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513 道试题
1 . 中国许多大学的校训与古代文化典籍有关。如清华大学校训“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源自《易经》;中国农业大学校训中的“解民生之多艰”源自《离骚》;复旦大学校训“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源自《论语》;厦门大学校训中的“止于至善”源自《礼记》。这表明(     
A.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旺盛的生命力B.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源远流长
C.高等教育致力于复兴传统文化D.儒家的思想观念影响着教育的发展
2024-06-03更新 | 155次组卷 | 46卷引用:湖南省株洲星雅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西汉时出现了高头大马、葡萄、苜蓿、胡桃、蚕豆、石榴等几十种物产;这一时期丝和丝织品在西域各国受到广泛欢迎,西域人学会了耕种、打井和炼铁等技术并用于发展生产。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A.西汉经济发展市场需求扩大B.中国丝织品在欧洲备受推崇
C.中外农业生产水平稳步提升D.张骞出使西域开辟丝绸之路
2024-05-16更新 | 117次组卷 | 55卷引用:湖南省株洲世纪星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3 . 上海租界人口于1862年、1937年出现了两次突发性增长高潮,其中1860—1862年,上海租界人口由1860年的30万增加到1862年的50万。1937年9月中旬,租界人口从之前的170万陡增到300万。上海租界这两次人口剧增的共同原因是(     
A.国内外贸重心的转移B.欧美列强在华特权扩大
C.战争引发的人口迁移D.江浙自然经济快速解体
4 . 1904年,中国第一个省级公共图书馆——湖南图书馆建立;1909年,国立京师图书馆开始筹建,其余各省图书馆也加紧筹建;到民国前夕,各省公共图书馆基本建立,学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私人图书馆也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这一时期图书馆的建立和发展(     
A.与变法图强运动相辅相成B.适应了近代教育的需要
C.以宣传民主共和为其宗旨D.推动了科举制度的废除
2024-03-14更新 | 149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株洲星雅实验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5 . 1920年,陈独秀观察到:“觉悟”“爱国”“解放”“改造”“新思潮”“新文化”等名词,一到上海便成了香烟公司、药房、书贾、彩票行的利器、小说家及黑幕文人纷纷挂起新思潮的招牌骗钱。这主要反映出当时(     
A.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日益广泛B.经济的发展助推思想解放
C.改良社会风俗成为国民共识D.追求新思想成为社会时尚
6 . 关于秦灭亡的原因,众学者看法不一。《睡虎地秦简·语书》中记载:“古者民各有乡俗,其所利及好恶不同,或不便于民,害于邦,是以圣王作为法度,以矫端民心,去其邪避(僻),除其恶俗。…今法律令已布,闻吏民犯法为间私者不止,私好、乡俗之心不变…。”该材料能证明以下哪一观点(     
A.秦法严苛残暴导致六国反抗B.文化差异使关东地区不服秦朝的统治
C.秦的法律在地方无法落实D.东方六国法制与秦国大相径庭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7 . 辽太宗耶律德光时设立“南北面官制”。采取“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统治政策。南面官机构仿唐制,内设三省、六部,管理汉人和渤海人;北面官僚仍沿用契丹部落的统治形式,设南、北枢密院,统治北方以契丹为主的各游牧民族。这体现出(     
A.辽政权“因俗而治”的政治特点B.汉族地位有所提升
C.契丹族与汉族之间民族矛盾尖锐D.契丹族和汉族相互交融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8 . 在龙山文化的陶寺遗址中发现有完整的宫殿建筑、天文建筑、王墓、独立的仓储区、官方手工业区等;在其教场铺遗址的城墙上发现了奠基坑和祭祀坑,并出现了人祭现象。龙山文化遗址宫殿、祭坛、墓葬遗存的发现说明(     
A.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B.建立起健全的祭祀礼制
C.文明早于世界其他地区D.形成了多元一体的格局
单选题-单题 | 适中(0.65) |
名校
9 . 周朝统治者对夏、商以来的氏族组织和血缘关系纽带进行了重大改造,变氏族为宗族,扩“亲亲”“长长”至“尊尊”“贵贵”,建立起了一种政治等级体系。由此可知,周朝(     
A.实现权力由分散到集中B.民族文化认同意识逐渐增强
C.社会发展出现重大变革D.政治建构呈现家国同构特点
10 . 结合所学知识,填写下表。
英美法系大陆法系
建立基础
法律渊源
基本原则
法官地位
2024-01-02更新 | 13次组卷 | 1卷引用:湖南省醴陵金鹰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2月月考历史试题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