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18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1 . 某学生在查阅清朝康雍乾时期的历史资料时,记录了以下关键词:“台湾府”“雅克萨之战”“驻藏大臣”“伊犁将军”等。由此看出,该学生学习的主题是(     
A.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加强B.政权统治基础的扩大
C.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稳固D.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名校
2 . 太平天国后期的《资政新篇》,提出了敢于言利,鼓励致富;倡导工商业,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主张引进西方科技、发展近代工业,促使社会资金转投向工商业生产。这些设想(     
A.打击了清朝腐朽落后统治B.抵制了外国军事经济侵略
C.废除了中国封建土地制度D.顺应了资本主义发展潮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1867年,围绕京师同文馆是否应招收科举正途人员学习天文算学的问题。御史张盛藻上书批评此举易使士人“重名利而轻气节”;候补知州杨廷熙则在奏折中把“久旱不雨”“阴霾蔽天”“大风昼晦”等自然现象归罪于同文馆的设立。这说明当时(     
A.洋务运动遭到朝廷反对B.社会主流思想发生深刻变化
C.顽固保守势力根基深厚D.列强文化侵略遭到有力抵抗
4 . 关于丁汝昌在黄海湾战中负伤的原因,史料有不同的记载(见下表所示)。有学生依据表中史料进行思考,得出的正确认识是(     
记载史料来源
十八日与倭接仗,昌上望台(舰桥)督战,为倭船排炮将“定远”望台打坏,昌左脚夹于铁木之中,身不能动,随被炮火将衣烧,虽经水手将衣撕去,而右边头面以及颈项皆被烧伤丁汝昌向李鸿章递交的海战报告
“立于飞桥之前方者为提督……彼等不能在此久立,因桥非稳固之建筑。桥下之大炮开火时,桥将毁碎。”“盖刘(步蟾)已令发炮”,而丁等正“立于飞桥,正在炮上之部分也”,舰桥塌落,“丁提督则堕压创甚”发表于1929年的定远号参战人员英国人泰莱的回忆录《甲午中日海战见闻记》
A.史料本身是复杂的,必须加以审慎甄别与实地考证
B.丁汝昌意在渲染个人的抗敌精神,其报告不足为信
C.泰莱回忆录的发表晚于丁汝昌的海战报告,其可信度相对较低
D.史料出入较大,均不能作为研究丁汝昌负伤问题的第一手史料
2023-10-15更新 | 287次组卷 | 8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5 . 唐广德二年(764)二月,皇帝敕令提出了新的税收政策:“天下户口,委刺史县令据见在实户量贫富等第科差,不得依旧籍账。”这一新政策(     
①改变了过去的征税标准   ②为实行两税法做了准备
③标志租庸调制开始实施   ④加重了官府的赋税征敛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19世纪30,40年代,与英军的船坚炮利相比,清朝水师舰船多为小型船艇,而且大多使用经年,陈旧低劣。战船船体全为木质,无白铁皮或铜皮包裹,无法防护大直径实心弹撞击或燃烧,防护性极差。清军平常工作主要是维持治安等,大都散居各地,此编制利于“治民”但难以集中御外。这可以用来说明晚清(       
A.军备废弛影响对外战争效果B.官员海洋主权意识薄弱
C.常备军的规模受到严格限制D.东南沿海地方治安混乱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下表列举了唐太宗时期的一些文化教育政策。由此可知,唐太宗时期(     
序号文化政策
完善并发展学校教育制度,建立了从中央到地方的三级官学制,各级、各地学校成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
在中央建立了统管学校的国子监,其下有六学二馆,生徒有一定限制,每旬皆有严格考试要求
学校教育以经学为中心,唐太宗组织人员编写教材,颁布全国,作为学校统一课本
A.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得以确立B.科举考试的程序逐渐规范
C.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有所扩大D.传统儒学的内涵得到拓展
8 . 在周代贵族的生活中,车马是重要的交通工具。王侯重臣为彰显身份,伞盖总是寸步不离左右。周人认为,车厢底部的方木框象征着大地,圆形的伞盖代表着上天。两个车轮是日月的样子,二十八根伞骨是天上的星宿的数量。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代(     
①天人合一的审美观念   ②贵族阶层的礼制规定
③宗法纽带的世袭绵延   ④兼并战争的持续不断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2023-08-02更新 | 600次组卷 | 16卷引用:北京市顺义牛栏山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
9 . 商朝前期,商王得到内服臣子的辅佐,又积极拉拢方国,维系了国家的稳固。商朝中期多次出现王位之争,部分方国不再朝王纳贡。盘庚迁殷后商王势力强盛,方国逐渐归附商王统治。由此说明(  )
A.外服是商朝统治的主要支柱
B.内外服制依靠血缘关系维系
C.原始民主传统在商朝依然有一定的影响力
D.内外服制的兴衰以中央力量的强弱为转移
10 . 中国古代人口

材料一 西汉末年至西晋中期人口对比图

材料二 从东汉桓帝年间的人口减少现象一直延续到赤壁之战前后,在这一时期,大小战争可以说是此起彼伏,战乱对生产力的破坏相当严重,大片良田变成荒野。而这一时期疾疫的蔓延并未停止,前一时期疾疫猖獗的地区仅限于中原地区,而到了这一时期,疾疫已流行到长江流域,甚至进入了成都平原。

材料三 据《晋书·文帝纪》记载,当时“归附”的少数民族人口达“八百七十余万口”之多。西晋时,在全国设21个州,有20个州遍布着流动人口的足迹。

(1)依据材料一,指出西汉末年到西晋中期人口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三和所学,对人口的变化进行简要解释。
2023-07-19更新 | 74次组卷 | 4卷引用:北京市顺义区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