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658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据《阿拉伯通史》记载:“(巴格达城)市场上有从中国运来的瓷器、丝绸和麝香;从印度和马来群岛运来的香料、矿物和燃料:从中亚细亚和突厥运来的红宝石、青金石、织造品和奴隶;从斯堪的纳维亚和俄罗斯运来的蜂蜜、黄蜡、毛皮和白奴;从非洲东部运来的象牙、金粉和黑奴。”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巴格达是当时世界最繁华的城市B.阿拉伯人垄断东西方商业贸易
C.阿拉伯商人的贸易范围非常广泛D.奴隶制是阿拉伯人扩张的基础
2024-04-29更新 | 129次组卷 | 117卷引用:山西省朔州市怀仁市第一中学校云东校区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2 . 人类最初的各农业文明及早期的各帝国出现于北纬30度上下的区域;公元前800年至公元前200年,尤其是公元前600年至公元前300年,在这个纬度区间出现了人类历史上的“轴心时代”,虽然有千山万水的阻隔,各个文明却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文化也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这些现象说明(     
A.地理气候是文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B.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一定的内在规律
C.农业文明的发展是文化引导的结果D.早期人类各文明体有着密切的联系
2024-04-25更新 | 549次组卷 | 137卷引用: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198次组卷 | 202卷引用:山西省运城市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4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在本质上是农耕文明,所以从来不主张远征。(成吉思汗远征时还没有进入中华文明的主体部位)农耕文明依靠的是春耕秋收、精耕细作,强调的是“父母在,不远游”,讲究聚族而居,代代相传。

材料二 希罗多德曾说,“希腊人一出生就与贫穷为伍”。希腊半岛大部分土地都荒瘠不毛,无法大量种植农作物,可当时人口增长速度很快。但这样的条件并没有阻碍古希腊的文明化进程。古希腊人或到海外经商,或到远方开辟殖民地。通过频繁的海上贸易,古希腊人把本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手工制品销售到四面八方,而强大的东方邻国本可以轻易地把这些不速之客们赶回大海,但他们对希腊人的到来却表示欢迎。他们认为,商贾云集,有利于当地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摘编自陈燃《简明希腊史》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中华文明“不主张远征”的原因和这种特性对中华文明的影响。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概述古希腊进行海外殖民活动的原因,以及这种活动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3)综合以上两则材料,你认为应怎样看待亚欧文明的差异?
2024-04-19更新 | 3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高丽史》记载:“高丽太祖开国之初,参用新罗、泰封(朝鲜半岛政权)之制,设官分职,以谐庶务。然其官号或杂方言,盖草创未暇革也。”这说明高丽(     
A.受到儒学深刻影响B.承袭本土文化C.全面仿效唐朝制度D.中央集权强化
2024-04-19更新 | 4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古代中国在国家治理中根据不同时期做出政策的调整,积累了丰富的政治智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晋短暂统一中国,重建户籍,以黄纸登记户主姓名、年龄、家庭情况,装订成册,称为“黄籍”。东晋政府对南方土著居民仍然以黄籍进行登记,对从北方南渡而来侨居的州、郡、县人口以“白籍”进行登记,不向白籍人口征发赋役。东晋后期和南朝,政府为增加赋役,不时将侨居户口编入所居郡县户籍,称作“土断”,使白籍人口土著化,承担赋役。

——《历史·选修性必修1》

材料二   元朝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实行土司制度,“以土官治土民”。明政府开始废除世袭土官,代之以由中央任命的、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即所谓的“改土归流”。清朝雍正时期,全国统一基本实现,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盛世局面正在形成。同时,内地人民逐渐南迁,西南地区和内地经济上互通有无,民族融合日益加强。但各土司辖地如同一个个封闭王国,土司对土民进行敲骨吸髓的剥削和压迫,有的甚至拥兵反叛。因此,有识之士改流的呼声日益强烈。雍正帝委任云贵总督鄂尔泰主持改流工作。

——摘编自李世愉《清代土司制度论考》

(1)概括材料一“土断”的核心内容,据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古代政府管理户籍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雍正时期改土归流的必要性及实质。
2024-04-16更新 | 12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7 . 顺治十六年(1659年)清廷设立乡约制度,规定每月朔望两次宣讲《圣谕六训》,孝顺父母,恭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到康熙朝,颁布了“圣谕十六条”。清廷的做法(     
A.保证了地方社会秩序长期稳定B.借助宗法纽带以加强中央集权
C.旨在提高乡民整体的道德素养D.增强了对基层社会的控制力度
2024-04-16更新 | 17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8 . “任何自由人,如未经其同级贵族之依法裁判,或经国法判决,皆不得被逮捕、监禁没收财产、剥夺法律保护权、流放,或加以任何其他损害,除战时与予敌对之国家之人民外,一切商人,倘能遵照旧时之公正习惯,皆可免除捐杂税,安全经由水路与陆路,出入英格兰”(13世纪颁布),上述材料(     
A.奠定了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基础B.英国进入等级君主制阶段
C.以法律的形式限制了国王的绝对权力D.英国进入了议会君主制时期
2024-04-16更新 | 14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9 . 下表为1990-1994年欧美国家主要工业部门就业人员变动情况。

导致上表就业人员比例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进程加快B.阶级结构变化C.科学技术进步D.宏观调控加强
2024-04-15更新 | 50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以下统计表格反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就业人口分布的变化,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政府加大了宏观调控B.“福利国家”的影响 
C.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D.全球范围的频繁移民
2024-04-15更新 | 65次组卷 | 1卷引用: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第七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