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解析
| 共计 190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 . 如表为秦汉至隋唐多级政区户籍统计表,从表可知中国古代基层治理(     
秦汉至隋唐多级政区户籍统计表
时期相关记载每乡平均规模
秦汉“十里一亭”“十亭一乡”。约12500户
两晋“县五百户以上皆置一乡,三千户以上置二
乡,五千户以上置三乡,万户以上置四乡。”
500—2500户
隋唐“百户为里,五里为乡。”约500户
A.组织划分趋于精细B.治理成效日益降低
C.官方渗透逐渐减弱D.政局变动影响突出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凡贸易,金太贵,而不便小用;米不能久而不便大用;钱近实,而易伪易杂,钞太虚,亦复有泡烂。是以白金之为币,长也。”对于民众来说,白银有保值和储存的便利。隆庆元年(1567年)明穆宗颁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万历年间,张居正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标志着白银货币化的最终形成……民间海外贸易的自由发展,一个自然的结果就是对明王朝作为安身立命之本的等级秩序的致命颠覆,开创了自由思索与行事的开放氛围。明中期笔记曾有记载“纳银四十两,即得冠带(借指官吏),称义官”。明某话本中写道“如今人最易动心的无如才,只因人有了两分村钱,便可高堂大厦,美食鲜衣,使婢呼奴,轻车骏马……又有这些趋附小人,见他有钱希图叨贴,都凭他指使,真是个钱神”。作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以白银为主要货币。围绕白银流通,当时形成了一个世界贸易网络。

——摘编自郭良伦《白银货币化之下的明朝中后期中国与世界》

请回答
(1)根据材料概括白银成为主要货币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明朝白银货币化的影响。
2023-12-28更新 | 115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3 . 下图为上世纪80年代在江西临川南宋墓中出土的陶俑,俑座底部有“张仙人”字,其手持宽而平的环状圆盘,上面表示刻度的条纹清晰可见,中间还有指针。关于该俑解读有误的是:(       

▲南宋手持罗盘的陶俑
A.该俑应是代表宋代风水先生的造型B.是研究罗盘形状及作用的实物资料
C.实证了中国古代科技长期领先世界D.与《梦溪笔谈》相关记载形成互证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4 . 仰韶文化的扩张与激荡形成了具有明显的一致性的中原龙山文化。在其直接影响下,原来属于大汶口文化范畴的河南东部地区,开始出现了面貌接近中原文化的造律台文化等一系列文化演进过程,与炎黄二族经过涿鹿之战进一步打击地处东部的蚩尤族的历史进程是大体吻合的。而中原龙山文化向南深入到江汉平原,则和传说中尧舜禹时期中原集团征伐三苗可以相互印证。这可用于说明(     
A.中原文化推动了中华文明形成的进程B.考古发掘与文献记载互证才有价值
C.兼收并蓄政策促进了中原文化的崛起D.中华文明起源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
2023-12-13更新 | 305次组卷 | 10卷引用:江苏省启东市东南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据史籍记载,隋朝开皇三年(583年)比上一年增加人口 1641500人,其中男丁443000人,至开皇五年(585年)又增加了1640000多人。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是(     
A.国家统一,疆域扩大B.大索貌阅,减少漏报人口
C.广设义仓,提供保障D.新式农具使用提高了粮食产量
6 . 据《史记·甘茂列传》记载,秦王嬴政因功封甘罗为上卿,并通过行政命令将其祖父甘茂的田宅“复赐”于他,使甘罗得以继承祖父的田宅。这一现象佐证了商鞅变法(     
A.加速礼乐制度的崩坏B.限制了贵族世袭特权
C.保护小农经济的发展D.确立了中央官僚体系
7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马端临在《文献通考》中曾言:“殿前试士始于唐武后。然唐制以考功郎中任取士之责,后不过下行其事,以取士誉,非于考功已,试之后再试之也。” 武则天于永隆元年(680年)“始以文章选士”,但这只是皇帝代行吏部主考官之职。而且,在《新唐书》中有记载:“随其人主临时所欲”,仅武则天这一次,只是偶尔为之。

——摘编自徐连达《隋唐史与政治制度研究论集》

材料二   宋太祖时期,殿试依然沿用了唐朝诗、赋取士的传统做法;太宗时期,在考察诗、赋的基础上,增加了试论;神宗时期,一改以前诗、赋、论三题的办法,仅试策一道,限千字以上。宋代殿试由皇帝亲自主考、选定试题、临轩策士、审定状元等前十名名次。自此,殿试制度确定下来,为后世历代所沿用。对于宋朝的士子而言,凡是参加过殿试,就能以“天子门生”自居。这些天子门生常常能得到皇帝赐宴、赐诗、赐物等隆重礼遇。这样一来,宋朝的知识分子对科举制度倍加看重而趋之若鹜,把参加科考看成是实现自己远大抱负的重要途径。

——摘编自薛亚军《拯弊与集权:唐五代覆试及其与宋初殿试的关系》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指出唐宋殿试形式、内容等方面发生的变化。
(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简析殿试对国家治理的影响。
2023-12-01更新 | 40次组卷 | 1卷引用:江苏省南京市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8 . 《史记》《汉书》等文献中对秦汉疆域范围已有了较为清晰的记载。《新唐书》《宋史》《元史》《明史》《清史稿》在记载相应的王朝疆域时多以秦汉的疆域为参照,或者作为突破的基点。这一现象(     
A.适应了专制皇权强化需要B.契合了大一统的统治理念
C.奠定了现代中国疆域版图D.反映了对秦汉统治的认同
2023-11-23更新 | 337次组卷 | 3卷引用:江苏省淮安市、南通市部分学校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9 . 古代学者陆龟蒙在《耒耜经》中记载,该犁由十一个部件组成。即犁铧、犁壁、犁底、犁箭、犁评等,因其辕曲而命名。首先在苏州等地应用及推广,又名“江东犁”。它便于回转,操作灵活,加装犁评,深耕浅作皆可。至此,耕犁基本定型。这一农具最早出现在(     
A.东晋B.隋朝C.唐朝D.宋朝
10 . 根据唐代范摅《云溪友议》和《旧唐书·吕渭传》等书的记载,大致可推定李绅所作《悯农》诗2首,应是在唐德宗贞元十五年(799年)。《悯农》诗曲折地反映了当时将实物税改成了货币税,实行□后农民的困境。□所代表的赋税制度是(     
A.租调制B.租庸调制C.两税法D.均田制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