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385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种植植物能养活的人口要比采集食物所能养活的人口多得多。……农业生产率增长使食物有了剩余,能够供养新产生的祭司阶级、士兵和官吏。……文字就是祭司们出于记事的需要而做出的大发明。”这说明(     
A.文字的产生是进入文明社会的唯一标志
B.农耕经济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C.古代文明产生于祭司对神灵的真诚的崇拜
D.私有制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进步的唯一结果
2024-04-23更新 | 250次组卷 | 202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兴城市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历史试题
2 . 玛雅人笃信宗教,崇拜太阳神、雨神、五谷神、死神、玉米神等。太阳神居于诸神之上,被视为上帝的化身。此外,他们还推行祖先崇拜,相信灵魂不灭。玛雅国家兼管宗教事务,首都即为宗教中心。这些说明(     
A.玛雅祭祀活动与政治密切相关B.宗教崇拜是国家统一的决定因素
C.玛雅人的生活充满着宗教色彩D.太阳神在国家中的地位极其重要
2024-03-19更新 | 472次组卷 | 18卷引用:辽宁省绥葫芦岛市中县第一高级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4月月考历史试题
3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世界经济大调整是应对特定的世界经济政治事件以及对世界经济各要素的适应与变化所作出的反应。这些重大的世界经济政治事件是划分调整阶段的重要标志,也是新一轮世界经济大调整的前提。二战结束至今,世界经济经历了三次大调整,第四次大调整正在酝酸之中。

阶段事件动因
从二战结束到20世配70年代初国际经济体系和组织的建立;西方发达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区域经济一体化开始形成新科技革命的推动;资本主义发展不平衡:东西矛盾的加剧
20世纪70年代初到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际货币体制的变化;对国家干预政策的调整;西方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与转移科技革命的发展;南北矛盾:东西矛盾;西西矛盾
20世纪80年代木90年代初至20世纪末国际性经济体制的重大变革;信息高速公路与美国“新经济”时代;经济区域集团化的发展科技革命的发展;西西矛盾;南北矛盾
20世纪末21世纪初世界经济格局的新变化;瞅元启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全球化发展到新阶段科技革命的发展;金融危机的爆发;环境问题凸显;不公正的国际竞争秩序

——摘编自潘建国《战后世界经济大调整的动因、表现及趋势》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整体或者任意一个阶段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达清晰)
2024-01-01更新 | 71次组卷 | 3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4 . 墨子说“必择国之正坛,置以为宗庙……必择国之父兄慈孝贞良者,以为祝宗(主祭祀之官)”;孟子谓“为政不难,不得罪于巨室”;韩非子也提到“为人子孙者,体此道以守宗庙,宗庙不灭之谓祭礼不绝”。这反映出战国时期(     
A.墨儒法三家皆注重礼乐制度B.社会转型进程的艰难曲折
C.诸侯借助宗法制来扩大势力D.宗法观念仍有重大影响力
2023-12-24更新 | 220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在郑和船队拓展与东南亚各国的外交关系过程中,周边国家纷纷上表归附,遣使来朝,要求册封。材料可用于说明当时明朝(     
A.边疆地区的稳定B.对外关系的突破C.中外交往的频繁D.综合国力的强大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6 . 中国思想史的黄金时代在春秋战国时期出现,得益于此时丰厚的文化积累,在沉积和发酵了两千多年后,内部的压力已经足够大,加上适当的外部条件,就出现了春秋战国时的文化大喷发、思想大爆炸。下列属于春秋战国时期思想界黄金时代“外部条件”的是(     
A.政治集权制度形成B.儒学正统地位确立
C.学术环境相对宽松D.民族交融开始出现
材料分析题 | 适中(0.65) |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意大利天文学家伽利略(15641642)是近代实验科学的奠基人之一、他首开利用望远镜观察天象之先河,发现了许多当时欧洲人从未了解的天文现象,充分证实了哥白尼日心说中的合理成分。时人称:“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伽利略发现新宇宙。”1633年,伽利略被教会判处终身监禁,后死于狱中。与此同时.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15711630)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大定律。这些定律修正了哥白尼的错误,指出行星皆沿椭圆形轨道绕日运行,这为牛顿后来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并创造微积分等数学分析方法打下了基础。开普勒的理论同样遭到教会的攻击,他的著作也被宣布为禁书。17世纪的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16321677)在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指出宇宙间只有一个绝对无限的实体——自然界,物质和精神只是同一实体的两种属性而已;自然界不生不灭,是永恒存在的。

——摘编自王斯德《世界通史(第一编)》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7世纪欧洲天文学发展的成就及其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6、17世纪欧洲天文学发展的意义。
8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夏商时期,邦国内部血缘关系很大,各邦各族采取同族人聚居的单纯组织方式,这种聚居方式凝聚成一股邦族延续生存的强烈自我意识。受血缘关系的影响,不同邦族间会产生很难消弭的文化心理隔阂,此疆彼界,互不相容,不同邦族间也会由于各种原因组成各种联合,但只限于外部联合,很难使各自的势力深入对方组织内部。作为基本的存在单位,各邦各族仍是独立的单元,因此,各邦各族独立自存又难于相互接容,致使邦国林立的局面长期存在而难以结束。

——摘编自葛志毅《周代分封制度研究》

材料二   在统一的王权政治下,各个非周族群都以政治上的从周感超越了之前的“我族”心理与认知。或者说,周朝所建立的“单血缘支配的社会”超越了每一个族群中血缘组织的力量,以分封制的形式贯彻了王权政治至高无上的理念。正是在这种统一政治认同下,每一个血缘邦族的“小我”力量弱化,一个政治体推动的“华夏”建立起来。

——摘编自乔传宁《周秦时代政治变革与族群认同关系研究——基于宗法分封制向君主集权制转变的线索》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夏商时期国家形态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西周推行分封制的影响。
2023-12-06更新 | 15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9 . 明代思想家陈献章,因多年来博览群书“未有得”而转向“求心”,后来提出了“天地我立,万化我出,而宇宙在我”的思想。陈献章的思想所归属的流派应是(       
A.道学B.心学C.玄学D.禅宗
2023-12-06更新 | 32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10 . 下表所示为唐太宗至唐宪宗时期的人口变化情况。对此解读最全面的是(       

唐朝纪年

公元纪年

人口数

唐太宗贞观十三年

639年

12351681

唐中宗神龙元年

705年

37140000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

732年

45431265

唐玄宗天宝十三年

754年

52881280

唐肃宗乾元三年

760年

16920366

唐宪宗元和十五年

820年

15760000

A.政治局势影响人口数量变化B.租庸调制的实施面临诸多困境
C.安史之乱导致人口增长减缓D.“贞观之治”将唐朝推向了全盛
2023-12-06更新 | 63次组卷 | 1卷引用:辽宁省葫芦岛市协作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考试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