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9 道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1 . 1885年2月,伊藤博文在与李鸿章就朝鲜问题谈判结束后,向本国政府报告:有人担心“三年后中国必强,此事直可不必虑,中国以时文取文,以弓矢取武,所取非所用;稍为更变,则言官肆口参之”。上述言论出现的主要背景是中国(     
A.洋务运动的破产B.中央集权的削弱C.戊戌变法的失败D.救亡道路的探索
2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综合图示信息,自拟一个论题,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论述。(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楚。)
单选题-单题 | 较难(0.4) |
名校
3 . 非洲文明历史悠久,但各地发展极不平衡。下面是古代非洲文明示意图,这可用于说明古代非洲大陆(       
A.处于世界文明领先地位B.多数国家实行政教合一
C.文明相对闭塞独立发展D.文明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4 . 1928年7月,中共六大在苏联召开,明确党的主要任务“仍旧是推翻帝国主义的统治,土地革命,力争工农民权独裁制的苏维埃的政权,继续坚决的改造党”。这表明当时的中共中央(       
A.谋求巩固革命统一战线B.出现左倾机会主义苗头
C.实现了从幼稚走向成熟D.继续坚持民主革命纲领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5 . 西欧庄园农田的耕作方法,初期沿用罗马习惯,将耕地分成播种和休耕两部分,实行二圃轮作制。8世纪后,三圃轮作制出现,就是把耕地分为春耕、秋耕和休耕三部分,一块春天种植、秋天收成,一块秋天种植、次年初夏收成,一块留空,每年轮换耕种。这一变化(     
A.有利于保持土地的地力B.降低了农业歉收的风险
C.加速了庄园经济的瓦解D.提升农奴生产的积极性
6 . 宋代官民服饰有着严格的等级区别,庶民百姓只许穿白色衣服。后来,允许流外官、举人、庶人穿黑色衣服。在实际生活中,民间服色五彩斑斓,甚至“巧制新妆,竞夸华丽”。上述材料可佐证宋代(     
A.社会控制相对松弛B.理学思想渗透基层社会
C.社会成员身份平等D.经济发展瓦解封建等级
2023-09-12更新 | 636次组卷 | 17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7 . 如表评价的是不同历史人物对历史上某一赋税制度的看法(     
陆贽:“阅稼以奠税,度产以衰征,料丁壮以计庸,占商贾以均利”。
苏轼:“因地之广狭瘠腴而制赋……有兼并之族而赋甚轻,有贫弱之家而不免于重役”。
A.租庸调制B.两税法C.一条鞭法D.摊丁入亩
8 . 1986年,中国正式提出“复关”申请,此后数年谈判没有实质性进展。1992年10月以后,前期谈判的核心问题才迎刃而解。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世界政治格局的变动B.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取得重大的突破
C.经济全球化快速发展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
9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鸦片战争之后,中西文化问题上的论战从未间断。五四前后,关于东西文化的论战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潮,延续10余年。论战的主要问题是关于东西文化的异同优劣、关于新旧文化能否调和、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采用何种文化、走什么道路等。在这场论战中,“东方文化派”的主要观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宣告了西方文明的彻底破产,主张用东方文化去拯救走向没落的西方文化。

对此,李大钊指出:“东洋文明既衰颓于静止之中,而西洋文明又疲命于物质之下,为救世界之危机,非有第三新文明之崛起,不足以渡此危崖。”

——据李华兴《近代中西文化冲突交融的历史考察》等资料整理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东方文化派”对东西方文化的态度,指出此种态度形成的背景。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中华文化发展的影响。
2023-09-05更新 | 178次组卷 | 5卷引用:湖北省咸宁市赤壁市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9月月考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10 . 雍正七年(1729),为便于留档备查,雍正皇帝推行奏折副本制度,即由军机处负责誊录“朱批奏折”副本,故称“录副奏折”或“军机处录副奏折”。由此判断(  )
A.奏折最早出现在雍正年间B.政府决策效率进一步提升
C.奏折制度日趋专业规范化D.奏折需要经内阁中转呈送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