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卷网 > 知识点选题 > 高中历史综合库
更多: | 只看新题 精选材料新、考法新、题型新的试题
已选知识点:
全部清空
解析
| 共计 16 道试题
1 . 中英美三国关税平均税率比较表上表数据变化说明,这一时期(     
   年份
国别   
1922年1934年
中国5%31.3%
英国33.3%43.3%
美国38.5%53.2%
A.中国民族资本发展环境有所改善B.中国争取关税自主权的成果有限
C.英国经济相较美国经济更具竞争力D.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关税率稳步提升
7日内更新 | 16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武宣县丰华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2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朝代南方北方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数比例人口(户)占全国人口数比例
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
唐代392041543.2%514852956.8%
北宋1122476062.9%662429637.1%

——杨远《西汉自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

材料二   “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荣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学者墨菲《亚洲史》

(1)材料一表格中数据反映唐宋时期什么经济现象?并简述其原因。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北宋初期为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3)试从思想文化角度说明“宋朝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2023-12-26更新 | 68次组卷 | 1卷引用: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天山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历史试题
单选题-单题 | 较易(0.85) |
名校
3 . 下图所示是1636~1644年中国商品输入日本的相关数据。对此解读最准确的是(       
   
①日本进口中国商品所支付的金额
②因中国商品对日出口所流入中国的
③输日中国商品在中国港口的价格
A.中国是丝银贸易受损的一方B.德川幕府取消了锁国政策
C.政局变化影响中国外贸发展D.西方殖民者主导丝银贸易
2023-05-27更新 | 56次组卷 | 2卷引用:广西钦州市浦北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4 .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构成的数据:第一届代表总数1226人,其中中共党员人数为668人,民主党派人士为274人,无党派人士为284人;第二届代表总数为1226人,其中中共党员708人,民主党派人士为284人,无党派人士为234人;第三届代表总数为3040人,其中中共党员为1667人,民主党派为565人,无党派人士为808人。对以上数据信息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中国确立了三权分立的共和体制B.全国人大代表由民主选举产生
C.全国人大代表具有广泛的代表性D.全国人大是统一战线组织形式
5 . 下面为1978年以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与农村贫困人口数量变化图。图中两组数据的变化反映了我国
A.改革开放政策成效显著B.城乡一体化建设逐步实现
C.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D.农村农业人口的日趋减少
6 . 观察如图数据的变化,对这一变化起直接推动作用的是
A.北民大量南迁B.江南士族专权
C.民族交往交融D.政权更迭频繁
7 . 如图所示是中国统计年鉴统计的2008~2020年全国铁路及高铁运营里程中的部分信息。以下选项对图片解读正确的是(     
A.新时代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B.我国率先进行高铁商业化运营
C.中国高铁项目在世界遍地生花D.中国铁路修建技术居世界第一
8 . 唐朝,一个不筑长城的统一王朝,具有开拓创新的气魄,更有昂扬进取的精神。但终未摆脱灭亡的命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虎,远行不劳吉日出。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杜甫《忆昔》

材料二   唐朝户数在639年(唐太宗贞观十三年)达300万户,705年有615万户,740年(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为841万户,754年有918万户。

——冻国栋《中国人口史(第二卷)》

材料三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杜甫《垂老别》

材料四   玄宗宠幸杨贵妃,荒废朝政,重用奸佞李林甫、杨国忠,致使朝政黑暗腐朽。

材料五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杜甫《无家别》


(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现实?材料二的数据印证了材料一中哪一句诗所描述的情况?
(2)材料二中,639~751年间唐朝的户数数据呈现出怎样的趋势?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三诗中描绘的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此为何事件?
(4)材料四中记述了上面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请说出其他两个原因是什么?
(5)根据材料五,结合所学知识,说说这一事件带来的危害。
9 . 下表是美国、苏联国内生产总值和各自军费开支统计及苏联军力变化表

年份

国内生产总值(亿美元)

军费开支(亿美元)

苏联军力变化

美国

苏联

美国

苏联

年份

洲际导弹

潜射导弹

1965年

6834

3290

546

370

1970年

9778

5160

834

539

1970年

850枚

121枚

1975年

15057

8660

921

1240

1978年

1400枚

1015枚

据此可知,这一时期(       
A.苏联军费开支和军事实力大增B.苏联军力明显强于美国
C.美国经济军事实力均弱于苏联D.美国经济已出现滞胀
10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宋朝“积弱”之说本自宋人,也是元明清乃至民国时期较为一致的看法。当代学人从不同角度对这一问题进行了重新审视。

宋与辽夏金元历次大型战役胜败统计

进攻型战争防御型战争
失败成功失败咸功
宋辽战争3次0次2次6次
宋夏战争6次0次0次2次
宋金战争2次3次5次2次
宋元战争0次0次8次6次

——据李华瑞《宋朝“积弱”说再认识》整理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久以来宋朝“积弱”说流行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认为在研究历史问题时应坚持哪些原则。
共计 平均难度:一般