入动荡B.儒学政治影响不断增强
C.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加强D.选人用人标准渐趋统一
2022-05-10更新 | 197次组卷 | 2卷引用:2022届河北省新高考模拟历史试卷(一)
8 . 下表是汉代南北方有代表性的州的相关情况统计。由此可知
地区占全国面积的比例(%)县级城市数(个)户数(万)
荆州(今湖北、湖南等地)10.8279399
青州(今山东部分地区)1.31120299
徐州(今江苏长江以北等)2.25138279
扬州(今江西、浙江等)11.3161433
司州(今河北.河南等)3.98132307

A.政区设置取决于商业状况B.南北经济发展差异较明显
C.政府强化对南方地区控制D.荆扬地区的经济优势较强
9 . 如表为截止1988年苏联合资企业规模统计。从表格中可以得知此时期
国家合资
企业数
法定基金总额(万卢布)外方股份%法定基金在500万卢布以上的企业所占%法定基金在100万卢布以下的企业所占%
西德471808048.913.348.9
芬兰37731035.616.248.6
意大利271813027.848.125.9
奥地利19628032.215.873.7
美国17417029.517.564.7

A.新经济政策得到一定程度恢复B.斯大林模式已发生了根本变革
C.美苏两国关系呈现出缓和趋势D.苏联与全球资本市场联系紧密
10 . 货币硝烟,“钱”后是“拳”

俄乌冲突爆发后,2022年3月,美国宣布将在全球贸易中限制俄罗斯使用美元、欧元、英镑或日元等结算体系。这引起人们对国际货币体系的浓厚兴趣。


材料一:任何一种国际货币体系都是在特定的政治、经济环境下建立的,只有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体系才能得以持续的存在。

——《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载《致富时代》2012年第5期)

材料二:韩联社(2022年)217日报道:据环球同业银行金融电讯协会(SWIFT)最新统计,今年1月,人民币在国际结算中的份额达3.2%,创历史最高,继美元(39.92%)欧元(36.56%)英镑(6.30%)之后,居全球第四位。


回答以下问题
(1)以下为某同学的相关小结,请协助该同学将数字处填入可以填入选项的代号。(注意:选项多于当填项,选项与当填项并非一一对应)
A.专制皇权   B.中央集权   C.黄金   D.白银   E.社会主义
F.资本主义   G.“交子”   H.全球化   I.多极化   J.人民币
中国历史上的货币货币体系演变的背景之一货币体系演变的背景之二
为了巩固统一、巩固①,秦统一了货币、文字及度量衡。17—19世纪,资产阶级在一些国家进行了不同规模、形式的革命或改革,确立了④制度,英国走在了世界前列。工业革命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日益紧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最终形成。
②,自明朝中叶起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清朝时,其法定货币地位得以完全承认。20世纪上半期,多种矛盾导致了两次世界大战爆发,国际格局也经历了由“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向“雅尔塔体系”的演变并呈现出⑤趋势。为应对1929—1933年经济危机,各资本主义国家以邻为壑,资本主义世界货币失去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英、法、美分别构建以英镑、法郎和美元为中心的货币体系,各自为政。
由于货币具有国家主权属性,新中国在正式成立前就开始由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统一的③,它随后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定货币。1922年,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共同组建了“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简称“苏联”20世纪70年代,美国政府宣布停止美元兑换⑥,布雷顿森林体系走向解体。
空白处
拟填入内容代号
(2)简析“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货币制度”得以形成的历史原因。
(3)中国的人民币在国际结算跻身前四,又是基于怎样的政治、经济因素?
(4)《中国外汇》2021年11月上半月刊发文《布雷顿什么体系:过去、现在和未来》提出:“支撑货币国际地位的不是货币本身,而是货币发行国的综合国力”。请以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国际货币体系的中心为例,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看法。
2022-06-12更新 | 192次组卷 | 1卷引用:上海市2022届高三下学期适应性二模历史试题
首页6 7 8 9 10 11 12 13 末页
跳转: 确定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