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450 道试题
1 . 战国时期,各国纷纷变法。下列对各国变法目的表述正确的是
A.巩固卿大夫掌握的实权
B.希望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
C.促进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D.试图恢复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2019-09-29更新 | 405次组卷 | 42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2 . 明清之交国破家亡,一些知名学者对于中国的文化,包括政治制度与思想方式,均有深刻的检讨。他们破陈立新的精神与嘉靖、万历以来的文化风气有传承,但也有批判与创新。据此可知
A.精英人物更利于文化的传承
B.明亡清兴代表了社会的进步
C.意识形态变迁遵循一定规律
D.中国传统文化在传承中进步
2019-05-25更新 | 802次组卷 | 1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有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的思想武器,主要来自西方的民主主义、自由主义等思想。论者多将该运动以“反传统”一言以蔽之,其实,这场文化运动承袭着中华元典精神中的忧患意识、爱国主义等要义。该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
A.对传统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的倾向
B.纠结于传统与现代文化的选择问题
C.体现了传统与现代文化的碰撞融合
D.借助传统文化传播西方的民主思想
2019-05-16更新 | 1102次组卷 | 29卷引用:辽宁省锦州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4 . 中华元典“六经”诞生后,先秦诸子皆从中获取养料,特别是儒家学者强调“述而不作,信而好古”,旨在传承与守护“六经”中所蕴含的价值观念。这一现象反映出先秦时期
A.价值观念日益趋同
B.儒学影响力不断增强
C.统一成为时代潮流
D.文明发展具有延续性
2019-04-22更新 | 823次组卷 | 35卷引用:辽宁省锦州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理学把自然、人生、社会融为一体,在溶铸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道德情操等方面起到了重大作用。理学家在建立体系时,大多经历了“泛滥释老,返诸《六经》而后得”的过程。这反映出,理学
A.植根于佛道的思想
B.是儒学发展的倒退
C.是民族精神的源头
D.具有包容创新精神
2019-04-03更新 | 914次组卷 | 28卷引用:辽宁省锦州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6 . 《明会典》卷二《皇明祖训》载:“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期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专权乱政。”为此朱元璋采取的措施是
A.三省并立
B.削弱地方
C.废除丞相
D.设立内阁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17世纪中叶,有个英格兰作家说十六、十七世纪之交时,烟草的售价是“等重的烟草与等重的白银价值相当”这反映了
A.这是英国商业革命的典型表现
B.与大量白银流入英国市场有关
C.欧洲出产的烟草具有很高的价值
D.欧洲普遍陷入贫困,买不起烟草
9 . 除四大发明外,从中国传到欧洲的东西还有很多,如船尾舵、马镫等器物,菊花、柠檬、柑橘等水果和植物。柑橘至今在荷兰和德国还被称为“中国苹果”。这些东西传到欧洲主要通过
A.中国商人B.阿拉伯人
C.马可·波罗等欧洲人D.奥斯曼土耳其人
2016-11-27更新 | 2772次组卷 | 41卷引用:辽宁省锦州市辽西育明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狄德罗在《呈给叶卡特琳娜二世的报告》中这样说道:“在这一片叫嚷声中,大家都认购该套书(《百科全书》),他们都想要这套书,而把作者毁掉。”狄德罗所说的“大家”应该是
A.封建势力B.资产阶级C.巴黎市民D.法国王室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