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2187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1 . 下图为西汉与隋京畿区示意图。与西汉相比,隋京畿区的变动是为了(     

   

A.减少制度变革阻力B.拓宽财政收入来源
C.促进中原地区民族交融D.缓解关中地区经济压力
2023-06-21更新 | 6571次组卷 | 3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2 . 1952年,美国对菲律宾启动了蔬菜种子项目,次年升级为“民主种子”项目,该项目将募集或低价购买的蔬菜种子在菲律宾农村分发并给予种植指导,同时将西方观念传播给受助的菲律宾民众。美国“民主种子”项目的实施(     
A.反映两极格局形成后美苏对抗的升级
B.旨在促进菲律宾经济发展与观念变革
C.推动了亚非拉地区的民族独立与解放
D.凸显了对第三世界地区的宣传与争夺
2023-06-10更新 | 6705次组卷 | 38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世界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3 . 下表为1871~1921年中国进口的棉布、棉纱、钢铁、米等四类货物在进口总值中的占比(%)情况。其中甲是(     

比重年份

货物

1871~1873

2.8

30.2

0.9

0.9

1881~1883

5.8

22.8

0.3

1.1

1891~1893

14.6

20.5

5.9

1.8

1901~1903

18.6

19.7

4.2

1.7

1909~1911

12.8

16.7

4.8

3.0

1919~1921

9.6

18.4

2.4

5.0

A.钢铁B.棉纱C.米D.棉布
2023-06-21更新 | 5155次组卷 | 28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4 . 1915年5月22日,《申报》刊登了一则上海中国明明眼镜公司的声明:“近有丧心病狂之徒,以自己之营业失败,侮蔑本公司货物,谓贩自日本,实为本公司意外之奇辱也……不独本公司无丝毫日货,即中国全国眼镜界上,吾亦敢断言绝无丝毫日货混杂其间。”该现象反映(     
A.外交关系影响社会舆论B.新文化运动的深入发展
C.民族企业发展形势严峻D.中外商业竞争愈发激烈
2023-06-14更新 | 4950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变式练习中国近现代史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5 . 两晋时期参预中央决策的官员出身统计表

朝代

高门士族占比

宗室、外戚占比

寒人占比

西晋

48%

19.1%

32.9%

东晋

78.4%

7.4%

14.2%

上表的变化反映了(       
A.江南士族擅权日甚B.豪强势力的膨胀
C.九品中正制的衰微D.专制皇权的弱化
2023-07-17更新 | 4580次组卷 | 46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6 . 明代小说《二刻拍案惊奇》载,浙江人蒋生行商至汉阳,看中了缙绅马少卿的女儿。蒋生本来以为“经商之人,不习儒业,只恐有玷门风”,怕婚事不成。马少卿却认为“江浙名邦,原非异地,经商亦是善业,不是贱流”,遂许婚。这虽是文学描述,但从中可见明中后期(       
A.纲常礼教束缚被打破B.自然经济结构逐步解体
C.市民阶层的分化加剧D.重农抑商观念受到冲击
2023-07-17更新 | 4912次组卷 | 39卷引用:安徽省合肥一六八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困难(0.15) |
真题 名校
7 .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除向非洲国家提供大量经援贷款外,还与非洲国家开展了广泛的经济技术合作。1974~1980年,中国先后与45个非洲国家签订了100多项经济技术合作协定。这表明我国致力于与非洲人民一起
A.建立区域性经济合作组织B.改善非洲的经济治理机制
C.促进发展中国家的均衡发展D.推动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
2022-06-22更新 | 8897次组卷 | 57卷引用:安徽省蚌埠市固镇县第二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8 . 下图为新华社记者于20世纪80年代初拍摄的一张珍贵照片——实行包产到户的安徽凤阳小岗村带头人严宏昌在村里第一个买了拖拉机。这张照片(     

   

A.体现了土地所有制变革的成效B.反映了农业机械化的基本实现
C.释放了农村政策延续性的信号D.见证了我国农村小康社会建成
2023-06-21更新 | 4128次组卷 | 41卷引用:安徽省利辛县2024届高三12月五校联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真题 名校
9 . 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传统法庭在庭审时,诉讼当事人除列举事实外,还可广泛援引谚语,比如“勿因黑猩猩丑就杀死它”“到癞蛤蟆家做客只能自贬身份”等,善用谚语的一方往往更占优势。有学者认为,当地谚语的效力相当于英美法系中的法律箴言。据此可知(     
A.文化传统影响司法实践B.风俗习惯奠定立法基础
C.程序公正助推法律进步D.遵循先例成为审判原则
2023-07-10更新 | 3868次组卷 | 40卷引用:安徽省六安第一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历史试题
10 . 西汉前期,流民多为豪族商人所用,是谓“一家聚众,或至千余人”。汉武帝后期,“诸铁官皆置吏卒徒,攻山取铜铁,一岁功十万人已上”,流民与日俱增,以致“田地日荒,城郭空虚”之事频繁发生。这一变化反映出当时
A.社会救济与优抚机制的失灵B.国家专营政策存在一定弊端
C.地方行政管理效能日渐削弱D.人地矛盾加剧导致流民增多
2022-06-27更新 | 3149次组卷 | 37卷引用:安徽省六安实验高级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